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望強
很多女性在懷孕之后,總是會流產,不管自己怎樣小心翼翼,到最后還是無法保住肚子里的寶寶。這樣的情況超過三次,就可以判斷為習慣性流產。此時的女性,總是會自責:為什么全面的檢查也做了,還是會導致流產呢?現在大部分臨床醫生對習慣性流產的研究都集中在女性因素上,而考慮男性相關因素的較少。然而,作為提供給胚胎半數基因的男性,其影響因素是不可忽略的。最近的研究表明,習慣性流產男性因素包括:基因因素、精液因素、以及年齡等其他因素。
復發性流產的男性因素可能有以下幾方面:遺傳學異常、免疫學異常、內分泌異常、泌尿生殖道感染、精子凋亡異常、氧化應激反應異常、精索靜脈曲張及工作、生活環境、飲食、藥物影響等。目前公認可以引起復發性流產的男性直接因素是男方染色體、精子DNA異常所致的胚胎染色體異常,這也是最常見的引起妊娠失敗的原因。
因為男性配子基因內容占胚胎的一半。
基因異常導致的流產可能是兩種染色體異常引起的結果:一是結構的異常,來源夫婦雙方(染色體基因位置錯誤等);二是數量上的異常(增加染色體或丟失染色體)。早期研究證實,父母任何一方核型異常都將導致不育或增加流產風險。
一、男性核型異常
核型異常中染色體異常有兩種類型:一是人體染色體數目正常(23對46條染色體)但是結構異常;二是染色體總數異常(額外或丟失染色體;例如:45,X或47,XXY)。
1.結構異常
大家可以把染色體想象為控制身體生長發育和生存的23對(46條)開關,這些開關控制著人體各種非常重要的功能,而在男性的精子中含有這23(46條)對開關中的一半,也就是23條,如果這23條開關中,有一個或者多個開關在產生時出現問題,那么這樣的精子和卵子結合,受精后的胚胎很有可能無法正常發育,從而導致女方流產。
2.數目異常
同樣,如果男性精子中的23條開關,如果出現數目缺少或者數目增多,那么和正常的卵子結合后的胚胎就會有少于46條或者多余46條開關的可能,從而導致胚胎無法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最終導致流產。
二、精子DNA損傷
精子DNA損傷是指男性本身的身體內維持自身功能的23對開關正常,但是再復制到精子中以及精子發生過程中,因為一系列影響因素的作用,導致在精子中的開關出現異常的情況。精子DNA損傷的原因包括精索靜脈曲張、化療、放療、吸煙、氧化應激反應、白細胞精子癥、凋亡異常、魚精蛋白缺乏等。由于精子DNA修復能力有限,因此易受到氧化應激反應的損害。過量的氧化應激反應產生大量氧化應激產物,導致DNA損傷,從而造成精子DNA碎片形成、胚胎發育異常,最終導致妊娠失敗。
精子DNA損傷可以通過精子DNA碎片率檢測來明確,所以此項檢查作為習慣性流產男方的必查項目。
三、男性年齡
男女雙方年齡與染色體異常及妊娠失敗有關。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等分析得出,女性年齡大于35歲,流產風險增高;女性大于35歲且男性大于40歲,流產風險尤為突出。Singh研究團隊的研究結果顯示,DNA損傷比例隨年齡增加而逐漸增加,而凋亡率相關性呈相反趨勢。有研究表明,男性在35歲前,對子代患唐氏綜合征無明確影響;35歲以后,隨年齡增長患病風險提高,且男性年齡在子代患唐氏綜合征中占50%的風險。所以男性應該盡量在40歲之前完成生育任務,減少女性流產風險。
四、原微生物
男性生殖道內的解脲脲原體、人型支原體以及淋球菌會影響到女方的生殖系統炎癥,如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癥等,從而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胚胎的發育環境,導致胚胎發育的異常,最終導致流產。
五、生活、工作環境
男性與流產相關的生活、工作環境因素包括:①化學因素,如藥物,抗腫瘤藥物、苯妥英鈉等;農藥,如有機磷等;工業毒物,如苯、甲苯、鋁、砷、氯丁二烯等;食品添加劑,如環己基糖精等;所處環境大氣污染;②物理因素,如電離輻射、高溫環境、噪音污染等;③生物因素,如生物類毒素。
六、中西醫結合治療對策
對于已知的男性導致女性習慣性流產的諸多因素中,有部分因為患者本身染色體異常問題是需要通過現代輔助生殖技術的幫助,大部分則是可以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調整和改善的。
1.生活方式和習慣調整
戒除酗酒、吸煙、熬夜的生活習慣,避免長期在高溫、揮發性化學氣體、噪音、電磁輻射、放射線、有毒物質接觸等環境下生活或工作。
2.消除原發病
精索靜脈曲張是導致男性精子質量和功能下降的病因之一,積極治療精索靜脈曲張,對改善睪丸生精功能有很大幫助,從而提高精子質量。
男性生殖道感染也是導致女性流產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男女同時治療,確保男女雙方的生殖道感染均治愈,減少因感染因素導致流產的可能性。
3.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的補充
研究表明,男性攝入富抗氧化劑食物或抗氧化輔劑(如B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E、鋅)少于3個月以上,對女方流產的發生率有降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