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在獲取數據的方式上發生了重大變革,數據統計結果及其蘊含的規律已經成為人們進行決策時的重要依據,這種數據信息價值上的變化,揭示著我們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大數據為職業院校的信息化建設增添了新的動力,智能化、人性化的理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熟悉和接受。本文從平臺建設、數據整合、數據應用這三個方面,展望了大數據背景下職業院校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前景。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以人為本”的先進理念已經走進了職業院校,在大數據背景下,校園的信息化建設正在由以往的數字化朝智慧化、人性化方向發生著轉變;各類校園服務信息將以互聯網為載體,將大數據技術與智慧校園建設充分融合到一起,實現校園服務信息的的高度整合與共享,從而建立起人性化的校園信息化體系。
1平臺建設
2008年,IBM公司憑借其當時的信息技術水平提出了“智慧地球”這一概念,而將其理念應用于我國職業院校的信息化建設當中,便構成了“智慧校園”的初步形態。所謂“智慧校園”,是融合了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一系列新興技術,建立起一個高效、共享、便捷的服務平臺,面向職業院校的全體師生提供一站式、個性化的校園服務。
智慧校園相對數字校園而言,更加強調服務的人性化、個性化與精細化,而智慧校園的創建是建立在大數據分析基礎之上的。具體的建設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①完善校園無線網絡建設,拓展其覆蓋范圍;提高網絡的安全性、穩定性與承載能力,加強個人信息認證與安全管理,為數據采集與交換提供安全、穩定的網絡環境;②應用學校統一的數據標準,加強整個服務平臺的數據集成處理;持續完善數據維護的管理機制;從系統的單點登錄轉變為數字身份的高度集成。確保數據采集的及時性與真實有效性;③將現有的系統監控日志資源融合起來,規劃好獲取數據的終端,搭建起具有職業院校特色的社交媒介平臺;④按照“多卡統一”的原則,整合現有的無線網絡系統、網絡管理系統、安防系統以及考場監控系統等數據和日志資源,使校園“一卡通”具備電控、水控、門禁、環境檢測等數據的采集功能;⑤借助微信、微博、論壇等社交平臺以及學校的app終端,打造半結構化或非結構化的數據采集和交換中心。
2數據融合
“智慧校園”以提供人性化的服務為發展目標,而人性化服務就意味著符合個性化需求,提供便捷、高效、周到的服務,使“智慧校園”理念得以有效落實。在具體工作中,要充分結合原有的服務項目對當前的校園服務流程進行梳理。在業務邏輯上,強調一個app只負責一項事務,例如圖2中顯示的職稱評審app,它呈現在參與者面前的是一個職稱評審的操作流程界面,其主要功能包含表格填寫、資料上傳以及查詢評審進展等功能,廣大教師只需要按照操作說明完成即可。而后臺的數據更新以及審核工作則交由人事、教務、科研等部門協助完成。在app的使用功能上,而屏蔽了其它業務系統,更加注重用戶的參與與體驗,提高了apprr的使用效率。
3 數據應用
3.1生源數據分析
職業院校可根據各地新生的報到率以及日常學習表現,適當的調整招生策略。在分析省內生源數據時,可把分析范圍縮小到縣、鎮乃至校級;在分析外省生源時,可以把分析的范圍擴大到省級區域。最終學校可根據數據分析的結果制定招生政策,安排招生部門深入到各個目標區域進行考前宣講,提高職業院校的生源質量。
3.2就業數據分析
通過對畢業生就業數據的分析,了解本校各個專業的學生結構及相關就業動態,并以此為基礎建立起就業信息共享平臺,使用人單位成功吸納到優秀人才,使畢業生順利實現就業。還可以對畢業生的職業數據進行跟蹤,讓優秀畢業生對在校學生進行職業指導,對在校學生的就業分流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使在校學生更加了解就業行情。
3.3一卡通數據分析
通過對一卡通消費記錄的數據分析,可大體了解學生的消費水平,為資助貧困生、發放獎學金與助學金提供數據依據,確保各項補助資金的合理發放。還可以從健康飲食的角度出發,為在校師生提供個性化的飲食建議;還可以和教學數據相結合,進一步探索學生生活模式和學業成績的關聯程度,便于學校給予學生適時的引導,形成良好的校園學習、生活模式。
3.4教學數據分析
職業院校可通過排課系統對全校的教室和實驗室資源進行教學數據分析,為日后優化排課時間提供準確的參考;還可以對學生的出勤率及選課信息進行數據分析,建立起缺課預警機制,對經常曠課、遲到、早退的學生,提出告警或做出其他信息反饋,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出勤率及課堂表現等,分析與學業成績相關度,以幫助教師識別關鍵課程和關鍵課時,以便于及時調整課程設置,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3.5圖書借閱數據分析
通過對學生圖書借閱情況的數據分析,了解學生的閱讀習慣與閱讀量,以及對于知識結構的需求情況,為學校圖書館進一步合理化圖書類型和改進借閱服務提供參考依據。可以通過學生的閱讀內容、閱讀數量、借閱習慣等信息,找出閱讀與學習成績、學習表現的關聯性,以便于向學生推薦更適合閱讀書籍。
4 結束語
當前,盡管各大職業院校都在積極努力的對“大數據技術”進行開發與應用,但我們也應該清醒的看到,現階段這項技術在職業院校當中的應用還僅僅處于起步階段,在未來的工作中,還將具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相信通過“智慧校園”的建設,尋找到大數據背景下職業院校信息化建設的全新方向,通過這一先進技術為職業院校的學生指明學習與就業的方向,為教師隊伍改善教學結構提供真實、精準、科學的參考依據,為學校開展各項人性化服務提供技術支持,為我國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泰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