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家勞動號子作為土家族勞動人民協同生產勞動過程的一種產物,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不斷進行演變,是我國民族音樂的一塊瑰寶。土家勞動號子形式多樣,種類繁多,演唱方式也極為豐富。筆者在本文當中對黔東地區土家勞動號子進行系統分類,對其呈現形式進行深入挖掘,最后分析、總結出其藝術特征。
【關鍵詞】土家山歌;勞動號子;船工號子;農事號子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識碼】A
一、土家勞動號子概述
勞動號子簡稱為“號子”,南北方叫法不同,北方多稱為“吆號子”,南方則稱之為“喊號子”,土家山歌當中勞動號子的種類與數量都極為豐富,基本上涵蓋了勞動當中的方方面面,如開船時的船工號子、拉纖時的上灘號子、房屋建設當中的打樁歌等,這些土家山歌當中的勞動號子根據其工作的不同可以劃分成船工號子、農事號子,以及其他勞動形式的號子。土家族山歌當中的勞動子極具民族特色,多采用一領眾和、相互交替的演唱形式,其節奏固定,節奏感強,領唱歌詞多為即興演唱,眾合著多演唱沒有實際意義的襯詞進行唱和。在眾多土家族號子種類中,船工號子數量最多,也最具有代表性。
二、船工號子
船工號子是指在劃槳、捕魚、拉纖等一切船務或與船只相關的勞動過程中,協調指揮勞動所使用的一種勞動號子。由于這些工作參與人數較多、體力消耗較大,加之水上勞動較為危險,因此這類勞動號子氣勢磅礴,節奏較為沉重。
領:往前梭奧!和:來喲!領:吆喂吆喂!和:來吔!
領:吆喂!和:來喲!領:吆喂吆喂!和:來吔!
領和:來吔!領:早晨起來吆喂!和:嗨嗨!
領:把門開喲!和:嗨嗨!領:嗨呀嗨喲喂!和:嗨嗨!
——《烏江船工號子》
這首《烏江船工號子》高亢、自由、氣勢寬廣、節奏感強,采用一領眾合的演唱形式。領唱節奏緊促,歌詞內容較為豐富,極具生活性、趣味性,使原本單調、乏味的勞動變得充滿樂趣,能夠緩解眾合者因沉重勞動造成的身體疲憊。眾合者節奏相對舒緩,旋律也較為簡單,歌詞內容多為襯詞或領唱者歌詞的部分重復,主要是起到與領唱者相互呼應的效果。
三、農事號子
農事號子是指土家族人民在進行農業生產、生活勞動的過程當中,大家集體勞動,共同協作,集體演唱的一種號子,與其他種類的號子相同,演唱形式多為一領眾和,歌詞內容也較為簡單。
領:哎嗨哎!哎嗨咿!啊太陽哎出來吔!和:綠陽喲陽啰!
領:哎嗨哎!哎嗨咿!啊大田吔栽秧奧!和:行對喲行啰!
領:哎嗨哎!哎嗨咿!啊林檎吔好吃吔!和:樹難啰栽喲!
領:哎嗨哎!哎嗨咿!啊大米吔好吃吔!和:田難啰辦啰!
——《大田栽秧行對行》
從演唱內容上來看這是一首栽秧歌,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栽秧歌,從演唱形式來看它又屬于農事號子。整首山歌自由、高亢,歌詞當中所描繪的場景是春耕之后的栽秧時節,這時候土家族人民為了爭取春耕時間采用“換工”的方式,進行集體播種,在這一過程當中,人們為了緩解繁忙緊張勞作,振奮精神而形成了這種集體參與的山歌形式。
領:隔河吔看見吔!和:吆嗬吆吆喂!
領:老吔麥黃喲喂!和:喂吆嗬喂吆扎力!
領:喂吆嗬喂吆扎力!和:幺妹就未纏腳啰喂。
——《夯歌》
這是一首土家族人民在建造房屋、修筑河堤河壩以及開山鋪路打夯時演唱的一首夯歌,是典型的土家族人民生活勞動當中的勞動號子,采用一領眾和的演唱形式,歌詞共有4段(上述只是其中的一段),主要內容都以襯詞為主,多數沒有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編撰委員會.沿河縣志[M].貴陽:貴陽人民出版社.1993.
[2]尹杰.土家族研究[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3]楊智貴.土家山歌情[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6.
[4]崔德黔.淺談沿河“土家山歌”[C].2O11-2012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集,2013(05).
[5] 肖永超.淺談沿河土家山歌[J].速讀(下旬),2014(01).
作者簡介:朱明壯(1987—),男,山東曲阜人,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藝術與體育教育學院教師,講師,主要從事音樂理論與教育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