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軍平
脂肪肝又叫脂肪性肝病,是由于各種原因(主要是肥胖癥、長期飲酒、糖尿病、高脂血癥四大因素)引起脂肪在肝臟堆積過多,是一種常見的肝臟病理改變。正常人的肝組織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膽固醇等,其重量約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內脂肪蓄積太多,超過肝臟重量的5%,或者肝活檢有30%以上肝細胞有脂肪變性時,就稱為脂肪肝。按發病原因脂肪肝可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兩類,這里所說的脂肪肝是指與肥胖或代謝異常相關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現在認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所致,以肝細胞脂肪變性為主體的臨床病理綜合征,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疾病,與脂肪肝相關或者伴隨的相關綜合征包括代謝綜合征、胰島素抵抗綜合征、肥胖綜合征等。
近年來,脂肪肝患病率不斷升高,脂肪性肝病已成為全球最常見的慢性肝病,普通成人NAFLD患病率在6.3%~45%,其中10%~ 30%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而在肥胖的人群中,NAFLD的比例高達60%~90%。從全球范圍來看,中東地區和南美洲NAFLD患病率最高,非洲最低,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多數國家NAFLD患病率處于中上水平(>25%)。脂肪性肝病是目前我國慢性肝病的最主要病因,我國普通成人脂肪肝患病率為20%左右,大中城市已高達30%。來自上 海、北京等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普通成人超聲診斷的NAFLD患病率10年期間從15%增加到31%以上,50~55歲以前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其后女性的患病率增長迅速甚至高于男性。NAFLD目前已成為健康體檢血清谷丙轉氨酶(ALT)和谷氨酰轉肽酶(GGT)增高的主要原因。脂肪肝正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隨著肥胖兒童的快速增加,脂肪肝也日趨年輕化,兒童人群中脂肪肝患病率在8%左右,其中肥胖兒童脂肪肝患病率高達35%。
超重/肥胖【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大于23kg/m2為超重,大于25kg/m2為肥胖】人群,糖尿病、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患者,長期飲酒和長期喜歡吃肥肉、油炸、油煎食品者,以及久坐少動者、老年人均是脂肪肝的高危人群。經常接觸工業毒物如銅、苯、四氯化碳、氯仿等,或者經常服用有肝損害藥物如四環素、雌激素、強的松、核苷類似物、胺碘酮等,是瘦人/非肥胖脂肪肝的主要病因。有脂肪肝、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也更容易得脂肪肝。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并不增加脂肪肝的發生率,但3型丙型肝炎病毒(HCV)與脂肪肝的發生關系密切。當前我國脂肪肝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還是超重/肥胖患者的持續增長。
脂肪肝按照脂肪在肝內沉積的多少可以分為輕度(脂肪占5%~10%)、中度(脂肪占10%~25%)、重度(脂肪大于30%)。按照肝臟損傷嚴重程度,脂肪肝可分為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伴或不伴肝纖維化/肝硬化)和脂肪肝相關肝癌。長期飲酒者近60% 會發生脂肪肝,20%~30%的人最終將發展為肝硬化,進展比非酒精性脂肪肝更快,肝硬化和肝癌發生率更高。通常,單純性脂肪肝患者的肝病進展相對緩慢,約25%的患者可以進展為脂肪性肝炎,有極少數(脂肪肝伴有糖尿病、高血壓病)的單純性脂肪肝患者也可以在短期內(3~5年)發展到肝纖維化,但多數患者只要及時治療多數是可逆的。但脂肪性肝炎患者進展為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就大大增加了,如果不治療,脂肪性肝炎自發好轉為單純性脂肪肝的概率很低,而每7年纖維化就可以增加一個等級,進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的速度是單純性脂肪肝的2倍;隨訪10年,脂肪性肝炎肝癌的發生率為2.7%左右,特別是年齡大于55歲且伴有肝功能異常的患者。
盡管單純性脂肪肝的肝病結局比脂肪性肝炎患者好,但單純性脂肪肝會誘發或加重糖尿病,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從而誘發和加重高血壓、冠心病。單純性脂肪肝還可增加其他肝外惡性腫瘤發生的風險:大腸癌(2.04倍)、乳腺癌(1.92倍)、胃癌(1.36倍)。同時糖尿病、肝外惡性腫瘤、高血壓、冠心病的發生也與脂肪肝的嚴重程度,尤其是肝纖維化程度成正比。與成人脂肪肝相比較,兒童脂肪肝的肝病進展更快,脂肪性肝炎和肝纖維化發生率更高,并與成年后糖尿病、高血壓和冠心病等的高發密切相關,因此兒童脂肪肝更需要關注。
脂肪肝起病緩慢,病程漫長,早期大多數脂肪肝患者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或者乏力疲倦、腹脹、右上腹不適等非脂肪肝特有的癥狀。多數患者在體檢中偶爾發現。一旦出現明顯的肝臟臨床表現如黃疸、腹水、靜脈曲張、脾大、下肢水腫,或者嘔血、黑便、肝區疼痛、肝區包塊等,往往提示已經發展到肝硬化或者肝癌,預后均很差。因此,脂肪肝的早期診斷和評估非常重要。
如果發現自己有以下情況:超重/肥胖、雖無超重/肥胖但近期體重明顯增加、糖尿病、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肝功能異常原因不明,均應考慮是否患有脂肪肝??梢赃M行B型超聲檢查。超聲提示脂肪肝,則需要進一步進行血液學、肝臟瞬時彈性硬度檢查(FibroScan)、頸動脈超聲檢查等,評估肝臟纖維化等肝臟損傷程度,以及是否有糖尿病、動脈硬化等評估脂肪肝伴隨的代謝異常等。
根據全面評估脂肪肝的嚴重程度來決定脂肪肝的治療策略。屬于單純性脂肪肝同時無伴隨代謝異常(糖尿病、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的患者,僅需要改變生活方式(戒酒、飲食控制和增加運動)就可逆轉脂肪肝,使大多數患者恢復至正常狀態。如屬于脂肪性肝炎,無論是否伴有肝纖維化/肝硬化,均建議在改變生活方式的基礎上使用抗炎保肝藥物,伴有肝纖維化/肝硬化可聯合使用抗纖維化藥物。同時伴有代謝異常者,需要聯合降糖藥物、降壓藥物、調脂藥物以及降尿酸藥物等。在所有的治療中,飲食控制和增加運動最為重要,兩者聯合最佳;相比運動而言,飲食控制尤為重要,首要的是控制飲食的總攝入量,其次才是調整飲食結構,強調減少富含反式脂肪肝(油炸食品)和果糖(糕點和飲料等)的食品。治療是否有效的指標是體重有無明顯下降,下降5%~10%就可以使脂肪肝患者的血液學和肝臟組織學指標得到明顯改善,無須恢復到正常體重。
脂肪肝防治十六字箴言:合理膳食,控制體重,適量運動,慎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