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慧
隨著2014年國務院正式引導一批非研究型普通高校相應用型技術型大學轉型,很多地方高校開始積極向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目標轉型。藝術設計類專業的課程體系中,設計史論課程一直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如何使設計理論與專業實踐更好的結合,是設計史論課程急需解決的問題。
1設計史論課程教與學的困境
在目前的普通高校中普遍設置的藝術設計專業中,開設的設計史論課程通常存在著史論課程數量少、不能形成完整的課程組群,課程課時少、難以進行系統化的知識傳遞,通常大班型授課、或師資不足等原因造成難以一對一輔導等問題。學生對設計史論類課程存在著“無用論”,最嚴重的問題是很多學生對設計史論課程缺乏學習興趣。但從教多年來與畢業生交流得知,學生在畢業踏入工作崗位之后,在實踐中發現史論課程的知識很有用,可惜在學校課堂上因為不夠重視等原因頭腦中“內存”不足,還需在工作之余自學“補課”。
2設計史論課程教學的核心價值
毋庸置疑,設計史論是藝術設計專業必須開設的專業基礎課程,沒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設計和創新就是無本之木、無水之源。但在目前設計史論課程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困境中如何掙扎出一條道路,這就需要從事設計史論教學的教師抓住設計史論課程教學的核心價值,并在學生面前充分展現出來。
設計史論課程要傳授給學生的除了設計歷史發展源流,更重要的是設計思維訓練。對偏重形象化思考、抽象性和邏輯性思維較弱的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而言,設計思維訓練是設計史論課程能夠授予學生的關鍵價值。藝術設計是一門綜合性、交叉性很強的學科,它涉及人文、社會乃至自然科學等多種領域,設計史論類課程從自身特點出發,通過概念、風格、原理等抽象理念的教學,將學生的藝術思維與科學思維加以統合,使學生從圖繪式的形象性藝術思維轉變為構建式的科學性設計思維,綜合運用多種思維方式和能力,實現從模仿到創造的轉變。
3設計史論課程的應用型教學設計
3.1 整合設計史論課程形成組群
針對設計史論課程存在的課時不足等問題,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使多門設計史論課程形成完整、統一的課程組群,使不同的課程之間形成有機聯系,相互支撐、相互協作,共同實現設計史論課程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以環境設計專業設計史論課程為例,目前普通高校中的環境設計史論課程通常為“兩史一論”或“兩史兩論”的設置模式,如中外建筑史、藝術設計史等設計史類課程加設計概論或設計心理學等設計理論類課程。如果課程負責人能經過教學研討周密設置教學內容,可以使這些課程的內容互為補充和支持,而且可以加強課程知識之間的聯系和承繼性,使學生更容易吸收和掌握。
3.2 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增加師生互動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國內高校的關注,普通高校紛紛建設網絡教學平臺,這種新型授課方式短時間內為教師帶來了一定的工作難度和挑戰,但是如果能將網絡教學平臺與傳統課堂有機融合,就會成為解決為設計史論課程教與學之間困境的有效方法。
設計史論課程的課堂一般班型較大、人數較多,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無法兼顧教學和互動。而且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和興趣都不同,傳統課堂一對多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也難以做到因材施教。對設計史論課程教師來說,建立一個內容完整、結構清晰、資料豐富詳實的網絡教學平臺,可以使接受力較差的學生借助翻轉課堂去復習舊知識,而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自主跳躍性的學習新知識。而且學生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提出問題和需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或課堂進行有針對性的反饋。
3.3 編著應用性強的設計史論案例集
針對藝術類學生文化課成績偏低、對理論課缺乏學習興趣的問題,如果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一直是困擾授課教師的難題之一。學生對理論課不感興趣的首要因素就是學生無法直接將設計史論知識與設計實踐產生聯系,對設計史論課程存在認識誤區。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是讓學生認識到設計史論的“可用性”。一般授課教師都會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實踐案例進行分析和說明,或設置學生的案例分析匯報環節。這樣的方式雖然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課堂上的案例講解受學時限制,不能使學生構建起完整的知識體系,這就需要教師或課程組編著應用性強設計史論案例集等教輔材料,幫助學生更有效的查找和借鑒設計史論應用方法。
3.4 進入工作室增強應用體驗
要加強設計史論課程的應用型教學轉型,離不開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通常普通高校的設計史論課程在低年級開設,學生接觸的專業實踐類課程不多,對專業設計理解還不夠深入,如果在設計史論課程的實踐教學中將學生帶入專業工作室,布置給學生一些設計實踐作業,可以使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直接關聯,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并能使學生體驗完整的設計過程,強化應用效果。
4結語
普通學校的藝術設計專業雖然與一般文理科專業比較,有更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但是在目前的教學環境和條件下要出高水平的應用技術成果、培養高級技術人才還是存在著一定挑戰。作為藝術設計專業重要的學科基礎課程,設計史論課程要在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目標中發揮自身的重要作用,必須積極調整教學思路、盡快適應應用型教學轉型,利用信息化教學技術手段、增強互動性和應用性是目前設計史論課程進行應用型教學轉型的重要途徑。
本文系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課題“創新創業內核工作室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項目編號:JG16DB154)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遼東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