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力
[摘 要]植物圖案的設計與運用引導人們開始關注自然,同時也將設計師的目光轉移到自然中去。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化、設計需求的增加,設計師應該利用植物的不同的特性及形式,設計出更符合當代人群需求的設計作品。
[關 鍵 詞]自然植物;威廉·莫里斯;現代設計
[中圖分類號]J50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5-8854(2018)06-0066-01
一、從自然植物到植物圖案設計
從18世紀到19世紀,人們開始崇尚自然主義,隨之植物學開始風行,各行各業的學者開始歌頌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研究動物學和植物學成為一種時尚趨勢。設計師開始關注植物形態細節,葉子、花、花莖以及藤蔓類植物成為當時研究的熱點。工業美術運動的開創者威廉·莫里斯在設計中深刻地討論過植物的真實再現與設計圖案之間的關系,在他著名“紅屋”中,室內裝飾的地毯、墻紙、家具陳設布料甚至花窗玻璃圖案的設計都將植物圖案應用其中。莫里斯的植物插畫圖案也使書籍給予讀者不同的視覺感受。隨著工藝美術運動的展開,大部分設計師開始關注并崇尚自然主義,并將植物圖案運用到繪畫、雕刻、家具與金屬制品上。
植物本身擁有其自然尺度,從顏色搭配到生長形態,從光影空間到圖案機理都是人類無法創造的美。人類設計與自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實現設計的自然美感必須將自然主義與設計方法相結合。威廉·莫里斯運用植物的形態,自然生長節奏美感,以及多變的植物種類,利用重組疊加的形式設計出一幅幅體現當代設計思想的作品,運用到室內裝飾中使空間充滿活力與生氣,結合顏色的變化影響入住人的心理活動。
二、人類審美與植物元素的發展
自古以來人與自然植物間就是密不可分的。人類從植物中獲取食物,利用植物建造房屋,家居室內用植物裝飾空間等等。在中國園林景觀中,植物的應用隨處可見,所表現的內容也不盡相同。自古以來人類與植物的關系一直是密不可分、緊密聯系的。
在工業化產品極多的環境中,人們逐漸從批量生產的產品中走出來,轉向擁有獨一形態的自然生物,開始關注自然的形態與環境。工業化產品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因此變得枯燥無味。城市化工業化的時代里,人們對于自然寡見少聞,對自然的理解也僅僅局限于教育與圖書上,所以人們更向往不一樣的生活,想去探索未知的環境,從而形成了對大自然的迷戀。人群需求越來越多致使植物的設計出現,設計師應從設計的角度出發將植物帶到社會活動與人們生活中。
三、如今植物圖案在設計中的應用
如今復古風格盛行,威廉·莫里斯的植物花紋壁紙重新進入現代室內設計中,讓人們在居住空間中能夠感受植物的活力。服裝品牌宣傳廣告選擇在野外拍攝,結合自然,回歸自然,也成為時尚潮流。在建筑的形態、汽車的造型、產品的外觀中,設計師也更愿意把植物形態賦予設計的作品。平面設計師對植物造型的應用也是情有獨鐘,植物造型在字體包裝、插圖中比比皆是。
(一)植物圖案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平面設計師利用植物多變的形態與種類繁多的特點,設計出多種多樣的吸引人的平面作品。由于植物形態多種多樣,設計師利用植物作為字體的設計元素,運用彎曲、重疊、編制、重構等多種形式表現植物形態,使字體更富有趣味性,使設計靈活豐富。植物形態的紋理圖案一直深受現代人的喜愛,因此把植物花卉運用到包裝設計中去,不但能給人帶來清新自然的視覺效果,也能將這些產品的純粹、無添加的理念通過植物圖案更加準確地傳遞給消費者。
(二)植物圖案在室內空間設計中的應用
早在工藝美術運動開始,威廉·莫里斯就將設計的植物圖案應用于教堂彩色玻璃、地毯壁毯和很多的紡織品、家居飾品上,加之人們對植物的崇拜以及對自然的認知,植物花紋壁紙設計作品走進人們的視野中,在家居設計中占有重要位置。一張壁紙的選擇可能會影響整個空間的視覺感受及空間氛圍。植物壁紙輕松的顏色搭配與植物自然的形態給人舒適的心理感受。在現代的室內空間設計中,十九世紀威廉·莫里斯的壁紙圖案依舊受到人們的歡迎。
(三)植物圖案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植物元素以手工刺繡的形式被運用到服裝設計之中,同時植物圖案作為圖案中的一種,在服裝中的運用極其普遍,服裝的款式變化極其豐富,植物圖案為服裝的款式增添更多的美感,進一步強化了服裝的幅度感和張力感,賦予服裝截然不同的特點和感覺。
植物花紋作為一種元素,同時也是一種思想的象征,設計利用植物的形態進行設計再創作,將植物的自然美感與生機活力賦予生活中的產品,而設計也因為植物的美而更加迷人。自然生物與設計有著相輔相成的聯系,互相包容,相互體現,符合現階段生態文明發展的趨勢要求。在發展設計的同時保護環境也是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2]趙雨潔.威廉·莫里斯圖案藝術研究.西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