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藝術歌曲逐漸走入了大眾視野,走進了人們的心間。這源于時代層面人們對文化的訴求,也源于藝術歌曲長期的沉淀。藝術歌曲的發展不僅為文學寶庫中增添了又一瑰寶,也提升了藝術欣賞者對藝術的高尚審美價值,是在社會意識形態下形成的新藝術革新。
【關鍵詞】中國藝術歌曲;古代詩歌文學;民族化;時代性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藝術歌曲是以詩歌藝術為基礎與音樂相結合而完成藝術表現任務的一種獨立音樂載體,藝術歌曲最初是由舒伯特的浪漫主義音樂作品確立的。藝術歌曲的歌詞是有著韻律流暢的詩歌,與優美典雅的旋律相融一體,充滿著文學瑰寶般的詩詞和人聲、動人的旋律,這使藝術歌曲極具表現力、舞臺展示力、欣賞力,是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中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
一、藝術歌曲與中國古代詩歌文學的淵源
詩歌是文學史上最早的文學體裁,發展最為充分。現存的古代歌謠,更為直觀生動地反映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歷史生活狀態,歷史社會形態,這在文學史上是我國重要的民族語言力量??v觀中國藝術歌曲發展史,要追溯到中國古代詩歌階段,韻文如賦、曲勢雅頌、詞律嚴整的特點詩歌,無數文人墨客通過這些詩歌的寫作吟唱來表現心中的思緒,這是中國藝術歌曲發展的雛形。由于時間年代久遠,能完整保存下來的曲、歌寥寥無幾。例如,《詩經》作為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詩歌集中在前11世紀至前6世紀,共311篇。由于年代久遠,其中絕大部分作者都已無從考證。其中《風》出自各地民歌,是《詩經》的精華部分是對愛情、勞動、美好社會和事物的吟唱,也有念土、思鄉、反壓迫的哀嘆和憤懣,運用了復沓手法反復詠嘆,充分表現了民歌的特色?!堆拧窐犯?05篇,《頌》也大部分是祭祀音樂和舞曲。《關雎》作為詩經的開篇,中國作曲家趙季平以《關雎》為詞創作了中國現代藝術歌曲《關雎》,它的藝術價值在于對詩經整體的完美詮釋,完全契合詩韻古風,創作出了最為適合《關雎》的曲調。為中國傳統詩詞文學藝術上的延續,也填補了《關雎》音樂藝術上的空白。這個意義是非凡的。由此可見,藝術歌曲與我國古代詩歌文學有著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關系。
二、基于現當代文學下中國藝術歌曲的創作表達方式
中國現代文學開端于“五四”新文學運動和文學革命,在中國的社會內部發生歷史性條件的變化,受西方思潮的影響,受西方文學、科學文化的影響,從而形成了新的文學,爆發了新文化運動。不僅在語言上進行了新的變革,在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上也進行了革新,建立了話劇、新型詩歌、現代小說、雜文、白話文,在敘述方式上和結構手法上也都充滿了現代化特點、新時代思潮,從而與世界文學逐漸形成了一致,也算是現代意義上的文學。其中,中國藝術歌曲也受這一思潮的影響,一大批優秀的藝術歌曲作品如雨后春筍般發展開來。
抗日戰爭時期,作曲家冼星海根據光未然的長詩《黃河吟》創作出了史詩般的《黃河大合唱》,以中華民族的發源地黃河為背景,以中華民族的抗日決心和壯志浩然之氣,熱情歌頌了中華兒女的堅貞不屈以及高尚的愛國主義精神。在藝術創作上,運用正義凜然的歌頌詩歌與浩大宏偉的交響樂章相結合,從而達到文學與藝術激情的碰撞和高潮上的升華。藝術創作取自于生活,藝術又高于生活。藝術歌曲,則在于詩歌與音樂旋律的結合。所以,《黃河大合唱》的創作方式是對社會現實的解答,順應了歷史發展的優秀藝術作品,濃縮了詩歌文學與音樂,展現出了藝術歌曲的魅力。
三、中國藝術歌曲的發展及時代意義
隨著藝術歌曲的發展,藝術歌曲的地位和意義在國內外都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藝術歌曲在我國被看作是嚴肅的音樂,高雅的藝術,也是各大藝術院校的藝術人才的重要教材。這也源于我國大量優秀藝術歌曲作品的產生和發展,是當代人們對審美的訴求,對高雅藝術的又一新的認知。這是難得的,也為未來中國藝術歌曲的發展道路注入了能量劑。20世紀初,我國的優秀藝術歌曲作品具備極高的藝術水準,極強的社會價值,對文學對社會都有極大的影響,如《教我如何不想他》《漁光曲》。到了20世紀80年代,音樂的技巧、歌詞的詩化程度又達到了一種高度,藝術風格與技巧的運用也有了更明顯的突破。流動的詩篇、韻律美的旋律、細膩的篇章以新的藝術高度為特點,中國藝術歌曲也逐漸走入了大眾視野,走進了人們的心間。這源于時代層面人們的文化訴求,也源于藝術歌曲長期的沉淀。藝術歌曲的發展不僅為文學寶庫中增添了又一瑰寶,也提升了藝術欣賞者對藝術的高尚審美價值,是社會意識形態下形成的新藝術革新。中國藝術歌曲對主流歌曲的發展和影響、對國內外的影響和意義是深遠的。
作者簡介:馬振然(1995—),男,漢族,河南省鄭州市人,河南大學戲劇學院表演系2015級本科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