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平
【摘要】于19世紀誕生于歐洲的流行音樂,經過時間洗禮,發展至今,成為了現代人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為了當今音樂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種媒體平臺也不乏歡唱流行音樂的人。流行音樂本身因為符合大眾審美需求、緊跟社會文化潮流而被大多數民眾所喜愛。但在魚龍混雜的娛樂市場中,流行音樂的質量和演唱者的演唱實力也會被聽眾所質疑。因此,本文將對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進行一定的探討。
【關鍵詞】流行唱法;演唱技巧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流行音樂是一種都市化的大眾音樂,主要特征有大眾性、時尚性、新奇性、娛樂性、商品性、快速更替性、參與性、即興性。
一、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
(一)氣聲技巧
氣聲技巧,即氣息與聲音不按照常規的發聲狀態進行組合的形式。氣聲技巧在我國流行音樂的演唱中是極其關鍵的技巧。傳統唱法中,要求氣息和聲音要完整結合,要求演唱者的氣息沖擊聲帶時,聲帶要完全閉合發聲,這種聲音就是俗稱的具有穿透力的聲音。相反的是,在流行唱法中,由于演唱者需要在演唱的過程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因此,根據歌曲感情或歌曲風格的需要,演唱者有意識地使氣息與聲音不完全結合,在這種不像正常發音的狀態下發出的聲音,情感傳遞得會更加飽滿,同時也更有利于吸引聽眾。在某些歌曲中,我們也能感受到,歌手在開頭或者結尾的部分通常會運用氣聲技巧,開頭使用氣聲技巧在一般情況下都是演唱者想用感情打動聽眾,讓聽眾融入到自己的歌聲里;在結尾使用氣聲技巧,則是在力量展現的同時表達出演唱者柔美、深情的一面。這種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更有利于演唱者抒發自己的情感,并運用這種情感來打動聽眾,使他們能夠在一首歌的短暫時間內,全心全意地沉浸在演唱者的歌聲以及歌曲的旋律當中。
(二)混聲技巧
混聲技巧不僅被運用在傳統唱法當中,也一樣被運用在流行唱法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音域,也存在自己的換聲區,當人們在演唱超出自己音域的音時,會出現唱不上去、卡音等令人尷尬的現象,這時就需要混音技巧的幫助。混音技巧是指聲音通過頭腔的某個特定區域,使真聲與假聲相結合,混合后的聲音聽起來不會像生硬撕扯那樣讓人難以接受,也能達到歌曲本身要求的音域。許多歌手在演唱高音較多且音域較廣的歌曲時,為了欣賞效果和視聽效果,往往會選擇混聲技巧來讓自己的高音聽上去不會過于生硬,也不會由于生硬撕扯使得自己的聲帶受到傷害,同時,混聲技巧使得頭腔和胸腔共振,發出的聲音相對會更加得飽滿、洪亮,幫助演唱者更好地將自己的情感傳遞給聽眾。
(三)話筒運用的技巧
流行唱法最主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演唱者需要運用話筒進行演唱。話筒會幫助演唱者對聲音進行修飾、潤色、化妝,并且許多流行唱法的技巧,例如氣聲技巧、混音技巧、柔聲唱法、沙聲唱法等通過話筒會更好展現。其次,通過話筒演唱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演唱者在運用流行唱法的過程中因為采用自然聲而在音量、音色、咬字吐字的力度、發音等方面的不足。演唱者通過運用話筒進行演唱,可以將自己的情感更加有力地傳遞給聽眾。
話筒的運用也是有一定技巧的,不同的拿話筒方式都會影響演唱效果。因此,流行歌手在演唱流行音樂并運用流行唱法時,一定要正確運用話筒,根據歌曲的情感,演唱技巧以及演唱者想要傳遞的情感等及時調整話筒與嘴唇的距離和角度。當演唱者想要向聽眾傳遞較為柔和的感情時,要把話筒與嘴唇間的距離縮短,這樣能夠使歌手的情感傳遞更加情真意切;而當需要演唱高音部分時,則要把話筒與嘴唇間的距離縮短,這樣會避免高音時產生噪音營銷歌曲演唱效果;而在直音演唱時,則根據情感需要、咬字吐字等隨時靈活的調節話筒與嘴唇之間的距離,這樣既可以給聽眾一個良好的視聽享受,也可以彌補演唱者在發聲技巧方面的欠缺,使整個歌曲的表演更加完美。
二、流行唱法的特點
在流行唱法中,呼吸系統的靈活性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呼吸系統的靈活性指的就是人要一直保持呼吸器官的興奮狀態并充滿活力。且在流行唱法中,氣息的運用也為針對不同風格、不同節奏的歌曲被分為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快吸慢呼三種形式。共鳴腔體和聲音位置也是在流行唱法中需要注意的兩個特點。
三、結語
流行歌曲既然已經成為人們精神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就應該更加認真地對待流行唱法,去培養真正熱愛流行音樂,愿意學習流行唱法的人,這樣才能使得我國的流行音樂發展得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馮文鸝.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及演唱特征探析[J].藝術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