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演奏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到演奏者本身技巧好壞的影響,一般來說,在鋼琴教學中是否具備有良好的樂感又是決定演奏者演奏技巧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在高職鋼琴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一點,通過培養學生的樂感來提升學生的演奏技巧,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與情感表達,提升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從高職鋼琴教學中培養演奏者樂感的重要性出發,探究如何有效培養學生樂感。
【關鍵詞】高職;鋼琴教學;樂感培養;演奏者
【中圖分類號】J624.1?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鋼琴教學不僅僅是一門培養學生知識與技能的課程,更是一個在道德情操、審美素養等綜合素質層面進行全面塑造的過程。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與鋼琴相關的理論知識以及演奏技巧與如何在藝術與生活中去發現美、感受美、表達美的過程中,通過師生配合共同從音樂中享受音樂給人帶來的美的享受,從而實現學生在審美情操、能力素養等方面的提升,培養學生對多種文化形式的接受與解讀能力,這才是當代鋼琴教學的應有之義。但是,在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開設的鋼琴教學中,受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高職鋼琴專業學生的學習更多的還是停留在對鋼琴樂曲的練習與演奏層面,沒有擺脫對簡單的技巧的追求,在音樂美感與樂感層面存在嚴重的缺失。
一、鋼琴教學中培養學生樂感的重要性分析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內在要求
高職教師在開展鋼琴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對學生的樂感進行培養與訓練,只有在學生具有良好的樂感基礎上,學生才能夠真正在學習中發現鋼琴學習的樂趣所在,激發學習興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激發下,學生學習才更具有主動性,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實現學生音樂審美與綜合素養的提升,讓鋼琴專業學生走上更寬廣、明亮的未來大道。
(二)提升鋼琴練習質量的要求
學生在鋼琴練習過程中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是樂感問題,如果不能夠進行有效引導,走出樂感的困惑,那么長時間的迷茫會讓學生喪失鋼琴學習的樂趣,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學生最終會選擇轉專業,甚至在畢業后不再繼續鋼琴生涯的原因所在。如果學生對音樂具有很好的樂感,那么練琴對他們來說就不是枯燥單調的練習,更是一種精神上的熏陶與享受,在演奏中也能夠更好地進行闡釋,從而在持續的練習中得到質的提升。簡而言之,在鋼琴教學中,如果能解決學生的樂感問題,那么學生的鋼琴學習將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滿足學生內心的渴望與需求
培養學生的樂感不僅是每一個高職學校鋼琴教學所面臨的并且必須予以解決的難題,還是每一個鋼琴專業學生內心所需求與渴望的。作為音樂教學中使用頻繁的專業術語,樂感是每一個學生都想要的,它涉及到學生個人的音樂知識儲備、音樂學習經驗、個人人文素養、個人成長經歷等多方面的內容,是多種因素在長年累月的積累下形成的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屬于音樂心理學的范疇,這種能力的高低影響到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以及表達能力,因此,每一個學習鋼琴的學生都希望自己能夠具有良好的樂感,在鋼琴之路上走得更遠更好,因此,在鋼琴教學過程中,鋼琴教師除了針對必要的鋼琴演奏理論與技巧及逆行教學外,還要高度重視對學生樂感的培養。
二、培養學生樂感的方法
(一)提升學生聽音辨音的能力
音樂是一門關于聲音的藝術,也可以說是一種聽覺藝術,我們常說的聽力指的是人對聲音的接受與分辨的能力,要想培養學生的樂感,需要先培養學生的聽音辨音能力。而聽音辨音能力在鋼琴演奏教學中更多的指的是演奏時對聲音以及音色的不斷追求,對演奏節奏感的把握,以及在演奏中的音樂感受。高職鋼琴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去聆聽各種不同風格的鋼琴作品,接觸不同作曲家的作品,對鋼琴音樂發展史上不同階段出現的音樂都要有所涉獵,通過大量的知識積累在腦海中搭建起音樂庫,形成對優秀音樂與一般音樂的判斷能力。在現代社會中,出現了諸如MP4、電視、廣播等多種形式的音樂傳播渠道,為學生接觸更多的音樂提供了客觀的外部條件,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學生聽音辨音能力的訓練,強化學生對音樂的敏感性,在這個基礎上,學生進行鋼琴演奏練習時才能夠進行問題自查,發現自己的問題在哪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提升,使樂感表達效果得到明顯提升。比如在學習接觸《松雪草》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其中三段不同的音樂選段,在學生聽完后提問,這三段音樂給他們帶來的感受,有什么區別,在意境上有沒有什么不同。先讓學生思考進行回答,然后再由教師進行示范演奏,如何在鋼琴上借助不同的演奏角度以及力度將不同的音樂風格演繹出來,讓學生從中學會辨別不同音樂風格的差異性,體驗不同聲音帶來的感覺,以及不同的演奏者在對同一個作品進行演繹過程中存在的差異,在經歷這些訓練后進行練習演奏,形成自己個性化的演奏風格與特點。
(二)訓練學生音樂表達力
高職鋼琴教學中教授學生諸如連奏、雙音、音階、和弦等演奏技巧是教學的基本內容,對音樂作品來說,作品內涵的表現是依托在優秀的鋼琴演奏手法基礎上的,只有當學生熟練掌握這些演奏技巧后,才能夠在練習過程中將自己對音樂作品的內心感受更加順暢完整地表達出來。在加強學生對演奏技巧掌握的同時,高職鋼琴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快速識譜演奏能力,能夠在音樂作品上對各種演奏方法的選用、演奏速度記號等進行標注。音樂作品是創作者用音節表現自身情感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當演奏者與作品中所傳達的感情能夠引起共鳴時,才能夠對音樂效果進行更為靈動的詮釋。因此,教師還要重視學生個人情感經歷的豐富與培養,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多積累各種不同的情感經驗,在演奏中融入個人情感。
(三)細心琢磨作品,深入把握作品內涵
在鋼琴學習中,只有對作品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夠對音樂作品中構建的音樂形象進行創造性的解釋與說明,這就需要在練習之前全面了解音樂作品,才能夠在進行鋼琴練習過程中有更多的感覺,將個人情感融入作品中,更好地表現音樂作品中的內涵。高職鋼琴教師在進行新的音樂作品教學過程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練習,在對音樂作品有著基本結構基礎上進行個性化的理解,分析作品在創作時想要表達的是哪種情感,想要講述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嘗試進行彈奏練習。具體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先帶領學生一起了解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在這個基礎上對演奏的風格進行判斷,了解作者創作時的情況,幫助學生搭建對音樂作品內涵以及作者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彈奏練習,培養個人樂感。
鋼琴教學要重視對學生樂感的培養引導與強化,在充分了解學生心理特點的基礎上,結合教學的教學特點,靈活穿插各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鋼琴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的身心都沉浸在鋼琴學習中,在常年累月的熏陶與沉淀下培養出良好的樂感,獲得對音樂美的感知能力與表達能力,對鋼琴演奏的魅力有更深刻的理解。
參考文獻
[1]于佳弘.鋼琴教學中學生樂感的培養路徑探析[J].時代教育,2014(07).
[2]張陽.鋼琴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樂感[J].大舞臺, 2015(01).
[3]張晶.重視學生樂感培養,提高鋼琴教學質量[J].考試周刊,2015(52).
[4]楊藝媛.淺議鋼琴教學中樂感的培養[J].大眾文藝, 2011(05).
[5]李姮.淺析高師鋼琴教學中樂感的培養[J].中國成人教育,2009(19).
作者簡介:劉曉(1980—),女,山西陽泉人,山西戲劇職業學院音樂系講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鋼琴教學及鋼琴伴奏(聲樂、舞蹈、器樂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