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昌盛,工藝美術作為體現和傳承中國多元化文化的載體,已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微雕藝術作為中國工藝美術的一分子,它的傳承和發展創新與中國工藝美術的傳承和發展創新是密不可分的。
[關 鍵 詞]微雕藝術;傳承;發展
[中圖分類號]J50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5-8854(2018)01-0086-01
眾所周知,中國工藝美術是我國人民生活中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先輩們在幾千年來辛勤勞動和思想智慧相結合下的產物,它融入了中華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具有強烈而鮮明的民族特征及民俗文化內涵而大放光彩,它豐富了人們的美好生活,滿足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在我國的大環境融合下中國工藝美術該如何傳承和發展創新的感召中,當今研究和創作的中國工藝美術家們要繼往開來,積極向上,勇攀工藝美術高峰。微雕藝術作為中國工藝美術的組成分子,同樣責任重大。筆者作為微雕藝術的研究者及創作者、傳承者,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闡述對于微雕藝術前景發展的一些個人想法。
一、堅守傳統 做好傳承
微雕藝術的繁榮發展離不開文化傳統及技藝傳承。傳統是世代相傳,從歷史及先哲沿傳下來的思想、文化、道德、風俗、藝術以及行為方式等,對人類社會行為有無形的影響和控制作用。傳統是歷史發展繼承性的體現,在現有階級的社會里,傳統具有階級性和民族性,積極的傳統對社會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微雕藝術離不開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性及風俗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的傳統優良文化。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外,當然還有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就此展開,微雕藝術應該囊括了傳統及傳統文化的,它只有囊括這兩個方面才能把文化、藝術、技巧等發揮得更高更好。那我們這些從事微雕藝術的研究者、創作者及傳承者就必須堅守傳統,力當傳承傳統,在微雕藝術的發展道路上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二、積極融合 善于整合
中國工藝美術在大環境下的融合,其實就是文化的融合。文化融合必須得有個前提條件,得兩種及兩種以上文化由傳播而發生接觸。每種文化都具有頑強地表現自己和排斥他種文化的本能,兩種文化及兩種文化以上接觸后必然會發生激烈的撞擊,在這種撞擊的過程中進行社會上的選優汰劣。整合是擺放在文化融合的最終目的,以原來的兩種文化及兩種文化以上的文化體系中選取優勝的文化元素,經過調和融為一體,從而形成一種新的文化體系。如現在的美國文化就是多種文化融合整合的結果,微雕藝術中的文化元素及藝術元素也是多元化的,該如何融合,積極配合整合,就是善于在文化元素及藝術元素中做到融合整合。微雕藝術除其本身具備的特點之外,唯一要求做到的便是豐富其內涵,讓它做到極精微而致廣大,做到小微雕,大世界。
三、敢于創新 扎實發展
任何事物在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都必須得找另外的突破點,創造新的產物這便是創新。微雕藝術也不例外!我國當今社會形勢下各行各業都在提倡創新,都在為創新出謀劃策。估計創新是擺在人們面前一個最艱困的問題但又不得不去面對的難題,要創新就必得有精妙的思維模式有區別于常規及常人思路見解不一樣,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能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思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各級需求,去改進和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等并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它將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特有的認識能力及實踐能力的綜合表現,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是推動各民族進步及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微雕藝術要發展就一刻也不能沒有創新思維及創新理念,就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種對創新能力的嘗試。創新在傳承和發展微雕藝術的道路上,在研究和創作傳承微雕藝術的態度上舉足輕重。要搞好微雕藝術,就要敢于創新,扎實發展,才會發現境界。
中國微雕藝術歷史源遠流長,中國微雕藝術發展任重道遠。
作者簡歷:周信興(1949—),江西省進賢人(祖籍江西臨川)。高級工藝美術師,著名微雕藝術大師,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首席高級技師(國家一級),中國文聯、中國民協、聯合國教科文授予的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德藝雙馨民間文藝家。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和江西省技能大師工作室評選工作評委,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江西省非遺傳統美術傳承代表人,江西省首屆人文建設最具貢獻十大杰出人物。
其藝術作品先后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辦毛主席紀念堂、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徐悲鴻紀念館、江西工藝美術館、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等機構和聯合國教科文國際藝術組織法格爾先生等個人收藏家特約收藏,成為當代中國“藝奪天工、中華一絕”的實力派微雕藝術家。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協會江西常務理事,中國民協江西常務理事副主席(第四屆),省文聯委員(第七屆),省書協會員,省民協名譽副主席。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微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畫交易管理中心常務理事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 工藝美術作品獎、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 杜鵑獎金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