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進蘭,陳玲
[摘 要] 中等職業學校物流實訓基地由政府投入為主、整合學校資源、吸納企業加入、爭取社會參與,出資各方共同參與實訓基地管理。共建共享物流實訓基地必須有完善的保障、激勵與問責機制,以保障共建共享型物流實訓基地的順利建設、運行。
[關 鍵 詞] 實訓基地;共建共享;中職學校;物流企業
[中圖分類號] G71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044-02
為避免物流實訓基地建設方面各自為政、自建自用、重復投資、重復建設現象,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中等職業學校與政府、行業、企業、社會共同建設共建共享型物流實訓基地。共建共享型物流實訓基地是由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依托中職、物流企業參與,面向本地區各類中職學校、物流業、社會培訓機構和企業開放,用于滿足中職物流專業、物流企業等機構各類需要的開放型公共實訓基地。
物流實訓基地由政府投入為主、整合學校資源、吸納企業加入、爭取社會參與,出資各方共同參與實訓基地管理。物流實訓基地的共建共享,不僅讓參與共建共享的單位受益,還可以服務社會,產生多方共贏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此,我們必須完善共建共享型物流實訓基地的保障、激勵與問責機制,以保證共建共享型物流實訓基地的順利建設、運行。
一、建立物流實訓基地管理機構
成立由政府牽頭的共建共享物流實訓基地領導機構——物流實訓基地理事會,由分管教育的政府負責人任理事長,物流綜合實訓基地載體中職學校負責人為副理事長,參與中職學校、物流企業、行業法人代表為理事,建立起統籌協調機構。理事會設秘書處作為日常辦事機構,執行理事會指示、協調物流綜合實訓基地、各物流專業實訓基地、物流實訓基地在線平臺工作,秘書處秘書長由理事會指派。
理事會下設物流綜合實訓基地管理委員會、各物流專業實訓基地管理委員會。
物流綜合實訓基地管理委員會實行獨立管理,靠掛在牽頭建設物流實訓基地的載體中職學校,人員均由學校教職工擔任,業務上接受物流實訓基地理事會及掛靠學校雙重領導,執行上級指示,統籌安排物流綜合實訓基地的實訓、培訓、鑒定等業務,及完成日常管理任務。設立獨立的財務賬戶,??顚S?。
各物流專業實訓基地管理委員會掛靠在所在物流企業,由所在企業和參與中職學校派人參與管理,業務上接受物流實訓基地理事會及掛靠物流企業雙重領導,執行上級指示,統籌安排物流專業實訓基地的實訓、培訓、課程開發、科研等業務,及完成日常管理任務。
二、形成多贏的共建共享物流實訓基地利益驅動機制
共建共享物流實訓基地,參與各方應該是一種互利共贏的平等參與合作關系,只有這樣,物流實訓基地才能順利成立及有效發展。
以地方政府和物流行業所處位置和所站高度,對共建共享型物流實訓基地不僅重視,而且積極提供保障,推動物流實訓基地的共建共享。
中職學校的成果是技能人才,中職學校培養學生的目標是為企業提供其所需的高素質技能人才,人才質量的優劣決定了學校的長遠發展,因此,共建共享物流實訓基地符合中職學校核心利益,也就直接決定了中職學校共建共享物流實訓基地的意愿和參與的深度。具體說,共建共享物流實訓基地,為中職學校帶來如下好處:參與的物流企業為訓練提供場所和先進設施設備;行業及物流企業專業人員可以承擔少量實訓教學任務,彌補師資不足;行業及物流企業可以為職業訓練提供詳細的實訓教學計劃??梢哉f物流行業及物流企業參與物流實訓基地為中職學校帶來不少好處。
而物流企業目前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政府沒有強制企業承擔人才培養的相關法律法規,使物流企業以生產盈利為標準,缺失承擔人才培養的社會責任,加之經營活動中的壓力,更不會抽出資金進行物流實訓基地的人才培養。即使物流企業參與物流實訓基地共建共享,其目的在于獲取提高競爭力所需技能人才和解決技術難題,但能否通過物流實訓基地培養出物流企業認可的人才,或中職學校能否利用知識優勢為物流企業解決技術難題,這些未定的因素都會極大地削弱物流企業參與共建共享型物流實訓基地的積極性。
由此可見,利益驅動是共建共享型物流實訓基地的動力所在。如何最大限度地滿足政府、行業、中職學校、物流企業的利益追求,形成多贏的利益驅動機制?對中職學校,始終遵循“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以人才培養滿足物流企業需要來評價其辦學效益。對物流企業,應能有效保護企業參與的積極性,確保企業能獲得預期的利益,如優先獲得優質畢業生,利用物流實訓基地資源培訓職工、職業資格鑒定、技術交流、物流技能競賽等活動,了解和接受更多先進的物流技術、管理理念,享有一定的財政補貼或稅費減免等。
三、完善政策法規,加大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
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職業導向規律,決定了物流實訓基地共建共享必須有物流企業參與才能完成實訓教學任務,保證人才培養質量。但由于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利益驅動機制不健全,使物流企業參與共建共享物流實訓基地缺乏積極性,要做好共建共享工作,必須完善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保障與激勵機制。
為保障物流實訓基地共建共享的順利進行,應建立一套適合物流實訓基地共建共享的法律、法規,從制度和政策層面激勵物流企業參與實訓基地的共建共享,保證物流實訓室共建共享能夠有法可依,違法必究。解決好物流企業在參與實訓基地共建共享過程中的近期和長遠利益問題。
在我國,雖然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來明確職業教育的地位,但對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合作辦學相關內容卻很少。例如,我國《職業教育法》第十條規定:“企業應當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有計劃地對本單位的職工和準備錄用的人員實施職業教育。”第二十八條規定:“企業應當承擔對本單位的職工和準備錄用的人員進行職業教育的費用?!边@些條款從法律上規定了企業對職工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的責任和義務,但并未規定企業對職業學校教育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尤其是沒有規定企業必須參與學校的課程設計以及教學活動等方面的責任和義務,企業對職業教育的義務主要還在職業培訓方面。正是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企業在參與職業教育的具體責任和義務,所以無法要求企業以承擔社會責任的方式參與職業學校的合作,企業不參與也不能被認為是責任的缺失,自然而然,企業也不會對職業教育十分關心。所以,政府應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規定達到某一經營規模的企業必須承擔相應的職業教育責任,從法律上規范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權利、責任和義務。
政府從制度層面制定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法律法規,明確企業在職業教育中的法律主體作用和參與作用,明確企業在職業教育中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建立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和參與作用的激勵機制和長效機制。特別是要從制度上保障中職學校學生都能進行專業對口實訓,保障中職學校能夠培養出高質技能人才。具體舉措有:
首先,政策的執行過程中,參與物流實訓基地共建共享的物流企業承擔的資金,可從職工教育培訓經費中開支,并按一定比例享受獎勵、貼補、減免等優惠政策,或稅收返還企業,??钣糜谄髽I職業教育。
其次,建立實訓生成本分擔與補償機制,制定實訓生成本補償標準。如,可以用成本沖抵或減免企業的稅收方式補償。
再次,企業參加制定職業資格和課程標準并負責及時更新,承擔人才需求預測、就業狀況發布,參與教學評估等工作,其成本納入公共財政預算,由政府購買服務。
最后,在賦予企業的職業教育責、權、利,對企業給予實習成本分擔與補償之后,要對實習企業進行實訓教學督導評價與問責,將參與職業教育納入企業社會責任評估。
讓企業切實感到參與職業教育既是履行一種社會責任,又是從事一項對本企業經濟效益有明顯促進作用的事業,激發其參與職業教育的動力。未能履行職業教育義務的企業則進行一定的懲罰,以此從法律上形成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約束力。
引導社會對實訓基地投入資金、技術、設備等,共建實訓基地。完善企業及公民個人向實訓基地捐贈的稅收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各方捐資助學;形成政府引導并以政府投入為主,學校、企業及民間資本踴躍參與的多元化投入體系。
四、制定物流實訓基地管理制度
為保障實訓基地高效率地運作和廣泛共享,不斷提高設備設施的利用率,必須理順物流實訓基地實訓管理機制、操作規程,建立高效、科學、規范的物流實訓基地管理體系。如,建立完善的設備設施管理制度,儀器設備專人管理;建立完整的檔案制度,做到賬、物、卡相符;實行維護、保養工作責任制,及時做好設備設施維修;規范實訓人員使用設備設施,實訓指導教師必須取得相關設備設施的上崗操作資格,學生實訓必須有實訓指導教師在場指導,保證設備及人身安全。
物流實訓基地管理機制和操作規程主要包括《物流實訓基地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物流實訓基地實訓管理辦法》《物流實訓基地實訓教學管理辦法》《物流實訓基地設備管理及維護制度》《物流實訓設備操作規程》(含各類物流實訓設備操作規范)《物流實訓基地實訓耗材管理規定》《物流實訓基地管理人員崗位職責》《物流實訓基地安全管理制度》《物流實訓基地衛生管理制度》《物流實訓基地申請使用程序》《實訓指導教師崗位職責》《實訓指導教師教學工作考核辦法》《實踐性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物流實訓教學日志》《實訓成績評定方法》《實訓生實訓手冊》《實訓成績評定辦法》等。
只有健全和完善物流實訓基地各項管理制度,建立規范實施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明確責任分工,追究失職責任,通過一整套規范的制度和科學地運行管理,才能使物流實訓基地共建共享工作順利實施,確保物流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李進旭.“訂單班”培養工作機制的實施[J].教學研究,2016(16).
[2]艾進蘭.江西省中等職業學校物流實訓基地共建共享機制的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