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民,柴鳳娟,董海山
[摘 要] 學生干部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目前其選拔機制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很多不能勝任的現象發生,影響了工作。在高校的學生干部選拔中,可以引入人才測評機制,采用案例分析、管理游戲、無領導小組討論等方式對以執行力、管理能力及溝通協調能力為代表的關鍵勝任力進行測評,從而科學合理地選拔學生干部,從源頭預防不能勝任的情況發生,最大限度地解決好選人、用人的問題。
[關 鍵 詞] 高校;學生干部;人才測評;選拔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207-01
高校學生干部是指在高校學生群體或組織中義務地業余地負責一些工作的學生[1]。他們在高校的各級黨團組織、學生會、社團、公寓管理以及班級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高校各項工作的不斷深入,工作領域的不斷拓展,學生干部發揮的作用將越來越大。
目前,學生干部的選拔大多是采取學長推薦,輔導員等相關負責老師憑印象個人決定此類的方式產生,人為因素占絕大比重,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缺乏科學合理的選拔方式,導致學生干部在工作中出現不能勝任的現象,發生各種問題,對工作造成阻礙,諸如:
1.學習與工作關系處理不當。部分學生干部把自己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生工作中,雖然工作做出了一定的成績,但學習成績差強人意。反之,有些學生干部只顧自己的學習,對工作敷衍塞責,有“干部”之名卻不行“干部”之責。
2.人際關系不和諧。有些學生干部由于缺乏相應的溝通技巧和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或者自身性格的原因,在工作中與其他學生產生矛盾,導致同學關系緊張。
3.缺少工作方法和獨立開展工作的能力。有些學生干部知識面相對較窄,缺乏工作經驗、工作藝術和工作方法,起不到對學生的引導和溝通作用。還有的學生干部以前沒有自己獨立開展工作的經驗,缺乏獨立自主開展工作的能力,只是簡單地傳達或轉述相關老師的工作安排。方法和獨立工作能力的缺失導致他們在工作中束手束腳,打不開局面,也因此得不到其他學生的信任和支持。
以上情況都嚴重阻礙了工作的有效開展。那么,如何避免此類狀況的發生呢?如何選拔學生干部才能使其勝任其本職工作呢?結合國內外相關案例加以總結歸納,學生干部能力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主要有管理能力、執行力、溝通協調能力三種。可以在學生干部選拔環節采用科學的測評方式,對執行力、管理能力及溝通協調能力等方面做測評。從而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使選拔出來的學生干部具備較強的執行力、管理能力及溝通協調能力,從而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
執行力的衡量標準是什么?是按質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那么如何確定或評判受測者執行力的強弱呢?執行的本質是有結果的行動。一個受測者執行力的強弱和他以前工作時做出的結果數量成正比,在原來的學校能做到,到現在的大學應該也可以,執行力是種習慣。讓應試者寫出他覺得自己最有執行力的3~5件事情,考察組對此進行評判。當然,要注意用來評判的標準是他所寫的執行力的事件是有結果的還是僅僅是執行了?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評分,從而做出判斷。
管理能力主要包括計劃管理能力、壓力管理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對下屬能力的辨識、領導能力幾個方面。可通過無領導小組討論、管理游戲等方式進行考察。
無領導小組討論是指面試官不指定誰是領導,也不指定應試者坐的位置,讓所有受測者自行組織、自行排位。要求他們對固定話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個最終的解決方案,面試官不參與討論,只是通過一定的方式對每個受測者在討論中的表現進行觀察,檢測考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辯論能力/說服能力、情緒穩定性、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非言語溝通協調能力等各個方面的能力,以及進取心、責任心、自信度、靈活度、情緒控制能力等個性特點和行為風格。對以上要素進行評分,從而對其能力、素質水平做出判斷。
溝通協調能力是管理者的基本能力,包括上行溝通、下行溝通、平行溝通、業務溝通和人際溝通。溝通協調能力可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測評。
學生干部的選拔不是僅僅考核以上三項能力的測試就全部結束了,對參加競聘者還應有個人履歷分析,進行心理測驗(標準化測驗、能力傾向測驗),并進行面試。初期選拔結束產生相應人員后,還要設立試用期,行進試用考核,并在試用期結束后采用相應方式(如360°測評)進行全面評價,從而確定最終的學生干部人員名單。這樣進行一個完整的流程才能比較合理地選拔出適用的學生干部,讓他們承擔起其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既鍛煉了個人又能有效促進學校各項管理和服務工作的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董袁.高校學生干部素質能力培養的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