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善華 秦浩然
[摘 要] 隨著“互聯網+”的深度發展,石油企業需要越來越多的員工掌握信息技術,推動石油企業持續向前發展。通過研究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對石油企業員工的影響和發展,探索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教育策略,能提升石油企業員工素質,促進石油企業的發展。
[關 鍵 詞] 信息技術;石油員工;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2-0185-01
一、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重要性
由于信息化、智能化技術的普及和應用,石油員工所在的社會環境、工作環境、技術環境和信息環境日益數字化和多元化,石油員工在學習、工作和生活過程中所面臨的信息實踐活動日益繁多和復雜,我們需要持續不斷地提高石油企業員工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一)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石油企業員工必備的素質
石油企業員工所具有的奉獻、激情、活力、創新意識、知識結構體系等有效地保障了石油企業的可持續發展[1]。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石油企業的各個領域,推動了油田發展,人們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利用信息進行生產、管理和服務,成為人們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
(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石油企業員工鑒定工作的需要
職業技能鑒定是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專門以職業技能為著眼點的考試,是對勞動者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進行的考核鑒定。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石油企業員工隊伍的素質又有了新的要求,在考核項目上,增加了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石油企業員工,無論什么行業、工種,在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中,都要對石油企業員工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進行認定,看是否掌握了文字處理、數據處理和桌面演示等知識,掌握的程度怎樣,是否達到了鑒定要求。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已經成為石油企業員工定級晉級的一項技能鑒定內容。
(三)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石油企業員工發展的需要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低碳綠色能源的需求,都對油氣資源企業提出了新的標準,需要引進更多的新技術。如,石油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實現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O2O業務、大數據等方面的技術應用;與通信科技公司合作,利用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為石油企業打造智能油田、智能煉化、智能管線、智能銷售等業務。
大數據、數字化、“互聯網+”、物聯網等,代表著開放、先進與科技創新的方向,這些新技術的引進和運用,使石油企業員工面臨的技術挑戰越來越大,對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也要求我們持續不斷地對石油企業員工進行信息技術能力教育,促進員工的持續發展,不斷增強石油企業的生命力、發展潛力和可持續能力。
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教育策略
(一)信息技術基本能力教育
信息技術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計算機基本知識、操作使用方法和計算機在各個領域的應用。通過學習掌握信息技術概念、使用方法,具備通過企業網獲取信息、組織和發布信息的能力以及辦公軟件的運用能力,養成良好的網絡道德和行為習慣,建立信息意識和網絡安全意識。內容包括計算機文化基礎、文字處理、電子表格、演示文稿制作、圖像處理、網絡應用等;課程設計為初級、中級和高級;針對不同的對象確定不同的學習難度和方法,通過學習,掌握基本信息技術。
(二)案例式能力提升教育
對具備一定軟件操作基礎的石油企業員工,為了增強應用技術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采用案例式教學方法。在教師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需要,匯集應用軟件的多個功能,結合工作實際,設計出具體案例,對案例進行討論、反思和實踐,學習者在完成具體案例之后掌握所包含的操作技能,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在進行案例式教學時,根據專業、工種、年齡和對象的不同,采用不同案例內容和形式,注重專業性、綜合性、針對性、現實性和發展性,最大限度地滿足石油企業員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生產、管理、服務和專業發展的能力需求。
(三)項目式綜合能力教育
以解決生產技術問題為目標,以項目為載體,把信息技術能力與工種領域實踐運用緊密結合,注重教學理念和學習方式的巧妙設計,注重體驗和參與。項目針對不同的石油企業員工群體,設置了不同種類的課題。每個項目緊扣生產實際需求,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通過完成項目切實解決生產技術問題。培訓教育過程中在給予學習者創作空間的同時又能夠提供細致的關鍵技能支持。信息技術能力培訓項目以生產實踐能力為核心線索,經過反復訓練和自我反思來了解對知識的掌握過程,通過引導和啟發,思考生產實踐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案,強調知識內化,將所學轉化成生產實踐應用行為。
通過信息技術基本能力教育、案例式能力提升教育、項目式綜合能力教育,開闊石油企業員工眼界,變革理念,形成思維能力、設計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聚集具體應用,尋求解決方案,完成具體生產實踐任務,實現信息技術與生產實踐的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
王瑞華.石油企業文化創新建設與青年員工素質提升的互動關系[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