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艷
1初中名著閱讀教學主要問題表現
名著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當中的重要構成部分,但一直以來并未得到充分重視。盡管很多學校專門開設了名著閱讀課程,但整體成效并不理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教學過于被動,學生缺乏深刻的閱讀體悟。在名著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只是讓學生進行自由閱讀,課后會布置一些讀后感作業,課程形式較為單調,缺乏有效引導。學生名著閱讀猶如“囫圇吞棗,不知其味”,缺乏體悟過程,無法深刻體會到名著當中的內涵與精神。這不僅會影響名著閱讀教學成效,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對于名著閱讀的興趣。(2)名著閱讀功利性較重。自新課改實施以來,初中語文試題當中基本上都會設置“名著閱讀”相關題目。這些試題對于學生強化課外閱讀發揮了一定引導作用。但學生普遍存在為了應付考試,一味地去死記硬背作家作品、故事情節等。這導致名著閱讀應試化現象較為嚴重,也導致名著閱讀功利化,甚至低俗化,造成名著閱讀流于形式,走向了“偽”閱讀的歧途。(3)名著閱讀隨意化現象較為普遍。經典名著之所以能夠不斷傳承,主要是由于其蘊藏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及思想底蘊。然而在網絡文化及快餐文化充斥下,一些學生在名著閱讀過程中往往停留于表面,以“走馬觀花”的泛讀替代了精度。在名著閱讀教學當中,很多老師也未能充分發揮引導作用,所推薦的名著并不太適合學生閱讀,也未能協助學生制定階段性的名著閱讀計劃,導致名著閱讀過于隨意。
2影響初中名著閱讀教學相關因素分析
在初中名著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以下因素對具體教學成效產生影響:(1)未能充分重視個體差異。名著閱讀教學過程中,一些老師未能將學生置于教學主體地位,也未能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而是用同一種標準去衡量學生,導致教學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無法結合自身興趣選擇性地進行名著閱讀。老師強行指導學生勾畫重點、記憶難點,一味地進行灌輸式教學,使得名著閱讀變得枯燥無味。(2)過于追求形式。一些老師在設置名著閱讀教學目標時未能真正地建立在學生閱讀發展上,而是片面地追求課堂形式。老師會利用一些多媒體手段來豐富課堂,但卻未能充分把握課堂內涵,無法讓學生在名著閱讀當中獲取良益。(3)名著本身問題。部分名著所反映的時代及社會狀態與現實相隔較遠。初中生由于社會閱歷及認知能力有限,在名著理解上可能會存在一定障礙,無法與名著內容產生共鳴。
3優化初中名著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3.1積極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對于初中名著閱讀教學而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至關重要。只有不斷提升學生對名著的閱讀興趣,學生才能主動閱讀名著。即便脫離課堂,學生也能夠在課外進行自主閱讀,有利于延伸課堂教學。初中語文課本都會有“名著導讀”,這是激發學生名著閱讀興趣的重要途徑。在“名著導讀”當中,會介紹名著主要內容、寫作背景、閱讀建議、精彩片段以及點評等。通過這些內容能夠讓學生對名著有一個大致的認識,老師在此基礎上進行引導,對于學生順利閱讀名著具有積極作用。當然,學生閱讀興趣培養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僅僅依靠課堂教學內容顯然是不夠的,且課堂教學內容也相對單調,可能部分名著并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老師需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及媒體資源來激發學生興趣。例如,老師在教學當中可適當播放百家講壇、子午書簡等節目,將課堂閱讀與課外知識關聯起來,也能讓學生更為深入地理解部分名著內容,使其能夠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
3.2結合實際制定計劃
在初中名著閱讀教學當中,需要合理制定課程計劃。目前,我校每周開設了兩節閱讀課,其目的在于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化被動為主動,使其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興趣及習慣。老師在每個學期可根據語文課程大綱標準要求,擬定大致的名著閱讀計劃,并通過閱讀課實現。為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可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在老師擬定的計劃上進行修訂、完善,并讓每位學生公開宣布自身閱讀計劃,以便共同監督、執行。每周兩節閱讀課,一節用于名著導讀,由老師篩選部分名著內容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名著內涵,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技巧。另一節課則用于學生自由閱讀或開展名著閱讀活動,如討論會、演講比賽、視頻播放等,將一些課外的內容融入到課堂當中,在豐富課堂的同時,也能夠進一步調動學生興趣,拓展學生視野。每周讓學生寫下本周閱讀心得,閱讀心得內容可以是讀后感、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自身對作品的見解,還可以是對閱讀課的建議等,以此作為閱讀課程反饋。老師也能夠根據學生的意見或建議對課堂教學進行適當調整,進一步提升名著閱讀教學成效。
3.3加強教師閱讀引導
老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通過合理引導,提升學生閱讀能力。例如,在《駱駝祥子》教學當中,可提出部分問題:原來的祥子是個怎樣的人,從哪些事情可以看得出來?后來的祥子變成了怎樣的一個人,又表現在哪些事情上?導致祥子出現變化的原因是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在閱讀名著時更具方向性,進而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使學生不斷積累、掌握一些閱讀方法、技巧。
4結語
在初中生閱讀名著的過程中,老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通過協助學生制定階段性的閱讀計劃,為學生閱讀名著指明方向,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升華自我。
(作者單位:云南省大理州賓川縣城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