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
[摘 要]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只要我們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美便無處不在。美術作為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學科,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落實新課標要求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時期是學生學習美術的啟蒙時期,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美術教師要積極研究小學生的心理因素,從興趣入手,制訂行為策略,指導學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選擇創作途徑,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實踐中學到知識。
[關 鍵 詞]小學美術;教法探究;興趣入手;示范指導;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5-8854(2018)05-0049-01
什么樣的教學是高效的教學?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是高效的方法?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我們需要遵循新課改理念,跟隨新課標的指引,創新教學思路,改進教學手段。美術教育是關于美的教育,小學美術新課改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學生只有擁有美術素養才會有豐富的精神世界,才能有敏銳的洞察生活的能力。所以,美術素養是小學美術教學中應該重點培養的能力。美術素養是指學生學習了美術課程及相關知識之后,所形成的美術方面的感知、想象、思維、表達、設計、審美、評鑒和參與人際交流等方面的意識和能力,及其所伴隨的情感、意志、態度等個性品質。從美術素養的概念中我們能得知,在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從學生感官、思維、實踐等方面入手,使學生情感豐富、意志堅定,懂得從生活中發現美、體驗美、創造美。本文從以下幾方面談談在新課改視野下教師該怎樣打造高效的小學美術教學。
一、興趣引領,發現美
孩子們天真、浪漫、喜歡自由、無拘無束、想象力豐富,畫畫大膽、夸張,但是小學生自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在美術課上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極為重要的。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配音樂、布置具有童真童趣的教室環境等手段烘托氣氛,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豐富其想象,使其頭腦中形成畫境表象,從而產生創作激情和強烈的表現欲望。小學生愛聽故事,教師還可以創設故事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經常讓學生自由地想象,大膽地創編故事,他們借助平時生活中積累的素材和大膽的想象創編出許多有趣的故事,有的故事富有人文氣息,深深地打動了同學們。之后我要求學生將自己創編的故事用畫畫的形式描繪出來,這樣學生通過稚嫩的小手把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情感體驗表現在畫面中,他們也獲得尊重、關懷、友善、分享等人文素養,促進個性的完善和發展。
二、示范指導,圖像識別,解析美
圖像是人類交流的信息載體之一,在歷史上發揮了獨特的作用,當今更隨著網絡與多媒體的發展,重新煥發了新的生命力,在表達思想、情感和意圖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功能,以至于有人將我們所處的時代稱為“讀圖”時代。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對直觀的事物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美術理論知識比較枯燥,豐富多彩的圖像卻可以調動學生的視覺感官,教師可以給學生示范作畫,讓學生識別圖像結構,因為學生只有具備圖像識讀能力,才能從浩繁的圖像中提煉有用的信息,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滿足自己的創作需求。
美術教學中要強化“示范”的作用,教師的“示范”能讓學生直觀地理解教師講解的構圖知識,教師邊示范邊指導,讓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更為直觀和形象,利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發展形象思維,為欣賞美、創造美打開藝術之門。比如用照相機或手機拍攝照片或視頻,用電腦軟件改變和創造圖像,用剪刀剪出一個形象,這樣美術示范便豐富起來,學生通過識別圖像形成了一定的空間意識和造型意識,了解并能運用各類素材表達自己的意圖、思想和情感。
三、實踐創意,創造美
愛美是人的天性,人們總是對美的事物有獨特的感受,所以會迫不及待地將它們表現出來,美術的作用在這時體現得淋漓盡致。愛美的前提是審美判斷,所以,學生首先應該做的就是發現美、判斷美,教師或者家長可以組織學生經常去戶外旅游或者踏青,發現大自然的美;也可以留意生活中的人或者物,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有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懂得欣賞美,才會對創造美產生好奇心。創意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因此,創意實踐也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是一門沒有唯一答案、能夠包容個性的學科。所以,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差異,肯定學生的創意,耐心聆聽學生對畫作的看法,引導學生從不同地域文化和個性經驗中吸收不同的創造方法,在示范中讓學生臨摹,在臨摹中肯定學生的差異,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逐步獲得創意實踐能力。
總之,小學美術教育是培養學生藝術修養的重要手段,教師要采取各種新穎的教學手段,結合小學生興趣愛好,創設教學情境,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學生的美術學習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程璐.小學美術課堂效果的提高與學生興趣的培養[J].祖國,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