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是一種能夠有效反映人類生活以及人類情感的抽象藝術,這項藝術成為人類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具有深刻的意義。基于此,本文針對音樂特征的內涵進行分析,并通過特征提取、跨文化音樂情感識別、曲風輔助情感識別、動態音樂情感識別以及個性化音樂情感識別等手段,為基于音樂特征向量空間進行音樂情感識別提供參考。
【關鍵詞】音樂特征;音樂情感;曲風;個性化音樂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一、音樂特征的內涵
音樂特征是音樂所具備的一些基本構成元素,包含音高、時值、音強等,也是音樂作用于人體的聽覺器官中所產生的感知。由于音樂特征的不同,音樂也可以根據音樂特征進行情感的識別,而分成各種種類。
二、音樂情感識別方法分析
(一)特征提取
進行音樂情感識別工作首要就是進行音頻特征的提取,使用程度較為廣泛的一種提取技術是bag of frames方式,又被稱為幀袋方式,這種方式下進行音樂的特征提取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音樂在時間結構以及具體語境的內容分析,所以,在未來的音樂特征提取工作當中必須要注重這一點。時間信息和音樂的情感具有一定的關聯,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可以通過將音樂進行特征向量時間序列的方式進行驗證。音樂特征的向量可以利用各種模型進行生成,再通過科學的判斷手段,為其進行準確的音樂情感識別劃分。
(二)跨文化音樂情感識別
民族和文化都是會對認知事物的能力與程度造成影響的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之下進行音樂的情感識別可以通過相應的對比試驗來進行。在對英文歌曲和中文歌曲進行情感識別的過程當中,收錄一組英文歌曲并且開展分類,就會發現,將不同的數據進行試驗,訓練集的大小以及測試集的標注都有可能會影響到音樂的具體情感識別工作。例如拿出一組日本音樂歌曲,讓日本人和非日本人分別對歌曲進行欣賞,日本人雖然也會對音樂的情感識別產生一定的差異,但在總體上仍舊可以保持一致;而非日本人在進行音樂欣賞之后對于音樂的識別就會產生較大的分歧,所以可以看出的是,在進行音樂情感識別的過程當中,必須要考慮到文化背景的因素。[1]
(三)動態音樂情感識別
音樂的具體情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時間的推移之下不斷豐富其內涵,并且受到事件背景的不同而使得欣賞者對其的感受也產生了變化。所以,在音樂作品內部不可以用單一固定的情感進行識別,音樂作品的音樂情感識別是一種動態的變化過程。在動態音樂情感識別的過程當中,可以發現一首音樂的情感不是從一而終只保持一個特點的,而是在不同的音樂部分內,又細化為了各種局部情感特征。對音樂情感識別的過程中提出了一種雙尺度支持向量回歸的模型,這種模型能夠針對音樂作品不同部分的情感進行識別。
(四)曲風輔助情感識別
音樂作品的曲風對情感識別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因為音樂的曲風識別性能可以有效推進情感預測的實施。利用這一特點,針對音樂作品的區分建立對應的情感識別模型。曲風輔助的情感識別模型是針對音樂情感在曲風方向的反應進行音樂分類歸納的。在不同的音樂作品之間,可以利用各種包含情感特征的曲風,細化為分類,利用曲風的適應性計算結合音頻模型,進而實現音樂情感識別。這種方式也可以針對不同曲風進行音樂情感預測,預測的內容可以結合曲庫當中的各種標簽定語。
(五)個性化音樂情感識別
音樂的信號中包含有各種個性化的符號,個性化的音樂情感識別,能夠有效把音樂情感當中各種相關的要素進行管理,歸納整合之后轉變為較為簡單的問題。音樂作品的情感識別含有較為濃重的個性化色彩,音樂情感的多樣性促使其在分類過程中產生了各種粘連性關系。個性化的音樂情感識別可以利用音樂作品的個性化色彩,結合個人喜好,為用戶進行音樂作品的初步篩選,構建一種個性化又包含人性化的音樂曲庫使用感受。
三、結論
總的來說,伴隨科技進步以及人們對于文化層面的需求不斷提升,音樂情感識別也成為了一種有效、常用的音樂分類歸納工作手段。利用不同的音樂特征對音樂曲目進行分類能夠有效促進曲庫的建立與發展,還能夠促使相關工作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鄧永莉,呂愿愿,劉明亮,崔宇佳,陸起涌.基于中高層特征的音樂情感識別模型[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7, 38(04):1029-1034.
作者簡介:李璐,女,江西南昌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