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求文 益江
[摘 要] 目的:對四軌教學模式和創客教育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展開分析和探討,從而為護理教學提供新的思路和參考。方法:采用內容分析法對四軌教學模式和創客教育展開分析討論,并分析其在護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成果。結果:四軌教學模式中的每一種教學法如果單獨使用,受劣勢所干擾很難充分發揮其優勢,創客教育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模式對護理教育的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結論:在創客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四軌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促進護理教育的發展,值得推廣應用。
[關 鍵 詞] 四軌教學;護理教育;創客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076-01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同樣期望獲得高質量的護理,因此對護理人員的培養如今顯得越來越重要,如何有效地提高護理教育的質量和水平,是教育界的重點議題之一。創客作為一種新興名詞,對教育改革的推動有積極的幫助,創客教育的開展符合新時代背景下對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本文針對四軌教學模式在創客教育的背景下對護理教育的影響展開了分析探討,希望為護理教育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四軌教學的基本概念
四軌教學主要包括四種學習模式,分別是以授課為基礎、以問題為基礎、以團隊為基礎、以案例為基礎。四軌教學中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模式是被運用時間最久、也是最廣泛的教學方式之一,該種學習模式主要由教師、教材和學生三個部分構成,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相對比較集中,可以系統化地接受知識,但是因為過于注重教師的主體地位和知識的單向傳輸,因此師生互動不足,教學效率較低,學生的學習情緒不足。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模式可以將教學內容通過問題的形式展現出來,有利于激發學生思考和創新的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該種教學模式下課程的容量會因教學內容而受到限制,學生可能會出現知識疏漏的情況。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模式是通過創建小團隊課程,加強學生和教師的互動,使學生在團隊中充分發表意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但是該教學模式下教師需要具備充足的知識結構,并對學生進行有益的啟發和引導,而學生在團隊背景下有可能會產生過度依賴的心理,并不利于個體的綜合發展。以案例為基礎的學習模式通過實際案例講解護理知識,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該教學模式對案例的編寫提出了高要求,并且要求學生具備運用知識分析案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若學生的基本水平較低,此方式無法充分發揮作用。由此可見,以上四種教學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優劣性,單獨使用無法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二、創客教育的基本概念
創客是指具有充足的想象和熱情,善于創造新事物,在工作、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處都能展現創新理念,并通過個人或團隊合作不斷提出創新性理念滿足新要求的人。創客教育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產生的新事物,主要是以合作、共享、創作為基本理念,注重充分運用新興科技,促進發展跨學科人才。
三、基于四軌教學的護理創客教育
現代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改變的推進對師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越來越多地被作為教育的主體,需要學會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團隊合作等,以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地擔任引導者、協調者和管理者的身份。而創新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創客教育理念的進入有利于促進綜合素質人才的培養,推動更多跨學科人才的出現。
以上表為例,結合四軌教學模式中的基本教學方法,并將教師、學生、教材、網絡進行有機結合,綜合運用團隊模式、問題思考和案例模擬等方式設置護理創客教育課堂。此種教學方式將四軌教學中四種模式的優點進行融合,并將創客教育的理念貫穿其中,教師作為引導者指導學生通過檔案學習、病例討論等方式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掌握,讓學生積極提出創造性的觀點,教師的所有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全過程都會在數字化平臺上得到反饋。此種教學設計能夠將學生和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有效彌補過去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例如,建立創客空間,能夠促進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改變以授課為基礎的傳統教學模式;通過小組研討前教師傳授的相關知識點,解決了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出現理論知識不全面的問題;通過監控數字化學習平臺,能夠使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模式減少學生對團隊的依賴;通過臨床老師和課程老師的合作,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過程中,課程老師不必面對編寫病例的難題。
綜上所述,在創客教育理念引導下的四軌教學模式,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彌補單一教學模式的缺點,從而有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發展,為培養跨學科的創新型人才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凱涵,江智霞,潘燕彬,等.基于四軌教學的護理創客教育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23).
[2]楊凱涵,江智霞,陳美,等.基于創客教育2.0的護理學混合式教學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5):38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