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安輝 李逢時 杜金瑩
中俄對發旅游巴士絡繹魚貫,喚醒了清晨密山口岸。口岸國門附近白棱河橋邊,游客們爭相拍照留存,這個長僅4.5米、寬不足2米的橋,是載入吉尼斯紀錄世界上“最小界河橋”。近旁巨石上鑿刻的“商通天下”四個大字,言盡百多年來此處“商賈云集”滄桑與繁華。
說密山口岸就不能不說說當壁鎮。當壁鎮位于密山境內,歷史上就是中俄民間貿易重要通道,南與俄羅斯的圖里洛格水陸相連,一橋之隔,是國門口岸所在地。
從1889年起,當壁鎮開始有居民居住,當時人稱此地為“快當別”。1927年,鎮內初具規模,店鋪成行,日益繁榮,中蘇貿易開始興隆,中國主要以大豆出口換回日雜用品,故而這里曾被譽為“東方大豆之路”。
時過境遷百年一瞬,當年的“十里當鋪,商賈云集”繁華今朝躍遷,民間貿易重要通道當壁鎮一躍成為年過貨量可達百萬噸,日過車能力200車次,年驗放能力達60萬人次的國家一類口岸——密山口岸。昔日的“東方大豆之路”現如今為運送繁復物品車輛塞途,畜力車、爬犁運輸大豆、豆油、白酒等農副產品換取海鹽、布匹、煤油、火柴等日用品、小農具場景悠悠消散,眼前一輛輛滿載著糧食、米糠、冰鮮、果菜,甚至煤炭和液化氣等物品汽車在路上疾馳過往。
密山口岸開通初期,年均進出口貨物3萬噸,過客2萬人次,貿易額1500萬美元。2000年以后,中俄雙方旅游貿易發展駛人陜車道,口岸年過客16萬人次,貿易額4600萬美元。2007~2008年,口岸年過客峰值達27.8萬人次,來密山購物俄羅斯游客遍布大街小巷,全國各地企業也紛至沓來。
“這么多年來在密山市政府,商務局、口岸辦等職能部門的關懷支持下,我們企業發展蒸蒸日上”,金達利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錢克桂說。公司通過招商引資從山東德州遷到密山來,依托密山口岸,主要生產銷售用于包裝銷往俄羅斯商品的包裝袋,現在年出口額過千萬美元。“密山口岸通商環境好,生意和好朋友都在這里,現在也不想回家,密山已經成了我的第二故鄉”,操著濃重溫州口音的錢克桂說。
密山口岸是國務院1988年批準的一類陸路客貨口岸,于1992年開始定期開放;經中俄兩國外交部換文確認,1993年密山口岸正式開通。口岸距俄卡緬雷博洛夫64公里,距烏蘇里斯克170公里,距符拉迪沃斯托克284公里。口岸國門主體建筑采用簡潔曉暢功能性突出的包豪斯風格,從照片依稀可見前國門上筑長城垛口的仿古風格。
2014年以來,密山市優化口岸基礎建設,實施了口岸查驗綜合樓改擴建及附屬配套工程,實施了口岸檢疫查驗、檢驗監管、檢疫處理場地和醫學排查區域等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后,口岸擁有進出口貨物檢驗通道4條、出入境旅客查驗通道4條,年過貨、過客能力分別提升到100萬噸和60萬人次。
2014年,由密山市大華經貿公司在口岸現場建設了口岸監管倉庫,當年12月通過哈爾濱海關驗收。次年6月,海關、檢驗檢疫部門進駐辦公,實現監管庫正式前置口岸現場。2017年,口岸完成對現場檢查區、生活區鐵柵欄、邊檢營房區水泥地面以及道路和排水設施改造。
口岸硬件設施改造升級帶來了密山貿易升級。2016年在密山正式落地的云淘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藉此機遇升級電商銷售模式,在2017年年貨節5天時間里,銷售俄羅斯糖果共計252噸。70后回滬知青子女、云淘創始人顧仲騫說,“一流的過境、通商硬件環境,以及商務局、口岸、海關領導積極協調過貨,延長通關時間,才使得我們能在短時間內把10萬多個包裹的252噸糖果順利發走。”
密山口岸所轄國境線長265公里,其中水界235公里,興凱湖為中俄界湖,口岸就在興凱湖西岸。興凱湖水域遼闊,濕地廣袤,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興凱湖作為滿族龍興之地,曾被“禁封”200余年。20世紀50年代,王震將軍率十萬官兵于此開發北大荒。
關于興凱湖的名稱因由,唐稱為“湄沱湖”;金代因湖形如“月琴”,有“北琴海”之稱;清代后改為興凱湖,“興凱”滿語是“水從高處流往低處”意。確如劉曉東先生在《渤海國湄沱湖考》中所辨,“湄沱湖”直譯漢語“海湖”意,把這個稱號無論冠于鏡泊湖還是興凱湖,都是言及其“大”或“遼闊”之意。這樣的“海闊魚躍”之感不僅是初識興凱湖之念,更是走過湖西岸的密山口岸之感。
2009年,俄方調整了關稅幅度和旅游貿易政策,俄購物游客銳減。為扭轉不利局面,密山市主動作為,搶抓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支持沿邊重點地區開發開放等有利契機,實施口岸差異化發展,建設專業特色口岸,努力提升對俄貿易額和過客、過貨量。2018年前5個月進出口貿易額完成5904.97萬美元,出入境人員34360人次,進出口貨物2644噸。
“公司作為一個農業走出去的密山典范企業,能取得經營和發展的成功,是與農業部,黑龍江省商務廳、省農委一直以來大力支持分不開的”,密山市才琳娜經濟貿易有限公司國內事務負責人荊開華說。農業部、省商務廳、省農委到俄羅斯考察的時候,都要到公司視察并指導工作,傾聽公司在俄遇到的問題并積極協調俄方解決。他說,公司成立雖只有短短4年時間,但發展規模已經達到了土地7000公頃,每年勞務人員輸出120人。隨著規模擴大,公司增加了畜牧業,現在牧草種植地是1500公頃,養牛場總面積是8公頃。今年購置了1500公頃的荒地和1000公頃的牧草地,準備擴大規模增加糧食回運量。
“口岸給經營者帶來了發展機會,口岸給公司帶來了發展的動力”,荊開華說。密山當地政府,商務局、口岸、海關非常重視他們這些在境外發展的公司。近幾年,各級領導下企業,赴俄羅斯調研,進一步打造對俄貿易的寬松環境,幫助企業解決在俄羅斯遇到的實際困難。
對俄貿易繁榮、口岸建設為密山口岸帶來了人氣,提升了對外貿易額。2017年密山口岸出入境人員突破20萬人次,同比增長39%,促進了密山市商品零售業、旅店業的發展,2017年全市外貿進出口額1.19億美元。
古語云仁樂山智樂水,在山水問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勤勞聰穎豁達的密山人,他們因地制宜,制定出口岸下一步發展路線圖。按照業已形成的對俄能源、木材、礦泉水進口,糧食、牧草種植回運、果蔬出口的工作思路,在省口岸辦和密山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密山口岸采取超常規措施,按計劃實現各項工作的預期目標。
首先,他們提出加快俄液化石油氣回運。協助企業及時解決液化石油氣回運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確保2018年底前,實現回運液化石油氣2萬噸。
其次,他們提出確保糧食木材回運增長。在幫助企業解決好通關便利化問題前提下,確保全年實現糧食回運1萬噸,木材1萬噸。
再次,他們提出實現俄煤炭、礦泉水進口。支持企業進口俄羅斯煤炭及礦泉水,并就通關、銷售及轉化增值為企業提供最大限度服務。
第四,他們提出全力做好牧草收儲回運。協調海關請求國家海關總局盡早完成對牧草回運熏蒸庫的檢查驗收,確保全年回運牧草1萬噸。
最后,他們提出力爭擴大對俄果蔬出口。在已完成和平鄉果蔬基地認證的基礎上,推進和平鄉蔬菜基地建設,協調中俄雙方企業對接,力爭在密山地產蔬菜上市期間,實現密山口岸果蔬出口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