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元照
[摘 要] 就微課(視頻)在職業健康與職業安全課程教學中應用的相關問題,以“心肺復蘇術”章節為例,從微課應用的必要性,微課在教學情境創設、流程設計方面的應用,微課在設計制作環節的教學價值,微課的應用場合,微課的應用效果幾個方面對微課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 鍵 詞] 微課;課程教學;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175-01
職業健康與職業安全課程是旅游管理專業的公共基礎課程,課程目標是使學生熟悉職業健康與安全相關法律法規,掌握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方法、事故預防與風險控制措施、事故應急救援和善后流程等,培養學生在職場中保護自身和他人的職業健康與安全的能力。課程授課對象是中職三年級的學生,學生已經養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對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接受能力比較強。他們思維比較活躍,表現欲較強,喜歡動手操作實踐的課程內容,但對理論講解缺乏興趣。
一、微課應用的必要性
在職業健康與職業安全課程的“心肺復蘇術”章節中,由于心肺復蘇的各個環節和操作要領專業性較強并且不能用真人演練,受場地、器材和課堂教學學時安排所限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等因素的影響,采用傳統課堂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學生仍然很難完全正確地掌握教學內容。制作微課就是用于幫助學生課前、課中和課后自主學習相關內容,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和效率,全面、準確地掌握心肺復蘇術的操作流程和動作要領并實現教學流程的標準化、規范化。
微課可以采用多種視角和數字化教學手段呈現教學內容,實現了教學流程的規范化,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符合此年齡段青少年的認知特點。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也突破了教學難點,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知識點、落實教學內容相關的操作流程和動作要領。微課應用場合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以在課前、課中、課后使用,能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微課在教學情境創設、流程設計方面的應用
微課需要選擇合適的素材以設置適當的教學情境。比如在心肺復蘇章節教學中,微課通過創設某個人物的心臟驟停情境,從人物心臟驟停出發提出問題,分析心臟驟停的原因及后果,引導學生思考應對措施。在微視頻中切入事故、災難場景和心肺復蘇的電影片段,分析救護任務,引出學習目標,學習掌握心肺復蘇術的操作流程和動作要領。
微課中還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創設虛擬任務,把教學任務呈現給學生,以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圍繞教學目標實施教學活動。
微課可以采用多種視角和數字化教學手段演示教學內容,以幫助學生準確掌握教學內容涉及的操作流程和動作要領,實現教學流程的規范化。
職業健康與職業安全課程相關的教學內容專業性強,微課內容設計上還需要注意與時俱進、實時更新。
三、微課在設計制作環節的教學價值
師生可以共同制作微課,學生能從中更多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突出以生為本,以提升其學習的主體意識,分享學習的快樂,拓展學習的能力,感受自身的價值;激發解決了分層次教學的問題,實現教學的個性化,延伸了教學的時間與空間。
在微課設計制作環節可以貫徹、實現理實一體化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參與攝制、學習微課的過程中,在做中學,在實踐中感悟。同時也在學中做,將所學知識、技能應用到模擬實際操作中,以牢固地掌握所學內容。通過師生共同制作微課,通過多視角慢動作演示視頻、動態圖標、電影片段、動畫、配音、圖片、字幕、問卷星二維碼等數字化教學手段,將情境導入、問題描述、概念講解、操作演示、鞏固小結、作業自測等各個教學環節串聯起來,以達成教學目標。
四、微課的應用場合
微課適用于多個教學環節。課前:將微課視頻上傳至班級學習QQ群,讓學生自主學習微課并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作業。教師根據學生完成情況掌握學生預習效果及薄弱環節,再進行二次備課并調整教學設計。課中:用于分組練習時的操作演示,以便學生盡快掌握操作流程及動作要領,讓學生在探究與實踐操作過程中完成知識的內化。課后:學生再次觀看微課并對所學內容進行梳理、鞏固,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還可以利用課后時間反復觀看微課,以此查漏補缺。
五、微課的應用效果分析
本人就微課的應用情況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數據顯示:趣味性是影響學生觀看微課的主要因素,實用性次之,97%以上的學生認為微課的學習有助于自己理解相關概念、提升技能。91%左右的學生希望在今后的課程中加大微課的比例。
從調查分析的結果不難發現,在網絡教學大行其道的今天,微課的應用空間和前景十分廣闊。教師只有不斷更新知識技能,與時俱進地更新教學手段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