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燕
【摘要】大學生的德育素質、文化素質的培養離不開多元化教育的影響。因此,大學音樂公選課的教學模式應基于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并不斷優化學生對音樂感受和音樂鑒賞能力的拓展,有利于學生擁有高素質的視覺審美能力和想象力的拓展。本文對音樂類公選課的情感教學進行分析,并總結音樂類選修課教學的特點,為課堂教學的實踐意義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音樂;情感教學;影響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公共選修課的拓展有利于優化大學生內在的文化素質水平,并不斷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公共選修課中引入音樂類科目,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具有積極作用,進而優化學生的創新意識,不斷完善學生的課堂教學內容。因此,音樂教育有利于學生德育理念的拓展,對選修課的開展有著積極意義。
一、情感教學的特點
情感教學有利于學生在塑造個人行為的過程中擁有個人的客觀價值。特別是情感教學對學生的行為感知力的影響中調節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夠通過以音樂為基礎媒介的情感調節,進而深入學生在應對負面情緒中擁有正向感知力、創造力、思維方式。使學生能夠通過積極作用的信息轉化過程不斷優化自己的負面情緒,進而優化學生在面對不同的環境時擁有良好的處理方法。[1]另外,通過情感教學的內容,有利于深化核心教學效果,并不斷活躍基礎課堂氣氛。
二、大學音樂文化的應用價值
大學的核心建設目標是通過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使學生在面對高強度的文化教育和社會壓力中能有高適應力的應變水平。因此,音樂文化的推廣有利于學生構建基礎深入的音樂文化,同時擁有高標準的發展理念,進而推展了學生在主導教學過程的價值觀念。因此,必須在大學文化中深入對音樂文化的拓展,使學生能夠本著完善自己的同時擁有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價值觀。以下主要對大學音樂文化的價值進行探索。
(一)建設音樂認知
大學音樂課程的學習有利于建設完善的音樂理念,特別是能夠接觸多元化的音樂風格。如古典、爵士、純人聲等方面的音樂形式,有利于學生在完善流行音樂意識,同時拓展音樂的多面性,進而改變學生對流行音樂的單一認知,拓展學生的多元音樂理念。
(二)完善傳播價值
大學的音樂拓展有利于學生構建基礎的活躍思維,并能本著對新事物的不斷接受而進行主動開拓,進而使學生能夠在文化建設中帶入音樂的傳播理念,使學生在學習文化的過程中不斷接受新的事物,進一步使學生拓展對音樂價值的理解。同時,教師應該利用多元化的社交平臺對學生進行傳播引導,使區域性的音樂文化能夠在傳播過程中被更多人所熟悉。
(三)應用價值
有利于學生通過多元化的音樂學習不斷完善個人的欣賞水平,并不斷完善學生的音樂素養,使可持續發展觀念的音樂素養能夠應用在實際生活當中。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熟悉音樂,為學生的長期發展提供基礎目標,使學生成為擁有綜合素質的人才。
三、音樂類公選課情感教學的影響
通過對學生音樂情感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統計了相關數據,并進行了深度的統計計算,對音樂公選課的教學影響做出調研,統計了學生在音樂課在情感教學的認知比重,具體影響力及數據如下。
(一)培養道德修養
通過調研,有51.6%的學生認為音樂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情感修養。大學音樂公選課的開展有利于學生擁有高素質的道德修養水平和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情感建設。特別是現階段大學教育是以全面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道德素養為核心的建設,使學生能夠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對音樂公選課的引入有利于學生擁有高素質的音樂情感,同時為培養發展性人才提供精神基礎。在音樂教學時,需要注重對直觀性、生動性的音樂形式嵌入音樂教學當中,使學生在基于音樂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深入音樂的情感理解,進而提升學生的價值觀與道德水平。
(二)拓展審美能力
通過調研,有53.6%的學生群體認為音樂教學能從聽覺的角度培養學生能夠深入理解視覺審美理念的思想拓新,[2]還有利于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得到美的能力的創新。因此,學生通過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不僅提升了學生的音樂理論、音樂技能、音樂技巧,同時使學生的創新化思維得到了鍛煉。通過課程中的音樂能力培養,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借助全方位的美的形式表現拓展學生對美的創造能力,深化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擁有高標準的判斷水平和價值觀。
(三)深化創造水平
通過調研,有33.1%的學生認為音樂教學的開展有利于塑造學生在音樂中的思想創新,進而突破傳統思想束縛,使思維能力更加活躍。因此,音樂課的引入有利于培養學生從多方面的角度進行思維創新,并能充分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進而產生創造水平的飛躍,培養學生創新理念的拓展。另外,音樂的核心是通過對學生聽覺的影響,進而激發大腦潛能。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可以通過要求學生自行制作小作品的方法,不斷激發對右腦半球的開發。
(四)優化心理健康
通過調研,有69.2%的學生認為音樂能夠對人的精神理念進行慰藉,特別是有利于培養學生能夠在高強度的生活壓力中樹立堅持、忍耐、耐心的心態,使學生能夠在塑造音樂理念中深化積極的道德素養與精神素養。同時,在音樂教學中,通過音樂與學生的心靈產生交流,使學生在學習音樂中深入了情緒的表達方法與不良情緒的控制方法。且有數據證明,合理的音樂教育能夠緩解學生的病態心理,并在積極方向中得到矯正,有利于學生的正常心理導向發展。
(五)完善情緒調節
通過調研,有60.3%%的學生認為音樂公選課的引入能夠在面對心理問題中擁有良好的情緒調節水平,并能本著積極向上的心態擁有可創造性的樂觀心態、自主意識。并能通過音樂的本質對學生的心理產生慰藉,并不斷健全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因此,多元化的音樂課堂有利于當代大學生塑造完善的情緒調節能力,[3]并能根據高水平的情緒調節理念提高學生的心理抗壓水平,使學生能夠積極地應對社會挑戰。
(六)促進社交水平
通過調研,有37.3%的學生認為通過音樂教學能夠促進溝通水平,通過多元化的音樂教學,特別是基于不同環境的不同溝通方式,能夠在應對不同問題時采用不同的方式。
四、音樂公共課的完善建議
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音樂興趣和個人愛好作相應的調研,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深化學生的核心需求,這樣才能使情感教學融入音樂類公選課的教育之中。因此,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制定適合于學生音樂素養提升的音樂學習方法,[4]特別是基于在音樂的選擇過程中必須本著對視覺審美能力和聽覺審美能力的全適應發揮,進而培養學生對音樂理論的學習。
在教學模式的拓展中,教師必須本著與時俱進的核心理念,將現代化音樂的教學內容融入于情感教學的培養當中,使時代與音樂教學實現同步,并在過程中培養學生對音樂課程、音樂素養的深入,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五、結束語
培養學生音樂情感的建設能夠幫助學生更快地適應社會,并促進全面化的音樂素質、文化素質協同進步。因此,音樂類公選課的開展有利于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培養綜合素質,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走向社會。
參考文獻
[1]嚴昊旻,洪堅仁.大學音樂類公選課情感教學量表的研究——以福州某民辦大學為例[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13):148-150.
[2]楊為強.探究區域音樂文化在大學音樂公選課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5(12):181-182.
[3]李佩玉.關于提高高校音樂類公選課教學質量的研究[J].戲劇之家,2017(07):223.
[4]余靜.音樂教學在大學生情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J].音樂時空,2016(08):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