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小燕
[摘 要] 教學微視頻作為一個重要的知識載體,已逐漸深入大學的課堂教學,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起到了積極作用。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案例分析法,教師利用微視頻可以更好地把案例呈現出來。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戀愛心理》為例,開發了以微視頻為基礎的情景教學設計。
[關 鍵 詞] 微視頻;大學生心理;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4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055-01
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課程還是以大班授課為主,而大班授課的教學效果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案例分析法,如果是單純地用文字表述案例很難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情景模擬法,大多數學生表示在課堂上,面對下面那么多同學,放不開,情景模擬可能更適合在課后展開;輕松的教學氛圍創設,在演講式的大班課上也很難施展開。如何把以上常用的心理課教學方法真正應用到心理健康課堂教學中,是教師需要研究、思考的問題。
一、微視頻在心理情景教學中的作用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教授焦建利認為,教學中的微視頻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因此,基于微視頻的教學法可以很好地整合心理課堂教學中的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擬法和角色扮演法等方法,真正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促進學生之間互相啟發。
二、以微視頻為基礎的心理情景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分析
教學微視頻主要是用于展示教學內容,因此可以按照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的三種教學內容分為描述型、演示型、抒情型和案例型四種類型,其中演示型、抒情型和案例型更適合制作成微視頻。愛情這一章的教學目標是在學生在理解愛情的含義的基礎上,學會如何健康地戀愛。認知目標是通過案例討論理解愛情三因素理論,動作技能目標是通過情景演示,學會愛情的五種語言,最后兩者結合,去體會愛、感悟愛。因此,愛情這一章特別適合制作成微視頻。
(二)設計策略
1.微視頻主題確定
愛情主題的確定應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點。在課前準備過程中,教師或者學生調查學生在戀愛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主要有哪些,教師再根據教學目標選擇若干個典型的案例。比如,游戲式的愛情,認識沒多久就在一起,一言不合就分手。男朋友只知道玩游戲、玩手機,常常為了手機鬧矛盾等。類似這樣的主題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也容易產生共鳴。
2.微視頻腳本編寫
腳本編寫就是把結合了愛情知識點的微視頻的劇本臺詞編寫出來。對應上面兩個微視頻主題的知識點分別是愛情三因素理論和愛情的五種語言。愛情三因素理論的難點在于親密這一因素。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對待愛情比較草率的原因是什么,其實是不懂得如何建立、維持親密關系。經過教師引導后,學生從友情聯想到愛情。愛情的五種語言就是戀愛的技巧。但是現在絕大多數的人都被手機綁架了,我們已經習慣了用手機去交流,而忘記了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陪伴,陪伴就是愛情的五種語言之一。手機的主題對學生來講是再熟悉不過了。最后編寫好的兩個劇本分別為《一個像夏天一個像冬天》和《且行且珍惜》。
3.微視頻的拍攝和制作
不同內容的呈現形式,微視頻的制作技術亦不同。案例化知識、情境化知識適合以攝像技術為主的微視頻,主要通過攝像技術實錄拍攝教學,通過后期編輯制作。此次微視頻拍攝主要有三個特點:首先是取景,這兩個視頻都是就地取景,在校園里面完成,這樣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更有親切感,更有代入感。其次是演員,所有的演員,包括主演和群眾演員都是學生自己,在演的過程中,就是一次角色扮演,就是一次深入地學習體驗的過程。最后是音效,在微視頻中添加適當的音樂音效,可烘托氣氛,促進學習者的學習。
4.課后作業設計
課堂上通過《且行且珍惜》這個視頻引出陪伴這一愛情語言。經過小組討論后,學生對愛情的五種語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是語言的關鍵在于使用,愛情的語言也是,因此本次作業為“一日約會”策劃案,除了文字的策劃外,還要拍攝成微視頻,從而把愛情的五種語言應用到這次約會中。完成后的成品還可以展示出來,作為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
三、總結
以微視頻為基礎的心理情景教學基本流程:問卷調查—通過調查結果,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并制作微視頻—視頻播放,學生討論,教師指導—課后作業,總結提升。其中的創新點在于教學的整個流程是由學生主導,真正以學生為主體。從課前的知識導入,由學生調查、編寫、拍攝、制作微視頻到課堂上知識的內化吸收再到課后的鞏固、提升都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適當引導。而且學生全程參與使教師把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和創設輕松的教學氛圍這幾種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可能,特別是由學生自己來演,既達到了體驗式學習的目的又避免了在臺上表演的尷尬。
參考文獻:
[1]郭志峰.大學生心理健康課教學模式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5(28):2.
[2]王覓,賀斌,祝智庭.微視頻課程:演變、定位與應用領域[J].中國電話教育,2013(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