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介紹了漢中市農干校通過狠抓培訓工作的4個環節,總結了需求調研是基礎、過程監管是關鍵、考核考評看效果、信息反饋促提高的經驗;加之嚴格按照《陜西省農技人員培訓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中的組織管理、培訓實施、資金使用、檔案管理、培訓宣傳及特色管理6個方面開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培訓效果,獲得受訓農技人員的好評。漢中市農干校2016年度榮獲陜西省農技員培訓機構考核第一名。
關鍵詞 培訓;考核指標;需求調研
中圖分類號 S-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8)02-0220-02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four aspects of training activities for Hanzhong Agricultural Cadre School, in terms of the summarizing of past experience, it indicated that demand investigation is basic, process supervision is crucial, the assessment for technicians refers to their actual performance, while their feedbacks can improve the training. In addition, the training can well proce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of Shaanxi Province for agricultural technician training”, which includes six criteria that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training implementation, use of funds, file management, training publicity as well as characteristic management. Hanzhong Agricultural Cadre School has won the first in the assessment for agricultural technician training for Shaanxi Province in 2016.
Key words Training;Assessment index;Demand investigation
農技人員是現代科技的載體,是現代農業科學技術與職業農民、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的生產、經營體聯系的橋梁,所以加強農業干部教育培訓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必不可少的重要舉措,也是終身教育視野下職業教育的重要環節[1-5],可見農技員培訓工作十分重要。近年漢中市農干校承擔著中省市農技員培訓、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旨在培養造就一大批有先進的發展理念、現代農業的組織經營與管理能力、優良的職業道德和誠信的服務思想,能夠科學指導農業生產,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者及職業農民[5-6]。通過狠抓4個環節,嚴格執行《陜西省農技人員培訓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連續2年在陜西省農技員培訓機構考核中名列前茅。
1 狠抓4個環節
培訓工作包含4個環節,即需求調研、過程監管、考核考評、信息反饋[7],其中需求調研是基礎,過程監管是關鍵,考核考評看效果,信息反饋促提高。漢中市農干校在農技員培訓工作中狠抓這4個環節。
1.1 需求調研分2個階段進行
1.1.1
第1階段為農技員技能培訓需求調研。2015年漢中市農干校對參訓的千余名學員進行了現場調研及問卷調研。依據學員具體工作,分糧油種植、果茶菜藥、畜禽養殖3個專業。其中糧油種植設201門,果茶菜藥設202門,畜禽養殖設235門課程或技術,每專業按照公共課、專業基礎、專業技能、綜合知識、學科前沿等分類設置,供學員按自身需求、主導產業發展需求、市場需求進行權重排序。如果各專業200余門課程尚未包含學員自身培訓需求、主導產業發展需求及市場需求,學員可自行添置課程。各專業課程或技術設置依據省農業廳培訓要求、考核要求、農業部門各培訓機構培訓課程、農業大專院校相關專業本科生與研究生學習精品課程、市場需求、漢中市農業主導產業發展需求、農技員自身需求及黨委政府的要求等。
對學員現場調研及問卷調研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后,2016年在2015年調研基礎上,從各專業中精選前30門課程,再邀請漢中市農業系統23名專家學者,依據生產需求、市場需求、實踐經驗、農技員需求等對所選課程再次進行排序,并進行統計分析。
依據以上調研結果,掌握學員培訓需求。為制訂教學計劃、課程設置、聘請教師及科學開展培訓工作奠定基礎。據此開設的農技員技能培訓收到了學員好評。
1.1.2 第2階段為產業扶貧農技員培訓需求調研。學校分6個層次,通過現場調研及問卷調研,對11個縣區45個單位農技員,寧強縣謝家溝村、洋縣上趙村等9個貧困村村干部及駐村干部128人,洋縣潘家灣村、寧強縣石板溝村、南鄭縣立峰村、陳村及西鄉縣檀木村等4縣7鎮10村152戶貧困戶,52名青年農場主,23名農業專家,100名主任站長培訓班學員進行了產業扶貧培訓需求調研。對貧困村致貧原因、主要產業、脫貧攻堅存在問題、駐村幫扶存在問題、如何脫貧、如何發展產業、發展哪些產業、脫貧攻堅優惠政策落實情況等進行了現場及問卷調研。依據調研結果開設了產業扶貧農技員培訓西鄉班、洋縣班及勉縣班等,取得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1.2 過程監管
過程監管是培訓的關鍵環節。漢中市農干校堅持“農技員需要什么講什么,主導產業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開設理論與實踐課程等。
堅持主要領導聽課制。校主要領導對每位教師的授課至少跟班聽課一次,以了解掌握教師的授課方式方法、教學效果等,并結合學員對教師授課效果的信息反饋作為下次聘任教師的重要參考。
堅持副校長跟班制。3位副校長輪流擔任班主任,全天候跟班,負責當期培訓班全面工作,對培訓出現的問題予以現場解決,確保培訓工作安全、嚴謹、有序開展。
堅持學員桌牌制。每位受訓學員均有桌牌,標有學員工作單位與姓名。一方面有利于學員相互認識、相互交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監督考核。學員桌牌制對于加強培訓紀律起到了明顯的作用。
堅持教師選聘高標準制。培訓工作選聘教師有援外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級優秀科技工作者、大專院校教授、博士生導師、省突貢專家、省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省三五人才、漢中市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漢中市311人才,如曹斌云、葛紅心、張文明、屈發科、張九成、鄧百萬、張百忍等。
堅持全程錄像制。對培訓過程實行全程錄像,既能滿足主管部門對培訓工作的檢查、考核要求,對樹立教師認真備課教學、學員認真學習的良好風氣也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同時也保證了教學安全有序開展[4]。
開設課程與主導產業緊密結合。開設的“食用菌高產栽培技術”“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魔芋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元胡高產栽培”“養豬業動態與規模化養豬場經營管理”“稻油全程機械化”等課程與漢中市發展的百萬畝優質水稻、百萬畝優質雙低油菜,年產6萬t茶葉,5萬t優質食用菌,4.7萬hm2以柑橘為主的特色水果,3.3萬hm2魔芋種,年飼養量1 000萬頭生豬,百萬畝中草藥基地緊密結合。
狠抓宣傳工作。學校先后在《漢中日報》、漢中農業信息網、陜西農業網、新浪網、中國農業網等媒體、網站刊發《市農干校在洋縣開展產業脫貧攻堅培訓調研》《我市開展產業扶貧技術培訓助推扶貧攻堅》《市農干校專家齊聚定菜單創新培訓促發展》《漢中市農業干部學校全面完成2016年度農技員培訓及產業扶貧培訓任務》等信息報道13篇。
在《現代農業科技》《新農村》《現代經濟信息》與《科技經濟導刊》發表《農技員培訓的課程設置調研探析》《基層農技員培訓模式初探》《加強農業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研究》及《終身教育視野下的職業教育》論文4篇。
學校為了鼓勵撰寫通訊稿件、學術論文,除報銷刊登論文有關費用外,還對作者予以獎勵。
1.3 考核考評
考核考評看效果,堅持考核考評制。學校從3個方面對學員進行考核:考勤占30%,撰寫心得占30%,理論考試占40%。考勤實行點名制,每缺一堂課扣5分,遲到早退一次扣2分;心得體會要求不少于1 000字。綜合成績70分以上為合格,發結業證書。近年考核結果,90%以上學員綜合成績在90分以上。對教師考評實行一票否決制,凡學員測評優秀率低于80%者,實行一票否決。
1.4 信息反饋
信息反饋助提高。學校通過對每期受訓學員及教師的考核考評,以及對受訓學員的電話跟蹤回訪等所獲得的信息[4],對培訓工作進行必要的修正。需要增減的課程予以增減,需要增設的教學方式方法予以增設,好的建議意見予以采納。如實行學員桌牌制,開展現場教學培訓等,均系采納學員的意見或建議。
2 嚴格執行省考核標準
陜西省對農技員培訓工作要求嚴格。2015年由省農業廳科教處制定并于當年實施的《陜西省農技人員培訓績效考核指標體系》設有6個一級指標,20個二級指標,約72個得分點。該考核指標體系科學規范嚴謹,既突出了培訓工作的重要環節,又囊括了培訓工作的各個方面。只要嚴格按照該考核體系開展培訓工作,培訓工作一定會取得優異成績。
漢中市農干校嚴格按照《陜西省農技人員培訓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開展農技員培訓工作。
2.1 認真學習,細致研究《陜西省農技人員培訓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校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培訓部全體教職工,每人手中均有一份該考核指標體系。通過集體學習、個人自學,對考核指標體系熟練掌握、領會,把考核指標體系要求提前落實于年度培訓實施方案之中。
2.2 嚴格按照《陜西省農技人員培訓績效考核指標體系》要求開展工作
該培訓考核體系科學規范、重點突出,覆蓋全面。學校認真按照該考核體系6個一級指標,20個二級指標,開展、總結、匯報工作。如為了落實二級指標“迎接考核匯報”,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考核評審小組。由分管領導匯報培訓工作,考核小組按照績效考核指標體系,認真進行質詢答疑、細致查閱檔案資料,并按照72個打分點逐項打分。對查出的問題及時修訂,對未完善的檔案資料及時予以完善。
3 培訓工作獲得好評
2016年陜西省農業廳下達培訓任務670人,培訓期7天,實際完成673人。其中第一階段于2016年11月7日—2017年4月23日完成農技員技能培訓5期488人;第二階段于2017年5月3日—2017年8月24 日完成產業扶貧農技員培訓4期324人,培訓4天,折合7天培訓為185人。學員對教師授課評價優秀率達93%以上,對教學方式方法、課程設置、培訓內容基本無異議,認為培訓效果好。同時,漢中市農業局亦對培訓工作給予充分肯定。2017年9月中旬,陜西省農業廳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省農干校等15個培訓機構進行了考核。各培訓機構主要負責人任評委,在聽取各單位匯報的同時,查閱相關檔案資料,并質詢答疑,現場打分。然后去掉一個最高分及一個最低分,計算出平均分,現場公布,漢中市農干校榮獲第一。
4 工作中的不足
漢中市農干校農技員培訓工作雖然連續2年取得好成績,但尚有不少地方需要改進與提高,如未能很好地利用“互聯網”時代下的培訓工具,如UMU互動平臺、印象筆記等;培訓工作主要在漢中市范圍內進行,尚未組織學員跨出去到外地學習;學員培訓后的跟蹤調查做得也不盡完善等。工作中的不足都有待在今后不斷改進并加以完善。
參考文獻
[1] 張曉琴,李一博,邢麗紅,等.農技員培訓的課程設置調研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7(13):278-279.
[2] 劉軼,畢靜,楊曉東,等.終身教育視野下的職業教育[J].科技經濟導刊,2017(24):170.
[3] 劉軼,田漢崗,畢靜,等.加強農業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2):188.
[4] 范宇竹.終身教育視野下職業教育對社區教育發展的影響[J].職教論壇,2013(14):7-9.
[5] 董麗淑.關于加強農村黨員和基層干部教育培訓的思考[J].農民科技培訓,2009(Z1):11-12.
[6] 鄧根生,裴璐華,李一博,等.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模式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7(4):286,290.
[7] 張曉琴,李一博,邢麗紅,等.基層農技員培訓模式初探[J].新農村,2017(2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