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武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更多的人開始在得到良好的物質享受的基礎上,追求更深層次的精神的享受,看電影。看音樂劇等等,都成為一些全新的社會休閑與娛樂模式。本文探究了我國音樂劇的多元化發展問題,文章從進行國內音樂劇的多元化發展概述入手,進一步探討了促進音樂劇多元化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中國音樂劇;多元化發展;概述;策略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化是促進社會進步的軟實力要素,精深的文化值得社會大眾用心體會,投入精力去創造與傳承。音樂劇源于十九世紀的西方國家,音樂劇的多元化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通過各種策略來實現的,而如何實現這個目的,值得深思。
一、融入傳統戲曲與歷史人物,發掘原創音樂劇的民族性
音樂劇本身是來源于境外的一種藝術模式,要走進中國這個文化理念大有不同的環境中實現發展,需要賦予其更多本土化、民族化的色彩。特別是在全球化語境影響下,國內的音樂劇原創作品要有所突破,就需要觸及到中國傳統的戲曲藝術,從中汲取養分。中國傳統戲曲藝術文化深厚,是對眾多優秀曲目的融合與提煉,完全可以作為國內原創音樂劇本創作內容的核心靈感來源,對于音樂劇而言,傳統曲目的文化足以構成一座可無限挖掘利用的寶藏。將傳統戲曲與歷史人物融入到原創音樂劇中來,是幫助新興音樂劇得到中國人審美認可的重要渠道,從而幫助音樂劇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上得到大眾青睞。
二、擴大受眾傳播面,呈現原創音樂劇的多樣性
為了幫助音樂劇實現更多元化的發展,還可以從擴展受眾傳播面的角度著力,音樂劇的觀眾中不僅包括了年輕的少年還有成熟的青年以及遲暮的老人,在這樣廣大的受眾群體中,應該怎樣實現資源整合、打造出滿足不同年齡層次受眾口味的作品,是中國原創音樂劇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深思的一大問題。少年本身是音樂劇觀眾群體范圍中相對特別的一個類別,因為其身心發展特征和階段與成年人是有顯著區別的。因此,這個受眾群體對應的音樂劇創作必須具備一定的針對性,在滿足少年年齡特征和審美取向的基礎上,更多地考慮其興趣點,打造滿足兒童心理傾向的獨特作品。
比如中國原創音樂劇《三毛流浪記》在開演之處就飽受贊譽,第二期的巡演也完美完成。其中獨特的構思與創意、溫暖明朗的配樂、明麗質樸的呈現模式都將三毛勾勒得足夠精彩,這也形成了該部音樂劇的點睛之處。這部音樂劇改變了傳統的用分段式來串聯全程的方式,而是借鑒西方戲劇“三一律”的傳統方法,把在三毛身上發生的很多故事都集中在一天的時間內完整呈現,這樣密集的布局起到了很好的強化矛盾的作用,既能夠使劇目的節奏更緊湊,又能夠使三毛的遭遇更感人,讓三毛用它堅韌的個性來感染眾多的兒童觀眾,取得完全不一樣的藝術感知。可以說,音樂劇《三毛流浪記》拉開了中國原創音樂劇的“希望之幕”。音樂劇多樣化的表演模式也無疑得到了廣大青年群體的青睞,他們會把欣賞音樂劇當作娛樂的重要形式,并從中開闊自己的視野,在音樂劇的情節里感知一個主人公打動人心的不一樣的成長歷程。以《瞬間不是永遠》為例,這部由學生完成的音樂劇作品在把握青年審美特點方面可謂做到了極致,完美地展現了“瞬間”和“永遠”,使不同的青年個體都能得到不一樣的精神啟迪。
三、體現民族地方特色,凸顯原創音樂劇的時代性
民族地方特色在歷史與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都屬于極具生命力的元素,在展現藝術的過程中更是表現出了極為強大的開放性。把地方特色不著痕跡地融合到現代音樂劇中,是十分考驗功力的,無疑是一種偉大的嘗試與挑戰,為廣大的創作者締造了一個更為豐富的表現內容和表現空間,可以更好地幫助創造者們施展拳腳、展現自己的藝術創造力,提高了音樂劇創作的舞臺表現力。在這一方面,四川走在了原創音樂劇的前列。著名的音樂劇《金沙》以古蜀國文明開發和宣傳展示為主題,古老的神話傳說加以穿越時空的愛戀賦予了音樂劇鮮活的地方藝術特征。整部劇中道教音樂洗滌心靈,古韻清幽,令人心曠神怡,并把現代音樂融入其中,達到了完美的舞臺呈現;借助燈光、音響、舞美等效果烘托場景氣氛,極大地體現出地方風情特點,強化了音樂劇的生動性和真實性,是一部宣傳川蜀文化的成功典范,使我們對今后更多的民族地方特色與音樂劇的結合充滿了期待,讓音樂劇的多元化發展空間更為廣闊,表現手段更為豐富。
四、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我國音樂劇的多元化發展問題的探討,對于促進音樂劇這一獨特的音樂形式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相關研究人員與創作者需要以此為使命,在了解國內音樂劇的多元化發展概況的同時,采取正確的措施促進其發展,可以通過融入傳統戲曲與歷史人物、發掘原創音樂劇的民族性,擴大受眾傳播面、呈現原創音樂劇的多樣性,體現民族地方特色、凸顯原創音樂劇的時代性等等角度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