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峰 賀鼎然
【摘要】二十世紀的時候,爵士鋼琴就已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不但對美國的流行音樂產生直接影響,同時,還對世界流行音樂的發展產生嚴重影響。所以,本文將對爵士鋼琴在中國流行音樂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希望有助于我國流行音樂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爵士鋼琴;中國;流行音樂;應用
【中圖分類號】J624.1?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對于爵士音樂來說,這是音樂藝術中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同時也是注重即興演奏的一門藝術。從開始誕生截至現階段,爵士鋼琴的發展歷經了不同的音樂元素滲透以及演奏技巧的高度融合,進而形成一種具有獨特性的藝術體系。此外,爵士鋼琴的發展還對美國的流行音樂發展產生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甚至是世界流行音樂的發展也備受其影響。中國流行音樂在發展中同樣如此。爵士鋼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所以,本文研究的是爵士鋼琴在中古流行音樂中的應用。
一、中國流行音樂發展中,爵士鋼琴應用的現狀分析
(一)中國流行音樂發展中冷爵士技法的應用
冷爵士技法主要是指通過精心設計并且編配樂曲,具有節制性的一種即興演奏,所追求的是安寧的、平和的及浪漫的氣氛,看中和諧與優美、緩慢以及溫柔情調。例如,董沁所演唱的作品《沒有了你》,這就是通過冷爵士技法演唱的一首中國流行歌曲。該歌曲的特點是,速度緩慢,柔和的音量,以及寧靜的氣氛,還有平穩的節奏,主要是平均節奏的律動。除此之外,很多伴奏聲部各司其職,并且之間相得益彰,和人聲共同展現出一種平和的、具有浪漫性的冷爵士氛圍。
(二)中國流行音樂發展中布魯斯技法的運用
爵士鋼琴音樂中布魯斯技法是經常運用的一種演奏方法,其具有的特點之一就是調式音階,是在大自然的大調基礎上連降三級音或者是七級音所實現的。我國流行音樂在具體發展的過程中,經常運用的一種技法就是布魯斯技法,比如,電影《搭錯車》中的插曲《把握》;杭天所演唱的《還給我吧》等作品。在上述歌曲當中有很多布魯斯的調式音階出現,降三級音也得到了廣泛地運用,還有一些加入了電吉他伴奏,在我國流行歌曲中,將布魯斯的爵士鋼琴技巧融入,使歌曲的個性更加鮮明,獨樹一幟。
(三)中國流行音樂發展中搖擺爵士的技法應用
搖擺爵士技法具有很強的旋律性,多聲部同步的演奏形式,運用的是Swing節奏,進而實現節拍重和音移位效果,其中,和聲是十分復雜的,是在傳統流行音樂上的升華。這一流派爵士鋼琴在曲風和演奏技法方面都與中國聽眾欣賞的需求相滿足。所以,我國流行歌曲當中運用搖擺爵士樂技法是非常多的,有很多優秀的歌曲都得以創作。例如,姚莉所創作的《玫瑰玫瑰我愛你》;潘迪華所創作的《愛神的箭》和《看著我》的作品等。該歌曲在節奏與和聲,甚至是曲式上都和爵士鋼琴相融合,進行創新,將搖擺爵士的鋼琴特征展現得淋漓盡致,我國音樂曲調和搖擺爵士的樂元素在該歌曲當中獲得了有效結合。
(四)中國流行音樂中新奧爾良的爵士技法應用
這一鋼琴風格在中國流行音樂中的應用也是非常廣泛的,比較歡快和活躍,所運用的樂器配置主要包括小號和單簧管與長號以及班卓琴,還有鋼琴和貝司與鼓等,日常演奏中,演奏者運用比較多的是集體即興方式的演奏。我國流行音樂當中這一技法方面的例子也是非常成功的,例如,臺灣著名作曲家、演唱者翁清溪的作曲,還有陳秀慧演唱的作品《心事》;在這之后,還有林偉哲作曲和莫文蔚演唱的作品《愛我的請舉手》等。整體上進行分析,該歌曲的出現是根據新奧爾良的爵士鋼琴技法中的集體即興演奏風格進行編寫的,通過歡快的和熱烈的以及興奮的情緒將作品的情緒表現得非常好。這些作品在和聲問題上沒有實施過爵士化改造,而是對流行歌曲本身的特點做了保留。該技法在中國流行音樂中的應用,能夠對我國流行音樂的內容進行豐富,并且還能使流行音樂的形式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
二、爵士鋼琴在演奏中的特點分析
(一)爵士風格比較慢
比較慢的爵士風格也可以被稱為是演奏特點,然而在冷爵士中,速度十分慢的爵士當中總是會產生二獨成一派。所具有的特點是,先在完整和弦的前提下融入一些切分,主要對慢爵士本身的松弛感進行表現。爵士鋼琴的演奏核心是指即興與風格建立,就接受過比較好的傳統鋼琴的訓練者而言,未經過專業學習的人是不能彈好爵士鋼琴風的鋼琴曲作品的,爵士鋼琴即興演奏必須具有很多的實踐積累以及理論基礎。
(二)博普
其特點是指斷斷續續的節奏感,支離破碎,演奏者的右手總是連續性地演奏一連串單音的音符,主要是按照比博普爵士的發展得出的。
(三)“大跨度”演奏法
該方法主要指在演奏的過程中,左手運用大跳躍式的演奏進行連續的演奏,進而形成一個比較個性化的“大跨度低音”,該方法在爵士樂與拉格泰姆當中運用比較多。
(四)布吉、烏吉
主要是指非常快速的一種布魯斯的鋼琴風格,在爵士鋼琴中所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總是運用“滾奏”展現自身的特征。同時,還可以通過左手進行持續性彈奏,進而對低音進行固定,襯托右手演奏出的復雜旋律。
三、爵士鋼琴在中國傳播的現狀
自從爵士鋼琴在中國開始發展,就已經得到了很好的傳播,并且對我國流行音樂的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在古典鋼琴的演奏前提下和爵士樂的有效結合所發展的,繼而使得爵士鋼琴形成鮮明的節奏特點和爵士音階以及和弦,同時,還有曲式和主題與即興特性等多方面特征;反之,也正是因為這些特征,使其更好地在我國音樂市場上發展,并且融入到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在歷史發展的背景下,爵士鋼琴20世紀30年代就已經傳到了中國,其中,上海這座城市因為特殊性的地理位置以及文化背景發展成為我國爵士鋼琴的核心城市。在最早的時候,我國爵士鋼琴和流行音樂兩者共同發展,主要形式是流行歌曲演奏與創新。同時,還有大量的音樂大家出現,比如,黎錦暉和黎錦光與陳歌辛等杰出代表,將爵士鋼琴演奏中的特點與方式以及創作手法和傳統音樂之間有效地融合在了一起,并且創作了很多具有中國傳統藝術風格的作品。在該時期中,主要代表性作品包括:陳瑞禎所創作的《等著你回來》;錦光創作的《香格里拉》;嚴折西創作的《如果沒有你》等。在之后的一段時間中,因為不同的政治因素,爵士鋼琴在我國的發展跌入谷底,到了現階段爵士鋼琴才再次回到大眾的視野中,并且獲得了人民群眾的高度重視,爵士鋼琴在中國流行音樂中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發展速度逐漸加快。
四、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爵士音樂的即興演奏性非常強,加之在節奏上并未形成固定性的套路,比較熟悉的一段旋律在突然之間就會出現獨特性的變調,該多樣化性的旋律受眾非常多,也就是因為爵士樂和古典鋼琴之間的完美結合,才讓爵士鋼琴不但屬于古典音樂,而且屬于流行音樂,多樣化的爵士鋼琴早已在我國形成了一種具有自身特色的風格,是非常值得現階段大眾繼承和發揚的。此外,爵士鋼琴的變化非常大,匯集了百家之長的奏法有助于中國流行音樂創作思路的擴展,為人們創造新的思維方式以及流行音樂。然而,創作實踐以及研究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必須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張楚格.爵士樂元素在中國早期流行音樂中的應用[J].當代音樂,2018(07):141-143.
[2]劉曉暉.鋼琴在中國流行音樂編曲中的應用[J].黃河之聲,2016(17):82.
作者簡介:孫大峰(1962—),男,漢族,吉林省德惠縣人,吉林藝術學院,碩士,研究方向:流行音樂表演;賀鼎然(1990—),男,滿族,吉林省長春市人,吉林藝術學院,碩士,研究方向:流行音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