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中學教育中,心理教育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教育中提倡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音樂教育作為美育教育當中一個手段,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旨在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的建設。文章主要闡述音樂教育在中學教育中對學生心理建設的影響。
【關鍵詞】中學音樂;美育教育;心理建設;影響
【中圖分類號】G633.951?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中學教育在學生身心發展的過程中占據重要的位置,正是學生由幼稚向成熟轉變的重要過程,因此,要對中學生的心理教育引起重視,進而才能使得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目前,在我國中學生當中已經出現心理健康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性格叛逆、自卑、學習能力下降等方面。因此,中學音樂美育教育就要將自己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一、中學生經常出現的心理問題
從相關資料來看,當前中學生心理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在中學期間,部分學生已經出現抑郁現象。據了解,學生的抑郁主要是由自身心理自卑造成的。第二,很多學生在中學時期便出現焦慮的狀態,焦慮狀態主要表現在對馬上要發生的事情表現出不安、緊張的情緒。
(一)心理問題在學習過程中的出現
在學生的學習當中,中學是最為重要的階段,特別是中學時期,學生面臨升高中的壓力,學生和家長都非常重視,尤其是家長對自己孩子寄予重要期望,除日常學習外,學生還需要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補習,進而導致本來壓力非常大的學生需要面對更多的壓力,最終使得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反抗學習。另外,部分學生在考試的時候會出現成績時高時低的現象,造成該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在面對每一場考試時,缺少強大的心理素質,因此心理承受壓力較大時,常常會出現低落的心理,造成成績很難有提升空間。
(二)心理問題在人際交往中的出現
部分老師在上課過程中,差不多都是根據學習成績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并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對于不同的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態度是不一樣的,特別是在對待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時,部分老師會表現出輕視的態度,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態度,就會給學生造成陰影,還會讓學生對老生產生抗拒以及排斥的心理,造成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出現問題。而且在與其他同學進行交往時,可能會產生對他人的嫉妒心理以及自卑心理。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是缺少家庭教育,家長對學生進行辱罵,會讓學生的心理受到傷害,進而造成學生孤僻性格的養成。
(三)心理問題在青春期的出現
學生在中學時期,正處于青春期,進而比較容易產生情緒失控的現象,尤其是在外來刺激下經常發生,而且更會產生消極的情緒,長久下去,就不愿意對人打開自己的心扉,將自己封閉在一個狹小的環境中。并且在中學時期,學生中間比較容易出現早戀現象,要是不能夠將早戀的現象處理掉,就會對學生心理健康造成影響。
二、音樂教育對學生心理建設的影響
音樂教育能夠養成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養成對生活以及學習的樂趣,還能夠在枯燥的學習生活中增加一點樂趣,使得心理得到平衡。作為一名音樂老師,將中學音樂美育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建設的影響進行了相應總結。
(一)音樂教育有利于學生良好品德的養成
對于學生良好品德的養成,以及具有強大的心理素質,音樂教育作為其中比較有效的方法,有利于學生養成健康的心理。在中學時期,老師不但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品德,還要幫助學生人格的建立。音樂教育的開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念,還能對學生的道德品質進行培養,因此,各個學校的老師還要對音樂教育所產生的效應加強重視。例如,在教學時候,老師可以使用教室的多媒體設備播放適合的音樂,讓學生對播放的音樂進行品鑒,在音樂播放完畢之后,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簡單的問答,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老師還可以把與音樂相關的音樂視頻給學生看,才能使得學生更加充分的認識到音樂創造時表達的感情,如積極的、樂觀的等。使得一些不自信的學生將自己的心理問題慢慢解決掉,最后敞開自己的心扉,進而消除學生比較消極的態度,幫助學生心理健康的建立。
(二)音樂教育有利于調節學生的情緒
人的情緒可受到音樂的影響,有利的音樂教育可以對學生的情緒進行調節,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例如,安靜平和的音樂能夠撫平學生波動的情緒;節奏歡快的音樂能夠給學生一種愉悅的心情。因此,對于心理問題不同的學生,老師不僅要選擇適合的音樂讓學生品鑒,還要讓學生在品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情緒進行不斷的調節,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比如,一些學生比較容易出現焦慮的情緒,老師可以選擇柔緩的曲目,能夠安撫學生的情緒;對于一些在學習上壓力比較大,睡眠狀況不好的學生,老師可以播放《搖籃曲》,使學生的睡眠狀況改善;多數學生會有憂慮和恐懼的心理,老師可以選擇一些古典雅致的曲目來安撫學生的情緒。除此以外,有些同學在人際交往當中常常會出現社交恐懼的現象,在對外界進行交往的時候會出現恐懼的心理。音樂教育的開展不僅能夠使得學生借用音樂對自身的情感進行表達,還能豐富自身的情感,心理問題也能得到緩解。
(三)音樂教育有利于學生情操的陶冶,心靈的凈化
音樂可以用最直接的方式深入人的心靈深處,選擇適合的教育方法,心靈就可以得到美的凈化,讓它變得更美;要是沒有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就會造成心靈丑化。這就表明,合適的音樂教育方式能夠使學生的內心情感豐富和人格魅力的完善,還能夠使學生體會到世界的美妙之處。唱歌教學可以使學生的情緒和情感得到一定的發展,在一些演出的時候,學生表演不同的節目,還能夠讓學生從不同的節目中收獲不一樣的情感,從在情感的角度進行思考,將感受與現實進行對比,更好地體會到生活的美好。比如,要想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可以播放《黃河大合唱》。總而言之,中學時期學生正處于一個特殊的階段,學生正是需要接受幫助的時候。提高音樂教育水平能夠使學生將自己心靈美好釋放出來,進而將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激發出來,學生的健康心靈才能得到建設。
三、結語
學生的中學時期正是成長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要是缺少強大的心理,可能會導致學生誤入歧途。在心理健康素質的培養中,音樂教育作為最為有效的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因此,老師要對音樂教育對中學生心理所起到的作用有足夠的重視,不斷將音樂教育中的資源進行發掘,進而引導學生建立健康的心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鄭錦文.試析中學音樂教育中心理教育之滲透[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16(01):116.
[2]陳旭光.美育與中學音樂教學[J].教育界,2012(17):125.
[3]其美拉姆.淺談音樂教學中情感培養實施途徑[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05):154.
[4]洪瑾宜.中學音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路徑[J].音樂天地,2014(11):11-13.
[5]林玉華.怎樣培養中學生的音樂情感[J].新課程·中學,2014(10):127.
[6]羅虎山.如何讓學生對音樂感興趣[J].讀與寫(上,下旬),2015(03):339.
[7]陳煜.從審美角度談中學音樂欣賞課教學[J].新西部(下半月),2011(01):208,185.
[8]李榮娜.談音樂鑒賞課在中學教育中的重要性[J].學問:現代教學研究,2012(06):3.
[9]李旭.音樂教育對青少年身心影響的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1.
[10]李麗.藝術美感培養方式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70):180.
作者簡介:尚娜(1981—),女,漢族,江西南昌,碩士研究生,上饒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