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玲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某大型綜合性三甲醫院1臺SPECT-CT項目2017年的成本與收益方面的運行情況,積極探索SPECT-CT項目科學有效管理方法,提高設備的利用率,發揮優勢,利用機會,發揮其應有的社會效益。
關鍵詞:SPECT-CT;成本效益;科學管理方法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醫院對大型設備的投入越來越大,醫院的管理者對醫療設備的成本效益密切關注,大型設備項目的成本效益分析有一定的導向作用,有助于醫院管理人員對項目的深入了解,本文中該院使用的SPECT-CT機屬于大型醫療設備,為了在實際工作中加強其成本核算,使其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斷提高醫院的經營管理水平,本文對該院SPECT-CT項目2017年的運行情況進行分析。
一、資料
1.資料來源
廣東省廣州市某綜合性三甲醫院財務科、設備科、核醫學科、信息科的數據。
2.資料內容
2017年SPECT-CT技術檢查人數、檢查收入、SPECT-CT檢查室員工數、耗材、年折舊費用等固定成和可變成本。
二、研究方法
1.成本分析方法
SPECT-CT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
(1)固定成本。①設備購置成本的折舊費用:設備折舊費計算分式:年折舊費=設備總值髡劬贍晗蕖U劬贍晗蓿焊骼嘁攪粕璞傅惱劬贍晗薷葜謝嗣窆埠凸普亢臀郎恐貧ǖ摹兌皆翰莆裰貧取罰岷細迷旱氖導是榭觶撲閌卑顏劬贍晗奚瓚ㄎ?年,并且采取平均折舊法進行計算,即6年后設備的殘值為零。②人員勞務支出:醫院人員編制相對固定,各科室均獨立核算,所以,把放射人員的平均收入乘以SPECT-CT室的實際操作人員數,作為固定成本支出部分③設備維保費用:對SPECT-CT進行了檔案跟蹤管理,故每年的維修和保險費用都清晰可查。④房屋的折舊:把核醫學科所占用面積乘以單位面積造價.計算出科室房屋的總造價,計算時把房物的折舊年限設定為50年。
(2)可變成本。① SPECT-CT使用所需的消耗性材料和試劑費用。② SPECT-CT運行所需水、電、消耗費用。③ SPECT-CT運行所需配套設備的消耗性支出。 ④ SPECT-CT室人員所需各類辦公物品支出。⑤ SPECT-CT室人員外出進修、學習等旅差費。
成本核算SPECT-CT成本核算的過程就是將上述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進行歸集和計算,在成本核算中均采用直接成本。①核醫學科收集SPECT-CT可變運行的成本。②財務科收集SPECT-CT購置成本。③設備科收集SPECT-CT維修、保險、固定運行成本。SPECT-CT綜合效益分析方法SPECT-CT全年收入=收費標準(元/人次)啄曇觳槿舜危籗PECT-CT全年支出=年提修購基金+外包修費+配件費+材料費+維修工時費+人員工資+其他費用(水電、房屋);SPECT-CT年收益=(年收入一年支出);SPECT-CT成本效益率=年盈余/設備成本?00%;SPECT-CT投資回收期(年)=初始投資/(年凈收益十年折舊費),反映SPECT-CT投資回收能力的重要指標,投資回收期越短,經濟效益越好,投資風險越少。SPECT-CT年保本服務量=固定成本/(次均收費一單位變動成本),反映當年總成本與年收入相等,達到盈虧平衡時的服務量。
3.本量利分析方法
本量利分析方法也稱為CVP 分析(Cost-Volime-Profot analyses),是指在變動成本計算模式的基礎上,以數字化的會計模型與圖文來揭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銷售量、單價、銷售額、利潤等變量之間的內在規律性的聯系,為會計預測決算和規劃提供必要的財務信息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對成本、醫院收入、實際工作量、單位收費水平、均次收費水平、單位變動成本、單位邊際貢獻(單位邊際貢獻=單價-單位變動成本)、保本工作量(保本工作量=固定成本/單位邊際貢獻)、投資收益率(年收益率=(收入-成本)/設備價值)進行分析和目標預測,從而揭示各相關指標的內在聯系。
4.效益評價等級
效益等級是衡量設備經濟效益的參考指標,以月均收益率來劃分。月均收益率=月均收益/設備總值
標準共分四級:一級,月均收益率在10%(包括10%)以上為優秀;二級,月均收益率在3%~10%(包括3%)之間為良好;三級,月均收益率在0~3%為一般;四級,月均收益率是負值的虧損設備為差。
三、結果
表1 項目基本情況
表2 2017年該院SPECT-CT成本明細表
表3 2017年SPECT-CT項目經濟運行分析表
四、分析
1.成本結構分析
SPECT-CT機采用直線折舊法,折舊年限為6年。SPECT-CT的保修期均為3年,經成本核算,該院SPECT-CT 2017年總運行成本分別為416.78萬元。變動成本約占4成,主要為藥品成本和人力成本。而固定成本約占6成,主要是折舊成本。
2.項目效益分析
(1)本量利分析。利用SPECT-CT項目2017年的服務量和成本資料,求得 SPECT-CT項目的固定成本、單位變動成本、次均收費及實際工作量。科室在申購設備的論證表中SPECT-CT的預估年工作量為2500人次。2017年是SPECT-CT運營的第二年,實際工作量為1274人次,僅達到預估工作量(2500人次)的51%。
(2)經濟效益分析。經測算SPECT-CT項目2017年月均收益率分別為-2.56%,說明SPECT-CT項目運行的效益等級均為四級,經濟效益差。
五、討論
2017年是該院SPECT-CT運營的第二年,工作量遠低預期,該項目扭虧轉盈需要該院對該項目的發展進行戰略性規劃。顯然,該院核醫學科的硬件水平有了飛躍性的提升,但學科發展、人才隊伍等水平仍停留在初級階段,存在的困難還比較多,該院核醫學學科剛剛成立,起步較晚,人員相對匱乏,診斷水平有限,臨床對SPECT-CT不了解等因素制約,使該項目在2017年發展緩慢,工作量低,效益差,但是隨著醫學的進步,SPECT-CT項目發展的前景還是比較好的,而且該院該項目存在以下幾點優勢:①該院的所有大樓均為新蓋大樓,空間較大,就醫環境好,設備先進。②在廣州市番禺區公立醫院中,該院SPECT-CT項目是唯一的核醫學部門。③該院腫瘤科發展比較好,有比較多的患者資源,而且該院的影像科在該區有較強實力,有利于SPECT-CT的發展,所以本文認為該院應積極發揮該院的優勢,利用機會,利用該院的環境資源優勢、地域優勢及病源優勢,應積極利用SPECT-CT開展一些新的檢查項目,提高該設備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通過加強核醫學科人員和其他影像醫學專業人員的交流,讓其優勢互補,并與其他臨床科室進行診斷與治療的密切結合,共同發展,另外,該院在人才方面,應積極引進人才和學科帶頭人,加強其薄弱學科的建設,在醫院層面應搭建平臺,注重對高素質年輕專業人員進行培養,保持隊伍穩定,還應該積極推行多學科協作的發展,應積極發揮其在多學科協作中的作用,利用核醫學科專業優勢,在該地區起到領頭作用,樹立良好的品牌效益,最終憑借技術實力去占領該地區醫療市場,促進核醫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梁伯進,廖勇彬,羅小燕等.大型設備CT成本效益分析.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21(18).
2.嚴學術.管理會計中Excel的高級應用-本量利分析.商場現代化,2015(10).
3.付光富.多品種結構下本量利的案例解析.當代會計.2016(2).(責任編輯:劉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