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培珍
[摘 要] 建立優質農業推廣模式可以更好地推進農業技術進入全新的平臺,盡快達到農業推廣所要求的目標。我國是農業大國,更是農業人口大國,因此,開展農業推廣意義更加深遠。綜合呼和浩特職業學院農業推廣案例分析,形成了符合我國高校農業推廣的基本措施。
[關 鍵 詞] 農業推廣模式;職業學院;特色科技示范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2-0084-01
一、加強多渠道農業推廣經費籌措
針對呼和浩特職業學院開展科技農業推廣,實際效果的優劣直接受經費水平的影響。經費投入比重不足,或者出現重視度不足,即使呼和浩特職業學院中的農業推廣技術模式再好,也無法獲得真正可以滿足人們需要的結果。因此,在農業發展道路問題上,如果出現問題,則必然會減緩發展速度,延緩發展過程。從經費來源角度分析,除了努力爭取過的國家財政方面的資金之外,更加應當積極爭取地方財政資金,同時也應當與社會非政府組織、企業之間保持良好關系,獲得資金與各方面的支持。
二、建立健全農民培訓教育體系
結合我國現階段發展“三農”的情況,從呼和浩特職業學院角度分析,教育是本職工作,農業推廣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提高農民可序而文化素養。
1.呼和浩特職業學院積極參與教育培養。對縣鄉鎮村的農業干部都集中到學校并采取有效的農業科技管理,同時也需要對政策形勢以及相關內容進行系統性培訓。這樣才能夠真正為農業發展提供專業技術人員,幫助農民掌握關鍵技術,并能夠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更好地使用與傳播各項技術。
2.田間地頭培訓工作開展。田間地頭作為農民的勞動場所,農民在這里才能夠獲得自由,培訓效果也才更好。針對農業生產季節方面的特點,并在農業生產的關鍵節點,召集農民采取現場技術示范。通過這種方式,實現農業與農民的面對面技術傳授,并能夠更好地解答農民困惑。
3.不斷加強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培養。對農業生產中的關鍵技術與重要環節制作成為影音資料,并通過農業產點網絡服務形式播放,農民則能夠結合自身時間確定基本的信息技術掌握情況。
三、構建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
如何提高高校農業社會服務工作效率,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真正促進我國農業社會可持續發展,才是應當解決的主要問題。
通過分析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實際情況,形成農業高校處于主導地位,基層農業科技實力為基礎,涉農企業與相關組織形式作為重要參與力量的推廣服務模式,這更加符合現代農業發展需要。農業集約化生產水平提升以及市場經濟的長驅發展,促使涉農企業以及集體合作形式的組織生產等都表現出全新的生機與活力。呼和浩特職業學院組織形成的推廣模式正是結合了基層農業推廣力量,不斷推進對農業新品種的推廣工作,提高新技術手段的應用范圍,促使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提高。農民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效益提升。對原有推廣模式進行創新,更多吸收多元組織形式,形成新型推廣力量共同參與的網絡結構,還需要能夠與市場之間彼此適應,只有這樣才能夠走得更遠。
四、加強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內部改進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應對各試驗站進行組織管理體制的改革,對各試驗站的科技人員實行統一管理,推廣人員不再受其原屬學院的行政管理,而將其統一劃入新成立的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進行統一管理、統一安排任務,以便于行政管理與業務管理的統籌安排,使科技推廣人員能夠更好地從事科技推廣工作。
針對呼和浩特職業學院試驗站目前科技推廣隊伍的科研素質以及業務素質普遍低下、老齡化問題嚴重等問題,學校應改革推廣人員聘用體制,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以及中青年骨干到試驗站從事科技推廣工作。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
1.提高待遇,出臺更優越的政策鼓勵更多的科技人員參與到推廣一線中。在科技推廣人員的聘用上,范圍不再局限于校內,而應該面向國內外進行公開聘用。
2.對目前處在推廣崗位上的科技人員進行高水平的科研素質以及業務素質培訓,并采取競爭上崗的方式重新應聘。
3.創造優越的條件,吸引更加優秀的中青年骨干來試驗站投身到科技推廣工作中,改善試驗站科技推廣隊伍的年齡結構。
五、加強區域特色科技示范
結合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在加強區域主導產品科技示范方面可以有效實現農民增收的模擬經驗,高校在對農業進行技術推廣的過程中可以真正實現農業增效與增收。
因此,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
1.建立示范基地,結合農業區域條件和生態特點以及產品特色打造區域主導型產品,形成規模,以此提升產品本身的沖擊力。
2.結合實驗基地作為基本點,為農民提高收入水平需求,進行相關新產品等的實驗,促使農民能夠在生產過程中更好地掌握相關手段與知識。
3.構建示范樣板,形成標準化的樣板能夠讓農民發現并模仿,從而帶動農民自主學習,進一步提高農民生產科學化水平,真正提高農民競爭能力。
4.著力打造實力品牌,能夠對農民形成品牌提供幫助,不斷提升農產品等所具有的附加價值,促使農民都能夠得到實惠。
5.不斷擴大農民中的各種組織形式,促使農村地區及農民可以實現市場化與公司化發展道路,提升農民的市場競爭意識,讓農民的產品擁有良好銷路。
參考文獻:
[1]耿秀琴.培養農業科技園區的制約因素與對應策略[J].科技經濟導刊,2017(10).
[2]秦明,李大勝,李勝文.基于演化博弈的農業科技資源共享策略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