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
一直以來,俄羅斯文學都具有其他國家的文學中不充分的女性崇拜意識,或是“女性優越情結”。由于俄羅斯特殊的社會發展與男作家文學創作輝煌的影響,在20世紀70年代女性作家創作崛起之前,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都是出自于男性作家之手的。在傳統俄羅斯文學中,較早塑造的女性形象就是12時期出現的《古史紀年》中的女王公奧莉加,以及《伊戈爾遠征記》中伊戈爾的妻子雅羅斯拉芙娜;俄羅斯文學真正開始關注女性形象,是19世紀30年代普希金的長篇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的問世,學術界把達吉雅娜這個形象看成是俄羅斯女性形象創作的標志和典范,“從普希金開始,在19世紀以及往后的20世紀的俄國文學中出現了一系列優美的婦女形象,在俄國稱之為‘俄羅斯婦女的畫廊,這是西方任何一個民族文學中所沒有的。”從19世紀和20世紀中期以前的俄羅斯女性形象來看,俄羅斯傳統文學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
1 永恒的女性
永恒的女性即理想化的女性形象,她們經久不衰,是俄羅斯文學中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精華;是集內在美、外在美及眾多的優秀品質于一身的,受到作者肯定和贊頌的美好女性形象。
1.1高貴典雅的完美女性
這一種類型的女性形象,往往美麗典雅、出身高貴、具良好的道德品質,從當時的社會準則來看,這些形象幾乎是完美無瑕的,散發著美德與美好的光芒。
《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的達吉雅娜就是這類女性形象的源頭與典范。作者普希金幾乎把俄羅斯女性所有的美好品質都集中在了這一女性形象身上,她不僅美麗樸實,心地純凈,飽讀詩書,熱愛自然,熱愛勞動,同情勞動人民,豁達充實,具有著一種難得的“坦然的美”。別林斯基說“她有深沉、仁愛、熱烈的性格,”在面對愛情時真誠勇敢,向所愛的奧涅金寫信告白,在遭受拒絕后自己承受一切的痛苦。幾年后由家里做主成了將軍夫人來到城市,意外碰見仍然孤身一人的奧涅金,奧涅金被達吉雅娜比之前更高貴迷人的典雅氣質所傾倒,開始寫信告白,想成為她的情人;但最終為了恪守道德,盡到做人妻的本分,雖依然深愛著奧涅金但還是堅決拒絕了他的求愛。
1.2自我犧牲的崇高女性
這一類型的女性形象更為豐富復雜,她們貧苦卑賤,嘗盡世間苦難,但是她們都不失善良純真,為了拯救他人而犧牲自己,遭受苦難,忍辱負重,有人說苦難的女性形象實際就是苦難的俄羅斯大地和民族。
《罪與罰》中小公務員馬爾美拉陀夫的長女索尼婭,她虔信上帝,默默承受不幸,用痛苦凈化靈魂,甘愿為了別人犧牲自己。因為父親失業,她出賣肉體養活繼母以及繼母帶來的弟弟妹妹,苦苦支撐著搖搖欲墜的破敗貧苦的家。父親不幸被馬車碾死,對方分文未給,本來貧困的家又要拿出一筆不小的喪葬費,拉斯科爾尼科夫同情這一家,把母親剛寄來的25盧布給了他們;陰險狡詐的律師盧仁為了報復拉斯科爾尼科夫不讓他娶他的妹妹杜尼婭,想揭穿對方將母親的血汗錢送給妓女索尼婭,誣陷索尼婭偷他的錢,被拉斯科爾尼科夫當眾揭穿,索尼婭心懷感激。殺了人后的拉斯科爾尼科夫被判處流放到西伯利亞做8年苦役,索尼婭決心報答和拯救他,隨他到寒冷荒涼的不毛之地,經常看望并幫助不信上帝的拉斯科爾尼科夫恢復信仰,最終在索尼婭的影響下,拉斯科爾尼科夫以懺悔之心皈依上帝獲取了精神的新生。
2 叛逆的女性
這一類型的女性不僅美麗善良、真誠美好,而且更為勇敢堅定,為了自己的愛情,或信仰,或理想,對社會制度和道德觀念進行了果敢的反抗和斗爭,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成了眾矢之的;雖然結局并不完滿,但是她們在爭取自我、珍視人生的道路上邁出了大膽堅定的步伐。
2.1違背社會規范的“瘋女人”
《前夜》中的主人公葉蓮娜,她是一個正直熱情、美麗善良、幾乎完美的女性。她出身豪門貴族,身邊有好幾位熱心的追求者,但都是華而不實的紈绔子弟和浮夸的貴族青年,葉蓮娜都十分厭惡。后來她遇到保加利亞人英沙羅夫,他為了祖國的解放事業積極戰斗并準備為此奮斗終生,英沙羅夫這種無私的大愛和奉獻精神使葉蓮娜對他產生了欽佩和愛慕之情,并不顧父母反對嫁給了他。離開家與英沙羅夫同赴保加利亞參加反對土耳其奴役的民族解放運動,途中丈夫病逝,葉蓮娜忠于信仰,飽經磨難,依然前行。
2.2違背道德的“壞女人”
《靜靜的頓河》中美麗不幸的阿克西尼婭,童年遭受禽獸般父親的強暴,十七歲時嫁給了司契潘,新婚第二天就因不是處女而遭到丈夫毒打,從此丈夫每夜都出去酗酒、尋花問柳,她被關在倉房或內室。對她來說,婚姻生活除了丈夫的毒打虐待和婆婆的刁難羞辱以外,就是壓得她喘不過氣來的喂牲口、干農活等繁重的家務勞作,陪伴她的只有無盡的屈辱與憂傷。當年輕英俊的葛利高里執著地向她表示愛情頑固地追求她時,阿克西妮亞在理智上盡力抵抗,但她那顆被痛苦折磨已經麻木的心開始萌動復蘇,“女人晚來的愛情并不是紫紅色的花朵,而是瘋狂的,像道旁的迷人的野花”阿克西尼婭開始了全新的生活,積極勇敢的和葛里高利公開戀愛,無所畏懼的面對麥列霍夫一家的強烈反對、丈夫更加兇狠的毒打和全村人對她鋪天蓋地的議論譴責,義無返顧的跟隨葛里高利,最終為了偉大的愛情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她的愛情是純粹、誠摯的,為了愛情可以拋卻家庭婚姻,反抗阻礙與擠壓,在特殊的社會環境和生存狀態下,最大限度地張揚了頑強的生命欲望。
總之,俄羅斯男作家們結合自己的經歷、感情與創作風格,極其強烈地對俄羅斯女性身上一貫的善良、純潔、自尊的性格和堅定勇敢、無私奉獻的精神,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描繪和贊美;對由反抗社會和道德觀念引起的女性苦難和罪惡進行了深切的同情與吶喊。
(作者單位:天水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