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旺斌
[摘 要]寫意是中國的特有詞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從寫意具有的精神內涵、寫意油畫創作要具備幾個要素等方面來進行論述。
[關 鍵 詞]個性的因素;風格的因素;藝術的因素
[中圖分類號]J20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5-8854(2018)06-0044-01
西方油畫大概分兩類,一是以描摹客觀世界為主的,注重寫實表現,一是表現主觀世界為主的,注重個人觀念的表達,強調個性和創新。由于中西文化不同,西方油畫傳到中國,中西文化在繪畫上出現碰撞與交融,寫意油畫也隨之出現。這是當代油畫的一個新方向。一個藝術門類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不在于它具有多高深的技巧與技術,而在于它在這種技巧與技術中所包含的藝術精神。寫意油畫是中西結合的產物,是將西方油畫技術與中國傳統寫意思想和精神相結合來表現的,是藝術的精神與物質的結合的產物。寫意油畫創作要具備三個條件:個性的因素、風格的因素、藝術的因素。
一、個性的因素
1.作為創作者要有自我獨立精神,有個人的思想、看法和需要表現的個性東西。對于所做的事要執著,保持個人對事物有感受洞察力、辨別選取能力,方向要正確。
2.作為創作者要能對寫意油畫具有的精神內涵與特征進行把握。寫意是相對于寫實而言的,不是以描摹客體對象為目的的,主要是借助一定的具象形式來傳達作者思想和精神,是一種審美觀念、藝術方法,屬于意識形態范疇。
3.作為創作者要具備一定的美學思想和藝術修養。要對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有一定了解,對西方油畫技巧與中國國畫表現要理解,能將中西元素結合并融會貫通。
4.作為創作者要具備一定的繪畫表現能力。能將寫意藝術理論思想通過技術表現出來形成作品,將作品的藝術性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風格的因素
1.寫意作品要具有審美性。作品既要給人們提供視覺美感,同時在美的形式表達中又要帶給人們高尚藝術精神的陶冶和思想的啟迪。在那些作品中,可以看到藝術家和人們對真善美的向往與追求。
2.寫意作品要具有時代性。其藝術的風格形成主要來自它對現實社會生活的關注。西方后印象主義繪畫藝術逐漸偏離了西方客觀再現的藝術傳統的軌道,但是卻開啟了藝術的新方向,啟迪和催生了新的藝術潮流,即強調結構秩序的抽象藝術(如立體主義、風格主義等)與強調主觀情感的表現主義(如野獸主義)等兩大西方現代主義藝術潮流。在西方現代主義藝術中,許多大師如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畢加索、波洛克等人的作品,因為它們生動地表現了時代節奏,表現了同代人對社會和文化的感覺,因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3.寫意作品要具有民族性。其藝術的特征主要來自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寫意具有中國特色,富有中國文化的人文主義思想精神,不主形似,注重個性和情感的表達。中國寫意繪畫,主要是文人提倡和參與,文人受儒道釋思想的影響,追求淡泊明志,不注重實體的外形,而注重被賦予的文化精神,化繁為簡,直抒胸臆。兩者有相似但不同。寫意油畫也是重神具形,充分地體現了寫意審美美學和文人的思想精神內涵。
三、藝術的因素
1.寫意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精神,才具有生命力。社會之所以需要藝術,正是因為藝術用可感知的形式傳達了人們所需的人文精神和藝術思想。藝術失去了這種精神等于失去了靈魂。每個時期的感人作品都是人們真實思想和真實感情的流露。以蘇東坡等為首一批北宋文人較早提出“畫意”思想。他認為文人畫需講求“常理”,即“意氣”,于“常理”之外,并提“象外”。正是不囿于形似(得之于象外)才得到了“常理”,從形—理—境界的框架。寫意超越對象的自然狀態,超越世人對于特定對象的通用思路,從形似到神似,從視覺審美上升到精神審美。一事一物,雖平凡可見,但能體現文人需求的氣節,被附注人格化和思想精神,充分體現人文情感和精神,只有具有精神內涵的作品才是永恒的。
2.寫意作品具有一定的表現性,油畫語言不能只停留寫實表現中,技術只是手段,要更多融入寫意精神的藝術因素。要從視覺感觀上,升華到精神享受的藝術高度。作者只有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對創作有激情,對社會和生活充滿熱情,這樣作品才有活力和生命。同時要有恒心和毅力,需要思考與體悟,要耐得起寂寞,沉下心來,這樣才能創作出好作品。
寫意油畫是現代主義藝術一個部分,是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形成的一種藝術形式,它的形成是植根于東方文化土壤,借助西方繪畫技術的新產物。這個新領域有很大的藝術表現空間,必須有不斷探索、鍥而不舍的精神才能有所成就。
參考文獻:
[1]侯震.反思中國油畫[J].東方藝術,2004(6).
[2]鄒建平.一直走到底!是陷阱還是真實:追問湖湘油畫[J].美術之友,2003(11).
[3]張耀光.傳統繪畫的程式與創新[J].現代企業教育,2006(7).
[4]傅軍.一個執著追求真善美的藝術家:回顧俞云階油畫藝術道路[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