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傳國

[摘 要] 職業教育“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的大力推進,將從多維度改變職業教育系統結構和現有師生交流互動方式,網絡空間的互動將引發教學模式的改變,職校師生通過網絡空間進行教學、學習,最終實現“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
[關 鍵 詞] 三通工程;網絡學習空間;職業教育;師生互動;學生空間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134-02
教育部在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要大力提升“網絡學習空間”應用規模,職業學校“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要求全體在職在崗的專業課教師和學生都擁有自己的網絡學習空間。職業學校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的推進,將引發大規模的教育教學模式的改變,人人擁有“網絡學習空間”成為職業教育的一種共識。而“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是“三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校學生充分利用網絡空間學習,提高學習效果和學習能力是終極目標。
一、職業學?!熬W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現狀
(一)技術的發展
隨著電腦硬件技術的成熟和網絡帶寬不斷提高,手機、平板等不斷更新換代,Word文本、圖形文件、音頻和視頻資料等各種不同的數據由最初的存儲到電腦、刻錄到光盤、U盤、大容量移動硬盤,發展到發送到郵箱、云盤、個人空間存儲;從用計算機寫教案、做課件,從互聯網下載軟件,用QQ、微信、電子郵件教學交流,在微博發表文章等最初的應用,到現在的網絡空間里教師個性化的教學空間、學生自己的學習空間;在教學上,從傳統的黑板教學到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教學,再到網絡視頻教學,如今發展到網絡學習空間教學,每次技術的進步和觀念的變化都帶來了便捷。
(二)“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對職教的影響
“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推廣使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管理、整體的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引起了思想的變革。管理者、教師、學生在指定的網站或校園網上創建和注冊一個實名制的學習空間,從而推動了網絡空間技術融合到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教學過程中引入空間技術,增加了學生和老師的聯系互動的模式,更容易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利用空間進行教學的方式改變了職校學生被動接受學習、不感興趣的局面,促進了教師教學理念和學生學習理念的變化。網絡空間教學為職校教師教學改革開辟新的領地,在網絡學習空間可以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宏觀把握,及時指導,減少了錯誤,從而順利促進教學目的的實現,提高了教學效果。利用網絡空間進行教育教學,使教師評學、學生評教的方式更加有針對性,職能部門的教學管理更加便捷、教與學評價更加合理,信息傳遞速度加快,教育教學管理的效率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利用網絡空間進行教育教學管理,能夠及時地發現教師和學生遇到的問題,從而推動職能部門快速解決問題。被監督的教育將一直高效地運行著,這是網絡空間技術帶來的全新管理模式,好的管理將會產生好的學校。
二、快速推進職業學校“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
(一)建立校長實名制空間
職業學校如何快速推進職業學?!熬W絡學習空間人人通”,調動老師的積極性至關重要。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只是第一步,充分利用網絡學習空間才是最終目的。
從職能部門和管理層來說,及時準確掌握學校一些熱點、焦點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校長和各職能部門都有自己的網絡的空間,學生可以很方便地給任何人發私信,反映學生遇到的各類問題。比較常見的有一卡通丟失及被盜用問題、洗澡熱水計費問題,學生就可以通過網絡學習空間跟校長和各職能部門反映。網絡空間的私信很簡單,有問題就可以通過空間進行提示、指導,從而迅速得到解決。
校長實名制網絡空間提供了一個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有效溝通的平臺,一旦有了這個平臺,教師和學生反映問題、解決問題的速度和效率將會更及時、高效。因此,在職業學校建立校長實名制的網絡空間,學校里大部分的“疑難雜癥”就會在校長網絡空間這個平臺得到解決。
(二)推進教師利用網絡空間進行教學和教育管理
利用網絡空間進行教學是課堂教學的一場革命,對教師應用網絡學習空間教學來說,首先要做好網絡空間課程的各項資源建設,其次要結合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借助網絡空間技術,對網絡空間教學進行模式挖掘,形成自己個性化的教學空間。
教學資源的核心是課程標準,職業學校專業性較強,各專業課程標準各異,但是課程標準必須是基于以學生為本的培養方案,所以在建立課程標準的時候要跨校、跨地區進行交流,還要借鑒各大型有知名度的企業,確立專業基礎課程和核心課程,打散傳統的課程標準、重構更科學的課程標準。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進行總結,利用教師網絡空間形成各種新的知識和能力點,碎片化傳統教學章節,重構新的課程標準。
對職業學校教師和教學管理方面利用網絡空間學習人人通進行教學應多角度進行鼓勵,比如,在職稱評審、各類比賽、教研成果認定等方面加以支持。教師的創造力是無限的,有了足夠的政策,教師就會有無限的熱情進行網絡空間課程開發,就會有高質量的空間課程資源。
(三)提高學生利用網絡學習空間學習的能力
網絡空間學習反轉了傳統的枯燥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通過網絡空間進行學習,現在的課堂只需和老師交流空間學習遇到的問題和難點,完成個性化作業。利用網絡空間進行學習,讓學習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打開老師空間,喜歡閱讀的看文字,不喜歡閱讀的看微課,作業不必立即做,在老師指定的時間提交就可以了。構建成理想化教學新模式,喜歡學,學得會,時時學,有任務,有空間資源,網絡空間的交互式教學提高了老師教學效果,提升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三、網絡學習空間與數字化校園的有效融合
網絡學習空間可以利用類似于世界大學城的開放的第三方云空間,也可以利用職業學?,F有的數字化校園。第三方的平臺方便、易用,但是缺乏本校、本地區的特色。對一些擁有自己先進的數字化校園的職業學校來說,建立本校特色的網絡學習空間就顯得尤為重要。下圖給出了網絡學習空間和職校現有數字化校園融合的一個案例,不同學校的數字化校園環境不同,融合的方式也不盡相同,需要專業的公司和相關的專家共同探討、論證。
四、應用網絡學習空間教學基本步驟
教師通過網絡空間進行教學一般需要三個步驟,課前準備,課堂教學和課后學習,這三個步驟的基本內容,大體總結如下:
(一)課前準備
1.搜集、匯總、制作本節課的資源,如PPT、微課等。
2.制作本節或本知識點的任務單并在空間發布,通知學生在課前做好學習準備。
3.利用網絡學習空間與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4.對部分學生單獨進行指導和提示。
(二)課堂教學
1.教師按照提前制作的任務化表格教案進行授課。
2.教師在課前給學生提供需探究的問題。
3.和學生探究課堂的重難點,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4.利用網絡空間資源進行輔助教學,找出易錯的地方。
5.進行課堂檢測。
(三)課后學習
1.布置拓展任務,依托網絡空間平臺,檢測學生任務完成情況。
2.在網絡空間點評學生作業、創意、創新作品。
3.學生將作品發布網絡學習空間,然后進行自我評價,小組互評、班級互評。
4.企業專家對優秀的、有創意的作品進行點評。
職業學校的專業課程很多,不同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不同,下面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網絡空間的教學方法做探討。
《計算機應用基礎》整個課程體系由兩大塊組成,計算機基礎知識和Word、Excel等上機操作。對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講起來比較枯燥。利用網絡學習空間,可以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比如,計算機概述:課前上傳教學資源,學生在線學習,布置一定的練習讓學生完成;課堂上引導學生構建完整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框架,教師以互動方式對學生進行答疑和指導;課后在網絡學習空間發布課下作業,利用作業互評功能實現學生間、教師對學生、第三方的評價。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從而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網絡學習。例如,利用網絡空間的在線學習平臺,讓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在網絡學習空間上傳硬件系統圖片、完整的裝機過程視頻等教學資源,采用分組的教學模式,促進小組共同完成硬件系統的學習,寫出學習總結報告,最后完成師生、學生間互相評價。對Word文檔的編輯,職校學生在初中已經學習了信息技術課程,已有一定的操作基礎,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案例,讓學生自己實踐,完成任務,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尋求老師幫助。不同學生因為基礎不同,他們的學習進度會有所不同,例如,Word文字處理軟件,對學優生,他們完成文字編輯、表格操作速度很快,教師可以多提供一些復雜的案例,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讓他們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五、小結
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教學過程,教師是一位引導者,指導學生利用網絡學習空間進行有選擇的學習,教師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教學內容,網絡學習空間會完整地記錄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教師傳授的除了知識以外,更多傳授的是學習方法,這也是智慧教學追求的目標。
當然,網絡學習空間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是一項完整的系統工程,需要宏觀設計。網絡學習空間的建設是基礎,更重要的是應用,改變教師教學觀念和學生的學習模式是難點。廣泛的空間教學、交流,帶來管理的解放、教師的解放、教學效果的提高,最終受益的是一群人,所以,學校推動網絡學習空間會讓教師水平提高、學生成績進步、學校知名度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慧.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智慧教學設計與實踐探索[J].中國電化教育,2016(11):87-93.
[2]祝智庭,賀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電化教育研究,2012(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