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摘 要] 鑒于當代高職學生的思想普遍較為獨立,故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應綜合采取換位疏導、網絡疏導、團體疏導以及平等互動等多樣化的心理疏導模式,如此方能有效地促進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穩步提升,繼而維護高職學生的健康與全面發展。
[關 鍵 詞] 高職;思想政治;心理疏導
[中圖分類號] G71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179-01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在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普遍存在著嚴重的不足,故加強對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便顯得尤為重要。而心理疏導作為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途徑,其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亦不言而喻。
一、注重平等互動,構建良好互信關系
所謂的平等互動式心理疏導模式,即疏導者的心理疏導工作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簡言之,即接受心理疏導者為主體,而疏導者一方面需對其人格給予足夠尊重,另一方面則需將自身放到與疏導對象平等的位置,進而以真正平和的態度來與疏導對象進行心靈與情感層面上的溝通,如此方能促使雙方建立良好的互信關系,繼而在疏導者的鼓勵下,逐步幫助疏導對象擺脫此前存在的心理困惑以及思想方面的問題。而有效的心理疏導能讓疏導目標受教終身。
二、正視學生心理特點,合理展開心理疏導
高職學生均是獨立個體,而不同個體之間必定存在一定的差異。對此,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導工作也應基于不同學生的思想及心理特征來予以有針對性的引導,如此方能達到理想的疏導效果。如針對當代高職學生,其最主要的心理特點便是自我意識的深度與廣度均有較大提升,而鑒于高職院校的辦學定位更多的是在考慮學生走上社會后的出路問題,故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應基于高職學生的心理特征,積極利用榜樣、社會實踐等的作用,以幫助學生達到對自我的準確認知及定位,進而培養其積極向上的情感,如此才能促使高職學生懂得該以怎樣的方法或途徑去認知并發展自我。
三、發揮輔導員作用,強化心理疏導
相較于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心理疏導雖無需由專業人員承擔,但鑒于大學階段的學生,其許多的心理困惑都屬于發展性心理教育內容,故作為輔導員,仍需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與個人品質。與此同時,作為高職輔導員,其在開展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時,亦應充分發揮其在角色方面的優勢,如相較于其他學科的教育者,輔導員因其本職工作便是關心學生成長,加之平日與學生接觸較多,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更為密切,故輔導員也更容易掌握每一名學生的個性、能力、家庭等情況,如此可為輔導員進行高職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提供便利,進而有利于心理輔導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充分發揮。
四、健全心理疏導機制,發揮心理疏導作用
針對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學校應建立一項基于大學生心理的信息反饋機制,以便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繼而展開有針對性的疏導。其次,則是思想政治教師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應務必與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展開積極的交流與探討,并建立完善的雙向溝通機制,以便切實解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滋生的各項心理問題。鑒于當前國內高職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隊伍建設方面尚不穩定,加之許多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也尚不具備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故學校在致力于對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也應務必增加思想政治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并促進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如此才有利于發揮心理疏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繼而維護高職學生的成長健康與穩定。
五、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積極進行心理疏導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如今,我國也已全面步入信息化時代。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高職思想政治教師也應務必對網絡媒體的運用給予高度重視,以切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與效果。眾所周知,網絡本身便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其具備高度的隱匿性、開放性與便捷性等特征,且正是這些特征,才讓網絡在社會生活中起到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可有效緩解高職學生的緊張心理。當學生徜徉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其學習與生活中的壓力亦能在無形中得到有效釋放。對此,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也亦可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并積極借助網絡途徑來探索高職學生的思想,如開展網絡心理課程、網絡心理培訓等課堂,一方面能有效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另一方面則有利于消除學生心理的不平衡感,并增強學生的心理免疫與抵抗能力,繼而確保學生人格的健全。
總之,將心理疏導引進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突破,且能確保理想的教育效果。對此,作為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應務必重視對心理疏導方法的運用,如此方能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起到積極、有效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歐陽燕嫦.團體心理輔導在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52):12-13.
[2]李明芳.團體心理輔導在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探索[J].中國科技投資,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