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晶晶 郭慧 鄧良志
[摘 要] 在就業指導下對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進行研究,能夠有效提高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質量。基于此,對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現狀進行研究,并對就業指導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方法進行具體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培養與當今社會相適應的人才、加強對職業素質的培養以及構建培養信息平臺三方面內容。
[關 鍵 詞] 就業指導;職業素養;信息平臺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2-0169-01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各個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多,但是實際卻出現就業難的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人才培養過程中沒有進行有效的人才培養,造成最終培養出的人才并不符合當今社會對人才的標準,進而出現就業難的情況,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對目前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一、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現狀
目前我國在對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教學方法單一。大多數學校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只重視對專業知識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學習專業技能知識,對職業素養方面知識的了解卻少之又少。這種人才教育方法,雖然能夠培養出高技術的人才,但是卻不符合當今社會以及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專業知識水平固然重要,專業知識決定是否能在這個崗位工作,而職業素養決定是否能在這個崗位長期工作下去。隨著時代以及企業的發展,就業人員如果缺乏職業素養,則很難長期穩定地發展下去。
第二,學生對職業素養的重視程度不夠。大多高職學生認為只要學好專業技術,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完全忽略了職業素養的重要性。這種情況也就導致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雖然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職業素養,導致工作效率始終無法提高,進而被逐漸發展的企業所淘汰。由此可以看出,導致我國高職學生缺乏職業素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對其進行完善的過程,要從多個方面進行[1]。
二、就業指導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方法
(一)培養與當今社會相適應的人才
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時代以及企業對人才的定義發生了明顯變化,人才不僅僅需要掌握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只有這樣才符合當今時代對人才的定義。如今,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類型,所以學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要進行適當的改變。如今,在實際工作崗位中,大多數人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但是卻嚴重缺乏對工作的積極性以及工作熱情,甚至缺乏責任心以及耐心。由此可以看出,學校要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進行足夠重視。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相互結合,并將該種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可能發生的問題演示出來。另外,最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為人處世的方法,因為在實際工作中,最終的工作發展不僅僅取決于專業知識,更取決于人際交往能力以及為人處世的方法,告訴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只有對工作保持較高的熱情以及耐心,才能夠對自身水平進行不斷提升,保證自己不被社會所淘汰。
(二)加強對職業素養的培養
對職業素養進行有效培養的方法就是將理論知識與職業活動相互結合,職業活動主要包括職業素養以及實際動手能力的應用兩方面內容。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學校主要將實踐動手能力作為主要教學目標,造成最終學生無法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因此,學校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同時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重點培養。另外,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對當今社會的就業形勢進行分析,其中主要包括企業未來的發展形勢以及當今企業對人才的標準等。以醫生這個職位為例,醫生除了要擁有精湛的醫術之外,還要對病人有足夠的耐心以及較強的應變能力,面對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能夠及時解決。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在實際工作中取得穩定的發展,就要對自身職業素養的培養進行足夠重視。
(三)構建培養信息平臺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學校在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培養的過程中應該采用先進的教育手段,其中建立培養信息平臺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教育手段。例如,平臺管理人員可以在該平臺中定期發布職業素養培養的重要性以及培養方法,使學生在潛意識中認識到職業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另外,在該平臺中與學生進行互動,了解到學生對職業素養培養的真實看法,在建立平臺的過程中可以設置意見反饋版塊,學生可以將自己對職業素養教學中的意見發表上去,相關管理人員可以將其中有價值的意見進行采納[2]。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職業素養的關注度逐漸提高,如何對其進行有效培養,成為有關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通過對提高職業素養培養質量的方法進行研究發現,對其進行研究,能夠有效提高職業素養的培養質量,同時促進學生的發展。由此可見,對職業素養的培養方法進行研究,能夠為今后職業素養培養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謝紅桂.就業導向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探討[J].好家長,2016(33):201.
[2]李科舉.從就業導向分析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措施[J].理論觀察,2016(11):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