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云鳶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網絡教育資源共享提供了便捷條件,音樂教育資源共享促進了城鄉音樂教育的均衡發展。通過與農村小學合作,建立網絡教學資源共享交流平臺,量身制作豎笛教學課件,設計符合非專業教師的速成培訓、“小教師自主合作、分級教學法”。通過三年課題實驗,三年自主教學,農村非專業教師豎笛教學取得了成功。
【關鍵詞】教育均衡;網絡教育資源共享;非專業音樂教師;六孔豎笛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網絡教育資源共享提供了便捷條件,音樂教育資源共享是降低開發成本、優勢互補、提高城鄉音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由此帶來的城鄉音樂教育合作將促進本地區音樂教育均衡發展。
本地區農村小學多媒體教室已配到班。硬件改善對軟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軟件的不足凸顯出本地區小學音樂教育發展的軟肋。研究發現,小學音樂專業教師嚴重短缺和音樂教學資源不足是關鍵。欠發達地區存在師資引進難和專業教師流失的雙重困難,非專業教師兼職音樂課是長期、不得已的計劃。本人與農村小學合作,研究如何利用網絡資源搞好農村小學器樂(豎笛)教學,試圖通過以下方面的研究獲得幫助農村小學非專業音樂教師搞好農村小學器樂(豎笛)教學的經驗和認識。
一、農村小學器樂教學以六孔豎笛為突破口
固定音高樂器教學能幫助小學生建立音高概念,加強音準感,掌握與識譜相關的音樂知識。教學專業性強、難度大,在農村啟動難。但初級六孔豎笛指法固定,吹奏技巧低,知識含量少,對學生悟性要求不高,教學難度小,適合非專業音樂教師教學。
二、城鄉共享豎笛教學資源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欠發達地區的城鄉,網絡教育資源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作為校際間的合作,限于時間和資金,網絡教育資源建設只能因陋就簡。
(一)根據資源容量選擇儲存、上傳、下載點
通過學校的網站、郵箱共享教案和小型課件,通過Q Q快速傳輸大容量資料(3G以內的),通過網盤存儲和共享大容量資料(高達10G),保存安全可靠,設定密碼,下載方便。
(二)制作適合非專業教師的六孔豎笛教學課件
1.網絡上現成的直接拿來用
網絡上可以下載的資料還是蠻多的,制作課件時可以參考網絡下載的免費六孔豎笛課件, 編輯教案時可以參考網絡豎笛教案 ,還有豎笛教學歌譜、圖片,豎笛指法表,六孔豎笛視頻、音頻等。
2.網絡沒有的自力更生
量身制作農村小學教學課件。
(1)六孔豎笛教學課件
以網絡免費豎笛課件為基礎(免費課件粗糙,缺少真人示范),找學生拍照,制成ppt課件,人物姿勢、動作一目了然,免去了單純文字的抽象理解,適合非專業教師使用。
(2)制作豎笛發聲教學課件
利用電腦音頻制作軟件cool edit pro 2.1錄音,ppt中配上豎笛動畫,能直觀地看見豎笛,聽見豎笛美妙的聲音,減輕非專業教師的工作量,增加了學生的聽覺訓練。
(3)錄制豎笛教學視頻
錄像機錄制豎笛教學過程,用premiere或會聲繪影視頻制作軟件進行編輯,把豎笛教學的要點分類制作在一起,方便非專業教師學習。
(4)微信和QQ視頻聊天功能的使用
教學中出現了意想不到難題,往往非專業音樂教師會覺得無助,為了快速解決問題,樹立信心,可以通過微信或QQ視頻聊天及時交流情況,立即處理。
三、如何快速選拔、培訓非專業音樂教師
(一)快速選拔非專業音樂教師
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的普通教師,都能勝任豎笛教學。
(1)音準調節能力;(2)基本的樂感,含節奏感、強弱感、音高感;(3)有課堂教學經驗。通俗點說,一個有教學經驗、能唱準一般歌曲的教師就算合格了。這個準入條件不能高,因為農村小學每班需配一名非專業教師,需要量大。事實上,農村小學大部分教師具有中師學歷,接受過較系統的音樂知識和鍵盤樂器教育,都是符合的。學校領導運用此法選拔非專業音樂教師反響很好。
(二)如何快速培訓非專業音樂教師
由于城鄉往來不便,快速培訓非專業教師才能推廣豎笛教學。容易的事,大家才樂意做。初級豎笛培訓僅需一個半鐘,以下是非專業教師的培訓要求。
培訓的內容:小學第一學年的學習量。
要求:豎笛學習1-4級(1級:七個音的唱名;2級:七個音豎笛指法;3級:《瑪麗有只小羔羊》4級:《閃爍的小星星》)。
時間:一個半小時。
結果:三位教師均能視譜,連貫吹出。
一般情況,教師會吹就會教。主科教師不會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研究豎笛教法,把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注意事項、解決辦法、教學過程等制成容易掌握的教學課件和視頻資料,用最少的時間,高效的辦法提高他們的豎笛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就像教師說的“課件做的真好!好學生一看就會,學生對豎笛學習有強烈的興趣,我們也快樂、值得”。
四、小學非專業音樂教師如何進行豎笛教學
(一)自主、合作、探究教學中,利用“小教師”分擔教學壓力
非專業教師有本職工作,難以付出更多精力在教學上,但豎笛一對一的教學模式是最好的方式。教師上課10分鐘,學生“互教”30分鐘,合作教學時,教師只需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回答學生的問題,工作量大大減少。
(二)課堂教學中“管與教”的統一
小學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學習能力差,“小教師” 教中管和邊教邊管,一個樂教,一個樂學(也樂“被管”)。邊學邊“被管”,管之于無形,學到了才會覺得“被管”的值得。教師不用操心紀律問題,課堂活躍而有序。
(三)“考級法”在教學中運用
豎笛吹奏水平由悟性和練習時間決定,悟性決定學習效率,時間決定熟練程度。水平高的學生,每天練習時間不低于30分鐘,大部分農村學生家中缺乏練習環境和氛圍,學生豎笛水平相差較大,因此,必須進行分層教學。“考級法”是分層教法的一種類型。“考級法”是把豎笛水平分成1-8級,通過高級別幫低級別,先進帶后進,達到通過榜樣的作用調動學習積極性,通過高教低的“小教師”一對一的作用,進一步增強學習信心。高級學生的技能在互教中得到鞏固,也培養了教的樂趣,使得再高也不會喪失繼續提高的動力。低級由于受到“小教師”的幫助,水平得到提高,學習興趣不斷提升,再低也低不下去,豎笛教學整體進步明顯。符合新課程標準理念―重視音樂實踐的要求,在合作中啟發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掌握認知手段,提高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考級法最成功的地方是解決了學習“釘子戶”。研究發現“考級法”幾乎融合了新課程標準的所有理念,受到了師生的歡迎。
五、穩定現有非專業音樂教師隊伍,挖掘“潛在專業教師”
初級六孔豎笛所包含的音樂知識和技能是有限的,適合非專業教師教學,當豎笛教學形成氣候,教學和吹奏水平會不斷提高,如能采取措施穩定住現有的非專業教師,把潛在的高水平的豎笛“專業教師” 挖出來,培養成為小學豎笛教學的“種子”,“種子”就能帶動整個學校提高豎笛教學水平。
網絡豎笛教學資源的共享,培訓的簡易化,使得城鄉豎笛教學可以處在同一個水平上,從而促進了城鄉音樂教育的均衡發展,但要想城鄉音樂教育可持續發展,必須穩定音樂教師隊伍(專業和非專業),否則就像“狗熊掰苞米”,這邊進,那邊出,只能回到從前。
參考文獻
[1]侯建軍.網絡教育資源建設與共享[J].中國遠程教育,2004,3(12S):32-34.
[2]張茂聰.教育均衡發展:素質教育實施的保障[N].北京:中國教育報網絡版,201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