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芝云
[摘 要]古詩詞是我國古典文學當中的一朵奇葩,不僅具有形式美,還富有感情美。傳統的小學古詩詞教學往往止步于對詩句進行賞析,小學生學習古詩詞的過程就是在教師的講授下被動接受的過程。新課改下的小學高段古詩詞教學,應該將著眼點放在引導學生對詩詞進行審美賞析上。引導學生完成對古詩詞的審美賞析過程,教師可以抓住對仗平仄押韻賞析韻律美;展開想象賞析畫面美;巧抓詩眼賞析語言美,在賞析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關 鍵 詞]小學語文;高段;古詩詞;審美賞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5-8854(2018)05-0114-01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長河中,古詩詞是一朵奇葩。它不僅擁有優美的語言、明快的節奏、悠遠的意境,還言簡而意豐,景中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高尚的道德情操。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當中收入的詩詞文質兼美,不僅易于記誦,還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但是在傳統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以知識傳授為主,涉及詩句賞析,也是以教師的講授代替學生的分析,學生在古詩詞學習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地位。新課改下,針對高段小學生而言,教師的古詩詞教學不僅要注重知識傳授,更要注重引導學生從各個方面對詩詞進行審美賞析。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的原則,在多種形式的古詩詞教學中,引導學生在識記的基礎上理解、學會從多角度對其進行審美賞析,通過古詩詞教學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一、抓住對仗平仄押韻,賞析韻律美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當中選入的古詩詞都是格律詩,這些詩詞僅僅從誦讀上,就可以帶給人美感。因此,在小學高段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讓“讀”貫穿古詩詞教學的全過程。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對詩詞進行反復誦讀,在誦讀時,教師要抓住對仗、平仄、押韻,讓學生賞析古詩詞的韻律美。在抑揚頓挫、悠長的吟誦過程中,詩詞變得更富韻味,更富音樂美。例如在宋代詩人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一詩教學中,可以指導學生按照“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劃分朗讀節奏,然后將詩中的押韻字“中”“同”“紅”畫出來,依據“平長仄短”原則將“湖、中、光、同、天、窮、花、紅”等詞的讀音拉長,反復吟誦。在吟誦過程中他們不僅感受到了古詩詞的音樂美,對詩人悠然的心境也有了朦朧的感受。
二、展開想象,賞析畫面美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不僅是唐代詩人王維詩歌的風格,在其他時代、詩人的詩詞當中也有體現,很多古典詩詞都描繪了各具特色的風景,展示出一幅幅優美的畫面。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教師要展開想象,幫助學生賞析畫面美。幫助學生直觀感受古詩詞所描繪的畫面,教師既可以利用板書、借助現代媒體技術將畫面、視頻展示出來,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古詩詞的理解讀詩作畫,將古詩的畫面美再現于自己的筆下。例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所描繪的雨中西湖、晴日西湖美景,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觀看西湖夏日美景的圖片,讓學生直觀地看到西湖的接天蓮葉、映日荷花,看到雨中西湖的迷蒙美。而在《游園不值》一詩教學過程中,教師則可以讓學生根據詩的意思將畫面畫出來,學生不僅畫出了高墻、紅杏、柴扉,還細心地為紅杏涂上了鮮艷的顏色。他們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當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巧抓詩眼,賞析語言美
在通過反復吟誦、感知詩詞所描繪的優美畫面基礎上,可以抓住“詩眼”引導學生進一步賞析古詩詞的語言美。“詩眼”用字高妙,畫龍點睛,使全詩游龍飛動。所謂巧抓“詩眼”,可以抓住詩句當中的修辭、富有表現力的動詞、疊詞以及數量詞,來揣摩遣詞造句的巧妙,感受一字傳神的效果。例如《泊船瓜洲》一詩里,“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等很多個動詞中最后選定了“綠”字。因為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
總而言之,在小學高段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多方面挖掘我國古典詩詞當中的審美價值,引導學生對詩詞進行審美賞析,在增強學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基礎上促進他們審美能力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藍耿星.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探析[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7):348.
[2]王茹瓊.淺談小學語文古詩詞的審美教育[J]. 小學教學研究,2011(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