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鳴 郭蓉
【摘要】合唱是一種由多個聲部共同演唱的藝術形式,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指揮、合唱隊員、伴奏者,合唱與鋼琴之間的合作不是那么輕而易舉的,而是有規律可言的。 下面分別論述其規律。
【關鍵詞】鋼琴伴奏;合唱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合唱藝術是音樂藝術中最有魅力的藝術形式之一,其表演者的構成包括指揮,合唱團員以及鋼琴伴奏者。這三者的默契配合是成功表演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很好地進行其三者的合作,本文將從鋼琴伴奏者的基本技能、與指揮的合作、與合唱隊員的合作三個方面進行詳細論述。
一、鋼琴伴奏者的基本技能
首先,鋼琴伴奏者必須擁有扎實的鋼琴基本技能,才能實現與合唱的完美合作。伴奏者需要在早期打好基礎,以便于更好地合作。
(一)首先是對鍵盤專業技術的掌握
包括斷奏、連奏、跳音、雙音、和弦、音階、琶音、顫音、八度等,這些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是決定能否很好地與合唱隊和指揮合作的重要因素。
(二)敏銳的耳朵
鋼琴伴奏者需要具備良好的視唱練耳水平,可以對不同類型的作品、不同的音色和嗓音音量做出相應的音樂處理,調動相應的技巧和感情演奏作品。
(三)一定的音樂修養
鋼琴伴奏者在拿到作品初始,不應急于彈奏,而是先對曲譜的結構,篇幅大小,其曲式、和聲、速度、音樂風格等做仔細分析,并對作品的創作背景、創作風格、時代環境做了解 ,以及歌詞的內容和對位,體現作品的表達方法。
(四)即興伴奏的技術和弦方面
包括每個大調和小調的自然音階的三和弦、七和弦,以及和弦與和弦之間的連接。織體方面,主要掌握和弦式織體、分解和弦織體、帶低音和弦織體;調式方面,掌握民族調式、五聲調式、歐洲大小調體系調與調的交替等。此外,還有外音的運用、補充性旋律、音區的選擇,都同樣重要。
(五)對作品速度的掌控
速度是音樂的靈魂,每個伴奏譜的速度大部分是由伴奏者來開始的,速度的不同會導致樂曲音樂性的不同。即便是相同的樂曲,速度的不一也會有不同的音樂性,所以說,樂曲的開始要把握好速度。
(六)對樂曲的把握
首先表現在對樂句的劃分以及正確地分析作品,作品的旋律線條不能不清楚,要了然于胸。樂句的演奏需要氣息以及呼吸的帶動,樂句的氣口與氣口之間銜接要自然,對于鋼琴這件打擊樂器來說,音與音相連是很難的,但是要努力把氣息帶上,就有可能實現鋼琴的呼吸。
二、其次與指揮的合作
懂得指揮基本手勢、拍子的方向、以及音樂手勢所表達的音樂表情,比如漸強、漸快。不同的指揮有不同的指揮習慣,與指揮合作需要長期磨合適應,才能達到最佳演奏默契。
開始與指揮合唱隊員排練之前,與指揮就作品的一些細節處理進行統一很有必要。
對指揮的起拍尤其要注意,因為指揮的起拍給了伴奏者伴奏速度,作品的某些情緒不能對指揮的這些細節漠視,各彈各的,形成對指揮這些表情的敏感。
三、是與合唱隊員的合作
(一)明白自己在合唱團的地位
伴奏的角色不是主角,而是處于次要位置的必要成員,在演奏中,注意彈奏的音量不能蓋過合唱隊員的音量,不能“搶風頭”,使自己的角色處于不適當的位置。大部分情況下,伴奏并不是合唱的陪襯,而是共同參與二度創作的必要角色,這樣才能使合唱這個藝術完整地呈現在大眾面前。
(二)注意傾聽
注意自己的演奏,在合唱隊開始時要把音量弱下來,像一個地基一樣托住整個合唱團,在減輕、減弱時與合唱隊同步。要能聽見自己的彈奏聲音,同時能聽見合唱團的聲音。
(三)要隨機應變
在合唱團的演唱中,指揮和合唱團是要求背譜進行的,而伴奏者是可以看譜子的,在這種情況下,更要提高注意力,萬一出現錯誤時,不能繼續照著譜子演奏,而是隨機應變跟著指揮和合唱團統一步調。
以上是筆者對合唱與鋼琴伴奏合作之間幾點需要注意的地方,實際上,對伴奏者本身的要求是比較高的。
參考文獻
[1]陳曦.如何成為一名聲樂鋼琴藝術指導[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6.
作者簡介:孫鳴,山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院長,副教授;郭蓉,山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