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 要] 在日益激烈的技能比賽競爭中,比賽不僅是選手之間知識和技能水平的較量,更是心理素質和心理狀態的抗衡。因此針對中職技能比賽選手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和障礙,采取相應對策,進行針對性的專業心理訓練和指導,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研究課題。
[關 鍵 詞] 中職;技能比賽;心理問題;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298-02
隨著國家對職業技能的重視,職業技能水平發展迅猛、技能比賽競爭日趨激烈,選手在備訓和比賽中承受的負荷越大,產生的心理問題和障礙也越多,影響其訓練效果和賽場表現,不僅直接關系比賽成績好壞,甚至影響選手今后的個人發展。因此,結合實際心理訓練經驗,針對選手在備訓和比賽中常見心理問題和影響因素等進行探討,提供相應對策,以提升選手心理素質,能夠在技能比賽中獲得滿意成績。
一、參賽選手常見心理問題和障礙
參加技能比賽的學生在平常訓練過程、參賽過程和比賽前后都可能產生一些心理問題和障礙,如動機障礙、情緒障礙、賽前賽中心理狀態不穩等。
(一)動機障礙
參賽選手一般由學校選定或教師推薦,在訓練過程中,中職學生往往目標不夠明確,動機不強。而在后期賽前沖刺階段和賽中階段,又常會導致動機過高。動機過高和動機不足都會影響學生技能水平的發揮。動機水平過高會引起機體興奮性過高,使選手注意力分散、情緒不穩,降低競賽水平。而動機水平過低,在訓練中不能充分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導致潛能發揮不足。
(二)情緒障礙
情緒對參賽選手的臨場狀態和問題解決能力有較大影響。在比賽中,選手如果沒有在日常訓練和比賽中有意識地提高情緒調節能力,學會放松技巧,則其產生的緊張、焦慮、恐慌、煩躁、膽怯等負面情緒會影響記憶能力和問題解決的速度,從而影響技能水平的發揮。
(三)注意力障礙
高水平的技能比賽選手在全場比賽過程中,注意力應該是高度集中,不受或很少受對手、觀眾、裁判的不必要干擾,能始終把注意力集中指向在比賽過程,投入在每個技術動作上。在參賽前的沖刺階段,注意力應該是高度集中的,但是在比賽過程中隨著興奮度的下降,注意力持續集中的程度也會下降,導致發揮失常。
(四)自信心不足
自信心不足的技能比賽選手,會低估自己實際的技能水平,高估他人的技能水平,經常出現消極思維和負面暗示。在平時訓練和比賽過程中非常害怕失誤,一出現失誤,就容易產生自我懷疑,給自己負面暗示“我肯定不行”,導致焦慮緊張情緒的產生,將注意力分散到無關事物當中。
(五)賽前心態不穩
穩定的賽前心態可以保證選手對比賽有個客觀冷靜的思維過程,能夠正視比賽。
一名優秀的技能比賽選手應該能夠適應參賽環境和條件的變化,在賽前保持冷靜鎮定自信,而不少選手賽前心態不夠穩定,過度緊張焦慮,導致心理能量過早釋放,影響了比賽結果。
二、參賽選手心理問題和障礙影響因素分析
通過研究分析,參加比賽選手產生的心理問題和障礙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缺乏自我心理調節意識
自我心理調節指的是個體在心理健康理論指導下,通過自己努力,以有效的方式解決心理困惑,達到心理健康的過程。在備賽中,高強度訓練和激烈的比賽過程會加重選手的心理負擔,引起心理狀態應激變化,出現情緒不穩、壓力過大,甚至心理失衡與障礙。中職學校的選手們由于本身心理特征不夠成熟穩定,再加上知識、經驗的不足,通常缺乏自我心理調節意識和能力,不能適時地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能有效地將比賽過程調整到“以自己為主”的軌道上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和自身的干擾。
(二)學生自身個性特點的影響
學生自身的個性特點會在認識、情感、意志活動中表現出來,并且使這種表現帶有鮮明的個人特點。選手的個性當中的氣質特征對技能比賽有著重要影響,如多血質氣質的選手做事靈活,反應快,但缺乏耐心,不夠踏實;粘液氣質的選手做事耐心認真,但不夠機敏。如果比賽選手具有堅韌自制等意志性格特征,能夠幫助他在緊張激烈的比賽中堅持到最后。
(三)心理訓練不足
選手心理素質的發展和完善,是需要經過長期系統循序漸進的訓練和培養才能得以實現。隨著心理因素對技能比賽選手技能水平發揮的影響得到重視,越來越多的指導教師和參賽選手認識到了心理訓練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數人忽視了心理訓練的全面性、系統性,或者只重視短期心理訓練,寄希望于“立竿見影”的效果,把心理訓練當作孤立的訓練任務,導致心理訓練的不足。
(四)團隊合作意識不強
隨著職業技能水平的快速發展,選手個人的力量和智慧遠遠不夠,即使是技能水平高超的選手,也需要團隊的輔助,才能造就比賽時技能水平的穩定甚至超水平發揮。因此缺乏團隊合作意識,依靠指導教師和選手個人之間簡單的封閉式訓練已經不能適應競爭日趨激烈的職業技能比賽需求。
三、參賽選手心理問題對策
針對參賽選手不同的心理問題和障礙,可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措施和對策進行干預。
(一)做好賽前選拔
職業學校技能比賽選手的選拔,通常更多考慮技術層面,而忽視了其他方面。一個優秀的技能比賽選手,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術,也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穩定的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拼搏的堅強意志、吃苦耐勞的精神。因此,賽前選拔時,要考慮選手的綜合素質,而不僅是技術層面。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采取多種評價方式進行科學有效的選拔,例如,利用班主任推薦、任課教師和同學評價、問卷量表測評、技能考試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賽前選拔,挖掘有潛力的技能比賽選手。
(二)重視心理技能系統性訓練
心理訓練指的是有意識、有目的地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對參賽選手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施加影響的過程。在技能比賽中,選手心理素質的發展對技能水平的發揮、良好競賽成績的取得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性。實踐表明,系統科學的心理訓練對促進選手心理過程的完善,形成適應比賽所需要的良好個性心理特征,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和技能水平有極好的效果。在比賽備訓過程中對選手進行心理訓練,需要注重科學性、系統性、整體性、長期性和個體差異性。
(三)注重團隊合作
從近幾年的技能大賽訓練趨勢來看,技能比賽選手的訓練已經是技能、體能、身體恢復、心理技能等融為一體的綜合性全方位訓練。從技能比賽訓練的結果看,技能水平的高低、成績的好壞,不僅在于選手技能水平的優秀,更在于是否擁有素質一流的綜合性團隊。因此,對以選手、技術指導人員(教練、專家、裁判)和技術輔助人員(心理輔導、體能輔導、英語輔導)為主的參賽團隊開展綜合性訓練,提升團隊心理素質、合作能力、積極面對壓力、控制負面情緒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工作。
(四)必要的賽場模擬
賽場模擬指的是采用相應方法讓選手在接近真實的比賽條件下進行訓練。模擬訓練既有利于提高選手參賽的準備程度,也有利于提高選手對比賽的心理適應性和抗干擾能力。在平時訓練過程中,可創設與技能比賽相接近的訓練條件和氣氛,如播放以往技能比賽現場嘈雜的錄音,邀請觀眾參與,有意識地制造鼓掌、說話聲音等。大賽前可安排選手進行內部比賽,讓選手提前感知比賽的緊張程度,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有所準備,以形成相應的心理適應能力,消除心理障礙。
參考文獻:
[1]Robert S.Weinberg,Daniel Gould.體育與訓練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
[2]王新勝,顧玉飛.競技心理訓練與調控[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1.
[3]肖長路,陳利.論心理訓練的內容和訓練模式以及實施方法[J].教育科學,2006(10):93-96.
[4]楊永年.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選手選擇機制與心理指導策略[J].職教通訊,2015(34):17-20.
[5]張如意,徐大真.心理訓練對世界技能大賽的作用研究[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4(4):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