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冠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對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的需求也不斷增加,這一趨勢對電大計算機課程教學的實效性提出了新要求。加之,各類計算機培訓學校、證書培訓班的興辦,對電大計算機專業造成很大的沖擊。前電大計算機課程教學存在著課程理論落后、課程教學老套、課程開發滯后等問題,應用性和操作性不強,學生動手能力差,項目開發能力弱,畢業設計水平低,不能夠很好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不能夠適應信息化快速發展的需要。本文通過對電大計算機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現狀的調查與思考,總結問題,分析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的一些建議性思考。
電大培養的是適應地方經濟社會實際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對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的需求也不斷增加,這一趨勢對電大計算機課程教學的實效性提出了新要求。加之,各類計算機培訓學校、證書培訓班的興辦,對電大計算機專業造成很大的沖擊。計算機理論發展速度快,設備技術更新快,計算機課程內容和教學實踐也必須要能夠適應這種快速的更新,能夠跟得上更新的步伐,才能夠真正實現電大教育培養的目標。
但是,當前電大計算機課程教學存在著課程理論落后、課程教學老套、課程開發滯后等問題,應用性和操作性不強,學生動手能力差,項目開發能力弱,畢業設計水平低,不能夠很好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不能夠適應信息化快速發展的需要。如何提高計算機課程教學水平,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解決發展難題,提高教學質量,是電大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必須解決的難題。本文通過對電大計算機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現狀的調查與思考,總結問題,分析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的一些建議性思考。
1電大計算機課程教學存在問題
1.1 課程設置不切實際
電大計算機課程的設置沒有結合電大自身的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設置更準確、更具體、更實用的計算機課程體系,而是仿照普通高校的計算機課程設置,這樣就使得電大學生掌握計算機知識的廣度、深度和難度不夠,不能很好的把計算機知識學以致用。這樣,教學實際效果就與電大的培養目標“重點面向基層的,能從事計算機應用軟件、硬件設計、開放和應用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相去甚遠。一是課程實用性不強,因為仿照高校計算機課程設置,缺乏對應用軟件開發與設計、硬建設計與維護、網絡系統管理與維護、計算機網站設計與維護、計算機美工設計、計算機動畫設計等實用性知識的設計與強化。二是課程設置時間過長。因為計算機軟硬件更新速度快,學制過長的話,一些實用性的技術很快就過時了,就會導致學無所用。
1.2 學時安排不恰當。一是有的計算機課程總課時過于集中且相對較短,不利于學生很好的掌握計算機知識。如有的教學計劃將《計算機應用基礎》集中安排在一個學期完成,這對于那些對計算機應用嚴重缺乏并且主要靠業余時間來學習的人來說,要求有點高,其結果要么是多數都學過,要么是多數沒學會。二是有的計算機課程設置銜接性不強,不利于學生深入把握。如有的教學計劃把計算機基礎課程和計算機應用課程相隔一兩個學期來安排,造成學生對后面課程的學習的脫節,不利于學生有效的進行學習,使學習收效大打折扣。
1.3 課程教學重理論輕實踐
從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計劃制定、教學內容編寫、教學課時設置等方面來看,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有的計算機課程設置不僅理論性強且難度很大,如數據結構、軟件工程、操作系統、C語言程序設計等,對學生來講既很難掌握也不實用,操作起來也很難。教學實施上,也是多課堂理論教育,而少實驗室、實訓基地的實踐操作和反復練習,即使有實訓基地的練習,也是低水平的、重復性的練習較多,而缺乏創造性、設計性的內容,脫離實際工作的應用需求;理論課程的學分一般都高于實踐課程的學分;期末考試也是理論考試占70%,而實踐操作只占30%。
1.4 教學實施的條件較差
一是教師的實踐能力較低。電大教師多數是從學校畢業直接到學校任教,他們缺乏社會工作的實踐和更多更復雜的實際技能操作的鍛煉,對實踐缺乏豐富的、復雜的認識,對崗位的業務要求認識也不夠到位,因此對學生的實踐教育的指導,也只能停留在簡單的、表面的、不深入的層面,導致學生掌握的技能也不能很好的適應社會實踐的需求。二是設施設備較落后。計算機設施設備更新較快,實驗室或實訓基地用來試驗的計算機淘汰率較高,但是學校在設施設備的投入使用的資金有限,不能夠及時更新計算機的設施設備以適應新的課程需求。此外,有的學校在配置計算機的數量上也無法滿足實踐教學需要,致使一些日常的課程實驗和實訓無法正常開展,設施設備的不足制約了實踐教學的充分開展。
1.5 實踐教學成效較低
一是實踐教學對學生從業幫助小。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也為了學生能夠容易接受計算機課程的基本知識,為了學生能夠容易掌握知識點并順利完成課程任務,就根據課程要求,設定一些相對簡單的教學實踐項目供學生練習。學生學會了簡單的基本的操作,但是不會用掌握的工具去解決實際應用問題。二是實踐教學組織實施難。實踐教學與課堂理論教學相比,對教師的考驗較大,在教學指導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很多教師也解決不了的難題,讓教師有畏難情緒,所以組織實施不夠積極。此外學校在教學安排上,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也不夠。三是實踐教學對學生要求不高。因為學生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在實驗室里,容易管理混亂,教師對學生管理不夠嚴格,沒有提出嚴格的實驗要求、完成效果等,學生做得好不好,關注不夠。
2原因分析
2.1 理念轉變難
雖然,當前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強調的較多,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難突破傳統、突破固化的模式,難以聘請到真正理解電大培養目標的、并把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與職業技能結合起來教學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重理論輕實踐,重考試成績輕應用能力的慣性思維難以改變。
2.2 條件受限大
計算機課程教學除了理論,更注重的是實踐的操作。實踐操作需要學校投入很大的財力、物力、人力。教師實踐能力的限制、學校實踐場所的限制、計算機設備更新的限制、嚴重制約了計算機教學的實效性的實現。
3電大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3.1 緊貼實際,制定教學計劃,設置課程體系
電大計算機教學應緊貼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就業需求,緊貼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為目標,制定教學計劃,調整設置課程內容。一是要全面規劃課程體系。要徹底改變過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的做法,著眼于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職業崗位技能、實現培養目標,立足于計算機專業的特點和信息時代的新要求,從體系上進行整體規劃,構建開放的、實用的、專業的課程體系。二是要選好教材。對每門教材的選取,首先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水平,選擇適合學生能力的淺易的教材;其次考慮社會實際的需要,選擇與時俱進的新型技術知識的教材,淘汰落后信息技術教材;再次要選擇理論實踐相結合較好的教材,便于學生實踐操作的教材。三是要把職業資格證書課程納入計算機課程體系。把職業資格證書考試課程與電大計算機課程相銜接,比如將“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網絡”“數據庫應用技術”等課程與“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認證”等考試課程相銜接,納入教學課程。
3.2 因材施教,科學設置層次化的實踐教學內容
任何學科的學習和認識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計算機課程實踐操作也是一個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過程。要設置三個層次:一是基礎實踐層次,通過教育學生掌握基礎的計算機知識,培養學生簡單的實驗能力,強化學生獨立實驗、獨立思考、獨立分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計算機語言編程開發能力。二是專業實踐層次;對學生專業化要求更高,以教學體系中的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為手段,融合幾門專業課程,訓練學生的專業技能,綜合技能,強化學生綜合應用能力。三是社會實踐層次。定期安排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進企業、機關及其他社會組織進行實習,讓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實際崗位需求進行融合,強化學生適應社會、獨立工作的能力。
3.3 打造教師隊伍,增強教學實踐的實效性
電大計算機教學的落腳點在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上,這些能力的培養在于電大師資的保障。一是要選聘計算機應用經驗豐富的人才到電大任教。要敢于放下身份、沉下心,聘請聘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計算機專家和技術骨干進學校,既要講好理論,又要講好實踐教學課,將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等各類崗位需求的技術帶進學校,帶給學生,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提高與社會接軌的能力。二是要培養在校教師的實戰能力。電大要加強對社會的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的合作,經常派送教師進企業、機關,參加實際操作鍛煉,積累實戰經驗,提高教師的實戰能力。同時學校也可以多舉辦教師計算機應用實戰比賽,激發教師計算機實踐創新能力,提高教師主動實踐的積極性。三是要多開展計算機教學實踐課。學校要整體規劃計算機課程,要重新調整計算機理論課程與實踐操作課程的比例,提高實踐課程的比例,并且要制定實踐課管理制度,對教師定期開展實踐教學、學生實踐培訓效果提出嚴格要求,切實發揮實踐教學的培養作用。
3.4 充實教學條件,確保實踐教學順利開展
因為投入不夠,導致電大的教學實踐場所、實踐教學設備等受限,不能保障實踐教學順利開展,在課程設置上就躡手躡腳。一要拓寬實踐場所。要按照電大培養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整體規劃建設好學校實驗室、實訓室。根據課程難易程度、實訓訓練強度、學生實訓規模等,設置不同層次的實訓室;同時可以加強與有關企業、機關的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定期安排學生進校外實訓基地實習鍛煉;加強與高校的合作,實現電大與高校之間實訓室的有償使用,減少投入。二是完善實踐設施。充分利用資源,在現有計算機設施設備的基礎上,適當購置必要的計算軟件等相關實驗設備;同時也可適當改善設備整體條件,建設有電大特色的實訓基地,配套先進的設備,完善實驗條件。三是創新補充。充分利用多媒體的特點,拍攝一些課程實驗、綜合實訓、崗位實訓、計算機項目開發等方面的實踐教學視頻,建立實驗實踐視頻資源庫,向計算機專業學生開放,作為實踐環節的一個有效補充。
總之,電大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必須緊緊圍繞社會發展需要,必須緊跟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步伐,必須立足于學生的個人能力和水平,設置課程,開展教學,才能實現計算機教學的長遠發展,實現電大的培養宗旨。
(作者單位:重慶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