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
[摘 要]小學美術課程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而且還具有調節情緒與精神的功能,讓學生心曠神怡,凈化心靈。小學美術課堂習作作為學生美術水平的評價方式,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價值,通過充分地利用課堂習作評價方式來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在此對小學美術課堂習作多元化評價方式進行深入的研究。
[關 鍵 詞]小學美術;課堂習作;多元化評價;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5-8854(2018)05-0023-01
在新形勢環境背景下,我國正在不斷地改革與創新教學理念,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尤其是在教學評價與教學方法方面最為顯著。小學美術不僅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審美觀與價值觀,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健全的人格,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小學美術相對較為簡單,主要是以引導學生的美術興趣為主,不需要涉及深奧的美術繪畫技巧,也不需要涉及嚴謹的美術理論。小學美術課堂習作的多元化評價方式,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綜合性發展。
一、小學美術課堂習作多元化評價的概述
傳統的課堂習作評價方式較為單一,一般主要是以學生成績為核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滿足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需求,也無法迎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在新形勢教育環境背景下,應將傳統的課堂習作評價方式轉變為多元化評價方式,從學生整體創造性、思想以及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的評價。課堂習作評價的核心內容也應摒棄傳統的排名次、定順序的方式,以學生的整體品質、道德等內容為主,推動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美術課堂習作多元化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注重尊重學生。每個學生的性格與愛好都不相同,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與學習能力,制定最佳的學習內容,在評價過程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尊重學生的價值與個性,促進學生的綜合性發展。2.注重自我評價。傳統的評價方式主要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多元化評價方式是在傳統的評價方式上,加入了學生的自我評價。讓學生自我進行評價,能夠讓其認清自己的優點與缺點,明確學習目的。3.注重小學生綜合性評價。多元化評價方式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來對小學生進行評價,例如創造性層面、思想層面、道德層面、能力層面以及課堂表現等多方面,打破傳統只注重學習成績的評價模式,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更加注重小學生的靈活能力、創造性思維以及個性品質等。4. 具有激勵性作用。課堂習作多元化評價能夠全面地挖掘學生的優點,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該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個性,督促小學生朝著健康的方向持續穩定地發展。
二、小學美術課堂習作多元化評價開展
1.表現等級評價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將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總結與檢驗,能夠讓教師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優點與缺點。多元化評價指標主要分為四個方面,包括創造性、興趣愛好、態度習慣以及知識能力。創造性方面主要是通過課堂習作來了解學生在構圖方面、顏色搭配方面以及想象力方面的創造性思維;興趣愛好方面主要是通過課堂習作來了解學生的特長與興趣;態度習慣方面主要是通過課堂習作來檢驗學生是否存在違紀或者缺課現象,了解學生的態度與習慣。例如,教師在課堂中將“我的媽媽”設為繪畫的主題。在學生繪畫期間,教師通過觀察學生來進行評價。部分學生在色彩搭配方面較為突出,在衣著、膚色等方面色彩感較強,證明此類學生具有較高的著色天賦,教師就在創造性方面給予此類學生較高的評價;部分學生在繪畫期間桌面較為整潔,畫紙清潔度也較高,教師就在態度習慣方面給予此類學生較高的評價;還有部分學生具有一定的繪畫潛質,不僅能夠畫出人形,而且女性形象較為突出,教師就在知識能力方面給予此類學生較高的評價。多元化評價能夠將學生的優勢充分地挖掘出來,借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成長性評價
在采用多元化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作品以及平時的習作表現,來制作小檔案。檔案的內容要隨時增加,以了解學生的進步與退步情況,不僅包含了學生的基本信息,而且還包含了學生的美術作品。在學期快結束時,要通過檔案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例如,通過舉辦展覽的方式,提供讓學生相互溝通、相互學習的平臺。將所有學生的優秀作品全部展出,讓學生選出最喜歡的三幅作品,獲勝作品的作者不僅能夠獲得相應的獎勵,而且其作品還能夠掛在教室一個月,借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創作能力。
傳統的美術課堂評價未能突顯不同學生的個性,評價形式與互動形式都較為單一,具有較高的局限性。在新形勢環境下,人們越來越重視藝術教育,小學美術也得到了人們的青睞,小學美術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與興趣,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能夠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余丹. 小學美術課堂習作多元化評價的研究[J]. 求知導刊,2015(22):33.
[2]鄭曉峰. 小學美術作業評價的多樣性研究[J]. 藝術教育,2013(10):112.
[3]盧蓉. 小學美術教育的多元化實踐[J]. 才智,2017(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