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
【摘要】21世紀是我國高校“素質教育”全面發展和提升的時代。審美素質是新時代人才重要的基本素質之一,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橋梁,更是大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本文從舞蹈美學視閾,通過對舞蹈藝術欣賞養成學生審美素質的藝術鑒賞能力和通過舞蹈藝術訓練養成學生審美素質的形體和動作藝術塑造方面的分析,探尋可以促進社會人文素養提高和高校綜合素質的持續提高的路徑。
【關鍵詞】舞蹈美學;大學生培養;審美素質養成
【中圖分類號】J712 【文獻標識碼】A
一、舞蹈美學與審美素質的關系
舞蹈美學作為藝術哲學的一個分支,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興起了“美是舞蹈的本質特征”討論的美學熱。舞蹈是人類藝術之母,是人類歷史最悠久、資格最古老的藝術形態之一。舞蹈在人類進化和文化進步中起著重要的意義。關于舞蹈美的探討,在古代哲學家、思想家和藝術家的著作中早有涉及;在近現代的舞蹈理論中,愈來愈趨向于對舞蹈的特殊規律及其本質的探求,為舞蹈美學從一般美學和舞蹈理論中獨立出來奠定了一定的基礎。舞蹈是勞動人民在人類社會生活中通過形體動作對生活的一種藝術提煉和展現,包括勞動生產、狩獵、巫術等社會動作的模擬和再現,以及圖騰崇拜和表現、交流思想情感的內在沖動,具有現時性和鮮活性。從簡單的模擬再現,到復雜的概括表現,是舞蹈藝術發展的必然進程。舞蹈作為一門藝術,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對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予以積極的作用和影響。舞蹈藝術的功能和作用很多,最關鍵賦予人們的是她的教育意義、審美意義以及開發“多元智能”的功能和作用。
審美素質作為一種國民素質,是比文化、道德等素質更高、更綜合的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加強審美素質、提高審美能力是一個學習和實踐的過程,青年大學生為了把自己培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建設人才,就必須提高自身的審美素質。那么,什么是審美素質?所謂審美素質就是指人們在長期生活、工作、學習中隨著知識、思想、道德的積累、升華,而表現出來的一種對美的鑒賞能力。審美素質包括審美態度、審美趣味、審美理想、審美人格、審美領悟等幾個方面的內容[1]。從舞蹈美學視閾,通過舞蹈藝術欣賞養成學生審美素質的藝術鑒賞能力和通過舞蹈藝術訓練養成學生審美素質的形體和動作藝術塑造,促進社會的人文素養提高和高校綜合素質的持續提高。
二、大學生審美素質養成訓練探索
(一)通過舞蹈藝術欣賞養成學生審美素質的藝術鑒賞能力
康德說:“鑒賞是評判美的能力”。要想獲良好的鑒賞能力必須從舞蹈藝術欣賞開始,人們在進行舞蹈藝術欣賞時,會隨著所觀看的舞蹈藝術情節發展而產生精神活動,當情節發展是悲切的時候,觀賞者就會產生悲傷的精神活動,當情節發展是愉快的時候,觀賞者就會產生愉悅的精神活動,通過舞蹈藝術中所塑造出來的舞蹈形象,去感受、想象、體驗、理解舞蹈形象所反映出來的社會生活,體會舞蹈形象所蘊含的思想情感,欣賞舞蹈藝術作品中美的動作、舞蹈韻味兒和隨心而動的表情,進而潛移默化地接受感染、受到審美教育和提高認識審美;對舞蹈藝術作品中藝術形象在腦海中再創造到藝術所反映的生活再評價的過程,在這種再創造到再評價過程中,不僅可以鍛煉觀賞者的想象力,還可以發現和挖掘出藝術形象的內在美和形式美,產生強烈的感情共鳴,并感到由衷的喜悅,在寓教于樂中接受教益。
在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時,先讓學生欣賞古典芭蕾舞劇《天鵝湖》——《四小天鵝舞》,《四小天鵝舞》是該舞劇中最受人們歡迎的舞曲之一,它所展現的美,整齊劃一,象征著團結進步、象征著步調一致,象征著力量,象征著美,構成了芭蕾舞真正的審美。接下來讓學生欣賞舞蹈詩劇《天邊的紅云》,《天邊的紅云》在藝術上具有現代審美意識。在舞蹈編排和空間處理上,該劇突破古典主義均衡協調的處理模式,不追求傳統舞蹈整齊劃一的美感。不在整齊中求協調而在錯雜中顯統一,構成了貫穿全劇的編排基調,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這部舞蹈詩劇中的五位紅軍女戰士“云”“秋”“娃”“秀”“虹”,用肢體呈現她們對生命、愛情、理想和信念的追尋。在舞蹈欣賞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欣賞,并進行舞蹈內容和舞蹈精神解析,欣賞完后,讓學生總結欣賞內容,通過自己的情感分析寫出觀后感;隨著舞蹈欣賞的滲透,潛移默化地轉化為審美素質的鑒賞能力。
(二)通過舞蹈藝術訓練養成學生審美素質的形體和動作藝術塑造
進行舞蹈藝術訓練,可以給學生帶來很多好處。首先,舞蹈能夠改善形體,成就藝術氣質,塑造形體美。舞蹈藝術訓練可以克服彎腰駝背等一些不良的身體姿態,使身體變得挺拔;還可以使肌肉的力量得到提高,使肌肉均稱而有線條,也使肌肉、韌帶等得到拉伸,變得纖長而有彈性,從而增加了美感;再次,舞蹈藝術訓練能夠促進心理健康發展。如今大學生受網絡、手機使用的影響,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溝通能力、自信心不足,經過舞蹈訓練都會得到相應的改善。因為舞蹈使人的聽覺、動覺等幾乎所有感覺器官都發揮作用,生命機能得到了總動員,因此,能夠調節精神、注意力和宣泄情感,并使大腦皮層得到休息,使人注意力更容易集中、溝通能力加強、自信力遞增;再者,舞蹈能夠培養人格魅力。通過集體舞蹈藝術訓練,可以在舞蹈藝術訓練合作、競賽過程中,培養出團隊合作和良性競爭的意識,也能使其具有吃苦耐勞、樂觀積極的精神,時刻給人以大方得體、知書達理的感覺。最后,舞蹈具有文化傳承性。中華民族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不同文化的舞蹈,舞蹈藝術可以讓你了解不同民族的舞蹈文化和風俗,讓民族舞蹈文化得到了很好地傳承。
在舞蹈藝術訓練當中,第一階段先讓學生系統的練習芭蕾形體訓練,芭蕾形體訓練是具有科學性與系統性的舞蹈訓練,它作為一門世界性的藝術制約著人類的形體美,同時也影響著人的形象與氣質,芭蕾舞形體訓練有音樂的伴奏,動作、姿態的表現內心世界,使大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到藝術表演的熏陶,使他們熱愛生活,并能欣賞美、體驗美。
芭蕾形體訓練主要是通過芭蕾形體組合訓練塑造學生的形體美,讓身體養成開、繃、直、立的良好姿態。“開”是指身體部位“肩”“胸”“胯”“膝”“踝”向外打開。可以先通過芭蕾手位和腳位的舞蹈組合來訓練“肩”“胸”“胯”“膝”“踝”向外打開的認知度;“繃”是指腳部、膝關節及踝關節繃直。可以通過勾繃腳舞蹈組合來訓練腳部、膝關節及踝關節繃直;“直”是指訓練者腿部、雙腿膝蓋以及后背的垂直。可以通過把上舞蹈組合(擦地、小踢腿舞蹈組合等)訓練腿部、雙腿膝蓋以及后背的垂直;只有塑造身體垂直、拉長,才能使姿態、動作舒展、優美。“立”是指身體的直立、挺拔,也是身體姿態的一種綜合展現,可以通過中間舞蹈組合進行綜合訓練。
在舞蹈藝術訓練當中,第二階段是讓學生進行民族舞蹈訓練。民族舞蹈具有較強趣味性、可以培養學生氣質、心性、還可以傳承中華民族舞蹈文化。訓練時可以把學生分為男生組和女生組,男生組訓練蒙古舞組合,女生組訓練傣族舞組合。蒙古族舞蹈的特點渾厚、含蓄、舒展、豪邁,這些舞蹈特質非常適合男生訓練,通過訓練可以養成男生淳樸、熱情、勇敢、以及開朗豁達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氣質。傣族舞蹈的動作大多婀娜多姿,表現為外柔內剛、充滿著內在的力量。最有特點的是身體“三道彎”的獨特造型,以及剛柔相濟、動靜配合的特點很適合女生訓練,通過傣族舞蹈孔雀舞的訓練可以養成女生如何展示婀娜多姿的姿態,養成何時當含蓄、何時當豪放的情感表現以及獨立、善良、大方的性格和青春活潑的氣質。
三、結語
通過對舞蹈美學與大學生審美素質養成的相關理論進行分析,
以及通過舞蹈藝術欣賞《天鵝湖》—《四小天鵝舞》《天邊的紅云》,養成學生審美素質的藝術鑒賞能力;通過芭蕾形體訓練、蒙古族舞、傣族舞舞蹈藝術訓練,養成學生審美素質的形體和動作藝術塑造;也養成了大學生青春、活潑、獨立向上的性格和健康、自強、自信的心理。通過養成學生審美素質的藝術鑒賞能力和養成學生審美素質的形體和動作藝術塑造的訓練對學生審美素質養成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謝定國.論大學生的審美素質[J].課程教育研究,2015.
[2]呂藝生.舞蹈美學[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011.
基金項目:2017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課題“舞蹈美學視閾下審美素質養成研究”(項目編號:17C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