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錄
[摘 要] 伴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全面鋪開,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也在不斷地進行變革。實踐證明,一個不具備強健體質的大學生,是無法勝任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任的。所以,加強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是非常緊迫的。專門對如何在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中進行激勵式教育進行思考。
[關 鍵 詞] 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激勵式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114-01
體育教學在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促進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呢?本文基于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改革這個角度,對激勵式教育在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展開了探討,并提出了相關建議與對策[1]。
一、職業院校中的體育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許多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仍然按照原有的教學模式慣性發展,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所以,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2]。通過相關分析,我們認為現階段職業院校中的體育教學具有以下弊端:
(一)學生大多對田徑項目不感興趣
目前,絕大多數學生在體育方面的興趣主要集中在足球、籃球等球類項目上,而對長跑、短跑、跳高、跳遠等田徑項目缺乏興趣。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田徑項目較為枯燥,也不容易從中收獲勝利和喜悅的“快感”。而一些體育教師知道學生的這個特點,也往往過于“遷就”學生,導致田徑教學淪為走形式。
(二)體育教學缺乏明確的目標
目前,在不少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處于較為“邊緣化”的地位。不少學生常常認為學會專業課就可以了,至于體育方面不過是“點綴”而已。一些體育教師也常常覺得自己處于“邊緣化”的地位,從而對教學并不用心,在教學中得過且過,對教學方法很少進行思考和改進,長年沿用較為落后的教學模式。這導致教學中缺乏明確的目標。而這也帶來一個“副產品”——學生往往認為上體育課的目的就是通過最終的單科畢業考核。
(三)學生缺乏積極性
前面說過,體育課在不少高職院校處于“邊緣化”的地位,導致教師并不用心教學,學生也沒有明確的目標進行體育課的學習。因此,不少高職大學生在上體育課時常常缺乏積極性,有的甚至在體育課上遲到、早退、缺席。由于學生缺乏積極性,導致一些教師在教學時也常常缺乏積極性。
二、激勵式教育在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要想在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有效地運用激勵教學法,體育教師需要不斷地加強學習,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那么,我們應當怎樣將激勵式教育有效運用在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呢?
(一)制訂科學的教學目標
沒有目標的教學是盲目的教學。在開展教學之前,我們一定要制訂科學的教學目標,然后以目標為導向開展體育教學。
在制訂目標時,我們要注意以下原則:(1)近期目標與遠期目標相結合的原則。也就是說,我們不僅要制訂本學期、本學年乃至整個高職體育的教學目標,而且還要設定學生遠期應當達到的目標。比如,學生在整個大學體育學習過程全部結束后,應當達到怎樣的目標?學生在畢業一年后,兩年后……分別應當達到怎樣的目標?(2)因材施教原則。也就是說應當根據不同學生群體的具體情況,客觀地設置教學目標。比如,有的學生體質較差,那么教學目標顯然就不能設置得太高。(3)設置體育課的德育教學目標,把德育融入體育教學中。
在設置了明確的教學目標之后,我們就可以針對具體的目標來設立合理的激勵方案。在教學當中先從小目標的激勵開始,再一步步地逼近遠期的目標,更遠期的目標……并使學生在通過有效的激勵實現教學目標的同時,提高其身體素質,培養其耐力與爆發力。比如,關于籃球教學,我們首先可以把教學過程化整為零,然后根據不同階段,對不同的目標加以落實,最后完成整體的教學目標,使籃球的教學計劃得到實現。
(二)課堂教學中注重對田徑項目的激勵
前面說過,田徑項目常常是令學生不感興趣的教學項目,因而也應當成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重點激勵的項目。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讓學生愛上田徑項目,主動學習田徑項目。
對此,我們在教學中,應當把田徑項目進行分解,使枯燥的項目化整為零,變為具備趣味性的一系列動作,以提高教學過程的趣味性。比如,在跳遠教學中,我們就可以在預備、起跳、落地這些步驟中,使用激勵的語言,為學生加入一些帶有趣味性的語言進行激勵。這樣,那些看似“枯燥無味”的田徑項目就可以變得趣味盎然,讓學生不再感到索然無味。尤其是對那些對田徑運動缺乏興趣的學生,更是要加強激勵。
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引入激勵式教育的機制,是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此,我們要積極對教學方案進行思考,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合理地運用于教學中,使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實現飛躍,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他們的耐力和爆發力。
參考文獻:
[1]王曦.激勵式教育在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意義探討[J].運動,2016,5(20):98-99.
[2]陸永寬.淺析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新思路[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2(28):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