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瀟瀟
民族音樂是我國音樂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它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高等院校對的音樂教育對于傳承我國的民族音樂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從目前看來,我國高校的音樂教育當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民族音樂教學體系的建設迫在眉睫。本文在介紹民族音樂的基礎上,對當前高校民族音樂教學體系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究,并針對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方法,以期能夠為建構和完善民族音樂體系有所幫助。
我國高等院校的民族音樂教學體系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積累了非常多的有益經驗。但是,必須承認的是,誠然我們的民族音樂教學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舊存在著很多問題。
1音樂教學體制僵化
建國后,我國高校的民族音樂教學取得了長足發展,高等院校在音樂教學方面也積累了非常多的優秀經驗,當時我國各項工作都在學習蘇聯,因而我國高校的音樂教學工作也是學習蘇聯建構的,并形成沿用至今。但由于時代的變遷,我國的高校教學工作已經出現了新的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傳統的教學體系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教學發生的變化,我國民族音樂的教學工作出現了新的趨勢,因此,改變僵化的教學體制,勢在必行。
2民族音樂教學的內容片面
我國大多數高校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當中國,由于時代的原因,其與我國中華民族的審美融合的部分越來越少,因而容易陷入教學的片面性的誤區,從而也使我國的民族音樂的主導地位逐漸下降、弱化,進而動搖其根基。在我國的音樂教學過程當中,大多數的高校都依然是通過以唱歌為中心進行教學的,這使得很多高校的民族音樂教學的教師缺乏相關的民族音樂教學的融合意識,因而這也使很多學生難以接觸與理解我們的民族音樂,從而使當下的音樂專業的大學生對民族音樂的了解并不深入。另外的一些專門的音樂學院當總,由于其很大程度上都是招辦西方的音樂教學模式,學生所接觸到的都是西方的音樂理論知識,對我們本民族的音樂知之甚少,進而使得我們的民族音樂教學與之顯得各個不如,難以為繼。
3師資力量建設滯后
長期以來,由于我們的教學內容與形式的影響,我們高校的印祖音樂專業的相關教師比較少,在音樂教學的層面來講,我們傳統上的音樂教學比較重視對學生在樂理知識方面的培養與教學,致使了解我們民族音樂系統科研的教師極為少見,大部分的高校的音樂人才更為熱衷于對于西方現代音樂層面的研究,這對其來講也更為熱門與常見。在我們的調查與了解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的高校音樂專業的教師在研究方面重視對于民族音樂理論的鉆研,而很少對民族音樂進行創新性的創作研究,即便是有些教師對其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其研究也僅僅流于表面的程度,并未深入到根部,這就從根本上影響了教師對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引導和教學,由此我們也可以發現,我們的民族音樂的師資隊伍建設相對較為滯后,對教師在這方面的培養不足,從而影響了我們的民族音樂教學的發展。
4我國民族音樂教學體系建設的策略
4.1 適當調整民族音樂課程教學設置
如若想更好的構建民族音樂的教學體系,首先就是要從民族音樂的課程設置入手,進行一定的優化與調整們,將民族音樂潛移默化的深入到當下高校的音樂教學的過程當中,實現其的融入與過渡。高校在組織課程的時候,應當對民族音樂引起高度的重視,加大民族音樂課程在其專業課程當中的比例,各個高校還應當根據自己高校的實際與地域特色,編輯自己的校本音樂課程,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民族音樂的魅力,使之能夠對民族音樂產生興趣,從而加大對于民族音樂的體驗。
4.2 注重優秀教師隊伍的建設培養
除了以上對于課程的重組與整合之外,對于民族音樂教師隊伍的建設培養也應當積極的進行。師資是一個學校一個專業的靈魂,是能夠發揮引導學生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如果想要構建合理的民族音樂教學體系,提高師資隊伍的專業程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從目前的現狀來講,我們的民族音樂課程的教學,無論是對民族音樂的編曲抑或是對課程理論的講解都無法離開優秀民族音樂教師的示范而孤立的存在,因而,高校勢必要培養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從自身來講,高校的優秀教師應當有意識的學習民族音樂;另外,高校也應當送相關的教師進行培養進修等等,提升高校教師的自身素質與素養,從而保證教學的有效開展。
4.3 努力構建民族音樂教學完善體系
構建合理的教學體系較之前兩者,其建設的周期長,效果顯現的比較慢,但是如果建設成較為完善的教學體系,那么其后期的作用則非常明顯。因此,在建設音樂教學體系的時候,必須要從源頭上入手,堅定不移的完善,不斷修改,一方面高校的負責人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另一方面要聽從一些專家、學者,甚至是高校的一線音樂教師的相關的意見和建議,發動、發揮整個社會的優勢,從而實現音樂教學體系的完善與發展。
(作者單位:河南科技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