柳淑華
【摘要】一個優秀的教育管理者,應該是先進教育理念的傳播者和校長辦學思想的執行者,是教學管理工作的指導者和服務者,是學生成長、教師進步、學校發展的促進者和見證者。
【關鍵詞】教育管理者;教育理念;服務者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我從事教學管理工作將近二十年,從教導主任到教學副校長,從農村到城鎮,我常常思考:我是誰?我應該干什么?怎樣才能干好?下面,我粗淺地談談自己對教學管理工作的認識和做法。
一、對教學管理工作的認識
我認為,一個優秀的教育管理者,應該是先進教育理念的傳播者和校長辦學思想的執行者,是教學管理工作的指導者和服務者,是學生成長、教師進步、學校發展的促進者和見證者。
(一)做先進教育理念的傳播者和校長辦學思想的執行者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推進課程改革的今天,教學管理者這一角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就更加凸顯,這就給教學副校長在教育思想、理念、素質、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履行職責。從自身定位上說,教學副校長是校長的參謀和助手,是教學工作的策劃者和管理者。由于校長工作涉及面廣,不能樣樣都要安排,教學副校長就要深刻理解校長的辦學思想并在教學工作中執行好。所以,一個優秀的教育管理者不僅要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好自己的頭腦,還要把這種理念通過行之有效的方式傳達給老師,結合學校師生的實際情況和校長的辦學思想,制定出可具體操作的學校教學工作管理方案。
(二)做教學管理工作的指導者和服務者
教學管理工作內容很多:教學思想、課程、教學計劃、教學流程、教師、學生等等,教學副校長要想做好這些工作,就應該是教育教學的行家,扮演好指導者的角色,以保證學校的教學工作高水準地運行。同時,還要有服務的意識,做一個很好的服務者。一方面,要有學識、有水平、有能力指導好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另一方面,能為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必需、充足的服務工作,在教師需要的時候給予理解、支持和幫助。只有這樣,才能穩步推進課程改革,不斷強化教學管理,使教學質量穩中有升。
(三)做學生成長、教師進步、學校發展的促進者和見證者
學校的功能之一就是:既要讓學生獲得學科知識,又要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所以,作為教學副校長,在指導教師傳授給孩子必要的書本知識之外,還要指導教師創造條件,指導教師系統地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指導教師怎樣留更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去互動、去想象、去嘗試、去表達、去進行各種創作。學校還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一個組織,所以,作為教學副校長,就應該為廣大教師提供專業化成長機遇,通過多種途徑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為教師明確一個成長的目標,讓教師成為最受學生歡迎、最有效教學的教師。學生成長了,教師進步了,學校自然而然地就發展了。
二、在教學管理中的做法
鑒于以上認識,在具體的教學管理工作中,我著重抓住三個時間段:開學前,學期中,學期末。開學前,制定好本學期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學期中,做好教學的跟蹤管理和指導工作;學期末,做好教學的總結、表彰工作。
(一)做“有序”的管理,保證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制定好開學初的教學工作計劃是“有序”的保障。每個學期,在教師上班之前的一周,我就開啟了新學期模式。比如,本學期開學前,我根據普蘭店區《2016-2017學年度教育教學質量成績冊》中的有關數據,著重分析我校2017年中考工具學科的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以及全科及格率情況,加試學科的A等比率情況,與自己學校的過去、鄰近中學和全市的成績對比情況;根據“普蘭店區2016—2017學年初一、初二學生成績對照表”分析初一年級、初二年級的教學情況。對各個年級各個學科進行成績分析后,找出問題所在,分析問題的成因,制定出下一步工作的對策。我再根據 教育局上一年度的教學視導檢查情況、其他教育教學工作的完成情況,新學期教學工作會議精神等多方面的內容,制定出學校新學期教學工作計劃的初稿,然后與校長交流、與教學管理團隊研究,修正計劃,最后形成了新學期行之有效的教學工作計劃。計劃形成的過程,也是我理順本學期工作思路的過程,一學期的教學管理工作就了然于胸了。然后,我召集全校教師,開教學工作會議,讓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成績情況、其他工作的情況,讓大家清楚地知道本學期自己的主要工作、完成的質量要求和時間節點。“有序”既能充分體現理智性,又能增強教學管理工作的可控性。
(二)加強過程管理,做實跟蹤指導
開學后,教學工作步入正軌了,我的主要工作是對教學管理進行跟蹤和指導。教學過程的管理是教學管理的關鍵環節,只有重視教學過程的管理,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我們很多時候常講的“向管理要質量”就是這么一個道理。教學質量要提高,必須把教學過程的管理落在實處。我會全程跟蹤教師的備課、上課、聽課、作業批改、輔導學生、考試、質量分析等各項工作,檢查教學工作計劃的落實情況。跟蹤不是“包辦”,備課組長或教研組長能做的事讓備課組長或教研組長去做,教導處能做的工作就讓教導主任放手去做,我只過問,不插手,我只出現在他們需要或有疑惑的時候。每個學期,我又會有側重點地開展教學管理工作。比如,本學期,教學的一個重點工作是抓弱勢學科的教學。首先,我會把弱勢學科教師的常態課都聽一遍,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心中有數。第二,我會聽取每個教師的心聲并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情況。第三,我會針對上課的問題,組織學科教師和教學骨干帶著解決問題的心態去聽課,嚴把課堂教學的質量關。我會參加他們的教研活動,與他們一起備好課;我會通過查課記錄,關注他們深入班級輔導的情況;我會通過抽查教學常規的方式,了解他們作業的批改情況;我會通過學生成績跟蹤表,掌握他們在每一階段的檢測情況……我會注重解決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逼迫”弱勢學科的教師做好教學常規中每一環節的工作,而不是在學期末算總賬,進行“終結性”的評判。教學管理是一件瑣屑繁雜的事情,既要大處著眼,又要小處落筆,想當好教育教學工作的領頭雁,就要勤動腦、多思考,做實事,求實效。
(三)發揮表彰獎勵的導向和輻射作用
學期末,我會認真開好教學總結和表彰會。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教學工作亦然。一學期下來,如果學好學壞一個樣、教好教壞一個樣,那么,誰還會去費盡心思和力氣做得更好?長此以往,學生、教師的積極性就沒有了。為此,學生方面,學生初中一入學,我就會建立起學生跟蹤檔案,從學生入學到畢業,我會跟蹤到學生24次考試的情況,一跟三年。在期中、期末檢測結束的時候,我會根據跟蹤的數據評選優秀學習個人、優秀學習小組。學年下來,會評選出班級、年級狀元和海灣之星,我親自為學生們挑選獎狀、獎杯和獎牌,并請校級領導在全校集會上為他們頒獎,號召全校學生學習這些伸手可及、抬眼可望的身邊榜樣。教師方面,每個學期末,我都要組織一次教學工作總結會,要求每個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期末考試成績進行分析,總結教學工作的經驗與教訓,改進教學方法,明確下一階段工作的目標。教師的教學工作總結作為資料裝入自己的業務檔案里。根據平時學校對教師的考核和教師的業績表獎教師。比如上學年末,我們表獎了“校級先進個人”“對學校教育教學有特殊貢獻的人”。本學期末,我們會對優勢學科和個人進行表獎。表彰能激勵教師積極進取,起到很好的導向和輻射作用,讓更多的教師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我常常聽到自己的內心在如此對白:
——你是誰?你應該干什么?怎樣才能干好?
——我是一名教學副校長。我要做好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讓學生成長、教師進步、學校發展。我要用心、盡力。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