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凱文
[摘 要] 自計算機問世以來,與之相關的技術都在不斷地飛速發展。如今,計算機網絡技術已應用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個人的工作和生活都離不開網絡,而且一些學校、企業都有自己的網絡。不管是局域網的規劃、組建、管理和維護,還是在服務器上部署網站后臺,以及網絡安全和數據庫的設計、訪問等方面的問題,都離不開計算機網絡。當今社會,網絡作為一項基本工具在各領域應用廣泛,因此,對技工學校計算機網絡專業的學生來說,學好網絡知識,將來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滿足工作崗位的要求。
[關 鍵 詞] 技工學校;計算機網絡;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172-02
當今社會,計算機網絡技術不斷發展,各種新技術和應用場景層出不窮,社會大眾相互間的分工合作已離不開網絡技術的支持。技工學校承擔著為社會提供技術人才的責任,自然要把計算機教育作為教學課程體系的重點,特別是計算機網絡專業的學生,要努力提高他們對計算機網絡的設計能力和編程能力,滿足社會對人才提出的要求。
職業教育經過多年的改革和探索,越來越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對技工學校計算機網絡專業的學生來說,掌握良好的實踐動手能力是最重要的。筆者通過對實踐教學的研究發現,做好實踐教學不僅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可以將理論知識用到實處,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讓學生通過在校的學習就能掌握實際工作中所需的技能,這樣在踏入社會找工作時才能更好地適應用人單位的要求。實踐教學是雙管齊下并發地培養學生理論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對計算機網絡這門專業來說,學科知識更迭較快,發展日新月異,要做好這門專業的實踐教學,就需要解決現存的諸多問題以及使用合適的教學方法。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就計算機網絡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計算機網絡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課程內容與社會需求存在脫節
近幾年,社會人力成本不斷攀升,特別是在招聘高峰期,各種崗位的人才空缺現象十分嚴重,特別是對計算機網絡專業,有實踐動手能力的人才總是供不應求。但實際情況卻是大多數學生畢業時,往往短時間內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究其原因還是自身技術能力不夠,無法滿足工作崗位的需求。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各種互聯網技術如區塊鏈、大數據等層出不窮,對技工學校來講,教學內容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革新。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知識和技能的積累主要依賴于課程學習和實驗教學,普遍缺乏在真實崗位的實踐操作經驗。所以,如果學校教學內容過于落后,必然導致學生學習、掌握的技能與社會真實需求脫節。
(二)實驗教學活動效果不佳
在教學實際中,出于對課程特點的考慮,有時會通過實驗教學來傳授知識,初衷是讓學生更加直觀和深刻地理解知識。但有時往往條件有限,網絡課程實驗大部分采用基于局域網網絡操作系統的配置與管理,實驗內容比較單一,與實際工作中的網絡環境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生對每層協議信息傳遞的過程了解不深,對各層協議理論認識也不足,無法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只是掌握一些碎片化的知識。同時,因為實驗條件的局限,學生對真實的網絡環境認知不足,沒有實際動手配置和編碼,當真正要做項目時,才發現自己實際操作的能力有限。
(三)沒有依據學生特點做到因材施教
計算機網絡專業是一門兼具技術性和實踐性的學科,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要想掌握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必須經過大量的訓練。在實踐教學中,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不一樣,學習能力也有一定的區別;有些學生有一定計算機操作的基礎、實踐動手能力也較強且對學習十分主動;一部分學生基礎相對薄弱、對計算機的實踐操作能力不強、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性也不夠。對班級學生的這種差別,正確的教學手法是進行分層教學,讓基礎薄弱、實踐操作能力不強的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而有一定基礎、實踐操作能力較強的學生,應增大其學習內容、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這樣才能發揮每個學生的能力。但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由于受教學設施和實踐環境等客觀條件影響,并沒有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層教學,而是統一的傳授知識和帶領學生實踐操作。這樣,基礎好的學生感覺學習內容過少,基礎相對弱的學生會感覺學習內容過多。
(四)教學內容太過于理論化
有些老師的教育觀念沒有與時俱進作出改變,對計算機網絡這門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還是按照教材上的內容進行理論教學,給學生創造的實踐操作機會不多。學生對不太理解的知識點,多半是記住其概念和定義,而不是上機操作熟悉其運作流程,這就造成學生對很多地方理解不夠透徹,只是一知半解。當在工作中需要解決實際的問題時,又不知運用哪些理論知識,也不知道如何實際操作,表現得手足無措。時間長了,這種偏理論的教學模式讓一批批學生不僅對教材上的知識一知半解,更是對實踐操作十分陌生,導致學生在進入社會后不能完全滿足工作崗位的要求,嚴重偏離了教學目標的要求。
二、構建計算機網絡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具體方法
(一)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
網絡的應用讓人們感受到了極大的便利,也給人們提供了更多種類的娛樂方式。但是學習計算機網絡知識的過程,卻不如上網那般有趣輕松。計算機網絡專業包含數據結構、網絡協議、數據庫、編程語言等各方面的知識,且有些知識專業性很強,學生在學習時常常感覺到困難重重。為了解決學生在學習上的困難,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給學生創造實踐操作的機會,教師要借鑒和引入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吸取其中正確的做法,再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探索,最終得出最合適的教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技工學校的學生思想活躍,選擇計算機網絡這門專業也是出于自己的興趣,但由于一些專業知識不好理解,對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要求較高,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熱情,影響學習的效果。因此,計算機網絡教學要從實際出發,讓學生親自去操作,親手編碼,這樣對知識點會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像實驗教學法、項目教學法、任務教學法都是實踐性非常強的方法。其中,任務教學法施行起來比較方便,而且效果也十分顯著。例如,在講完網頁設計相關知識點后,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一個小任務:模仿小米商城的首頁布局和樣式,運用自己學到的標簽和元素知識,仿做一個商城網頁。這個小任務容易在課堂上開展,而且實踐性很強,能將學生學習到的頁面標簽知識實際運用起來,讓學生模仿小米商城的頁面構圖,還能大大訓練學生的網頁設計能力。最后的結果也是大大超出了教學預期,一些學生設計的頁面簡潔、大方、樣式清爽,讓人看了賞心悅目。
(二)從學生實際出發,采取分層教學
技工學校的學生文化課基礎較薄弱,這是不爭的事實,在進行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這個因素。技校學生在之前的學習經歷中,大多學習成績不是很好,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造成基礎知識不扎實。進入技校以后,由于學校對學習成績要求不高,一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是很高,另一部分學習能力還行,這種學習能力不均的情況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實踐教學的正常推進。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進行分層次教學輔導,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因材施教,如此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對學習能力較弱、學習主動性不高的學生,在布置課后實踐操作任務時,應分成基礎任務和提高任務,體現難度階梯;對學習能力較好、求知欲旺盛的學生,可多布置一些有挑戰性的實踐任務,滿足學生的上進訴求。此外,可以結合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計算機網絡專業選擇細分的發展領域和方向。對計算機網絡專業來說,包括網絡安裝配置、前端設計、后端服務器設計、網絡安全等內容,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挑選一個細分領域主攻,其他方向知識為輔,既掌握了綜合性的知識,又在某一細分領域有一技之長。學生掌握了足夠的技能,將來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要求。
(三)利用好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技工學校的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后,想要獲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前提是要能滿足企業的需求、能解決實際問題、給企業創造價值。所以,技工學校的首要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現階段,技工學校計算機網絡專業畢業生的實操能力與企業要求還存在差距,所以學校要利用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現階段,有些網絡實驗內容已經過時,其使用的技術已經被企業所淘汰,仍進行此類實驗已屬無益。此外,每個網絡實驗之間割離太開,學生往往掌握了單個技術,但對其之間的聯系認知不足,不能將所有技術有效整合起來。這些問題導致學生無法通過實驗真正掌握實操能力,學生也未能通過實驗真正理解專業知識。因此,開展實驗教學,聯系企業的工作模式,引入“項目”的概念,將網絡實驗設計成一個開發項目。每個開發項目包含多個模塊,把班級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模塊的設計、編碼、調試和配置,最后整合各模塊,從而完成整個開發項目。以項目的形式開展實驗,能使學生對實驗教學中的每個環節都有充分的認識、深刻的理解,進而也鞏固了理論教學。通過實際參與項目中模塊的開發,能讓學生更加了解網絡的前端和后端以及其具體結構,而且將所學技術應用到開發中,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
通過構建計算機網絡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讓學生不僅在理論層面更加了解所有網絡專業課程,而且能融會貫通在實際中加以運用。學生在實踐中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用處,進一步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學習氛圍,最終成為社會所需的網絡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隆艷.物聯網時代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創新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7(4):242-243.
[2]吳秋燕.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物聯網技術教學實訓的探索與實踐[J].電腦迷,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