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麗
1引言
當前高職教育發展正面臨轉型和質量兩大問題,只有把握住階段性發展特征,堅持以更新教育觀念為先導,才能實現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
2創造性思維課程化
國際之間的競爭已經從資源、軍事競爭轉向科技創新之間的競爭,每個國家都在不斷進行教育改革以培養出更多具有創造性思維的人才。創造性思維課程在高職院校的開設尤為重要。
第一,培養靈活性思維
思維定勢是人們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認識事物或解決新問題的傾向,是一種按常規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思維定勢既可以幫助我們駕輕就熟地解決某些現成問題,認識某些相似的事物。同時,思維定勢作為一種桎梏,妨礙我們進行創造性思維。貝弗里奇在《科學研究的藝術》一書中論述道:“幾乎在所有的問題上,人腦有根據自己的經驗、知識和偏見,而不是根據面前的佐證去作判斷的強烈傾向。因此,人們是根據當時的看法來判斷新設想。”在我國,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經過從小學入學到高中畢業上千次的考試,大學生面對問題時,通常表現出習慣性一問一答、一題一解的思維定勢,缺乏自己獨特的見解。筆者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意見調查的時候,有60%以上的學生選擇“相信老師”,而無法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創造性思維課程教學中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提出不同的意見,勇于向權威、書本挑戰,提出新問題、產生新想法,積極打破思維定勢,以培養從不同角度分析、解決問題,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第二,挖掘思維深度
哈佛大學前校長陸登庭在北京大學演講時指出:“在邁向新世紀的過程中,一種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們具有創新性,使人們變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敏銳的觀察力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基礎,也是在工作中不斷創新的源泉。創造性思維課堂上通過有目的地訓練重新分類、顛倒、有意忘記和運用比例等全新化觀察技巧培養敏銳觀察力,促進學生在記憶中形成各種新表象,并且通過聲音、圖片、文字等想象刺激他們善于調動頭腦中存儲信息,以原有知識為平臺,積極聯想,形成新的知識,增強學生思維深度。
第三,擴展思維廣度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為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想象具有對事物發展的預見作用,具有對人的智能活動的定向作用。從皮革馬翁效應來說,有一個積極的目標,并且不斷積極地進行心理暗示,能夠快速提升一個人的成績和能力,促進目標的達成。在不斷應試的過程中,大學生往往喪失了對于夢想的追求。當我們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進行調研的時候,學生100%擁有理想。而對于剛剛入學的大學生進行調研,卻有70%失去了對于未來事業的憧憬。事實上,世界上幾乎每一個杰出的成就,從福特公司到迪斯尼樂園,從索尼公司到微軟公司,都是敢于夢想、敢于想象的結果。通過創造性思維課程中想象與聯想的訓練,不斷鼓勵學生設定他們自己的目標,計劃他們的未來,積極地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讓他們在思維的天空自由翱翔,視野更加開闊、更加深遠。
3學生素質拓展開發
以課程建設、環境建設、社團建設為構想重點,以打造優美的育人環境、建設優秀的育人隊伍、構建良好的育人機制為目標,形成先進的教育模式。
第一,課程建設
素質教育課程建設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體現教育價值的取向,直接影響著學生身心成長和整體教育質量的提高。素質教育課程建設是高職院校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要真正落實素質教育,取得素質教育實質性的成效,必須著眼于教育教學全過程與各個環節,運用多種方法著力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素質教育課程建設,讓學生獲得相對系統的基礎知識為形成素質提供保障。
課程建設依據職業能力培養需要,體現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的建設思路。課程建設的基本原則是:將人文精神的培養與職業能力的培養相結合;將基本素質要求與學生個性特長培養相結合;將素質提升與素質拓展相結合;校內活動課程與校外社會實踐課程相結合。
第二,環境建設
環境是影響人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能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一種個性成長的需要和心靈成長的力量。學校教育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價值觀念、倫理道德、思想意識等對學生的浸潤、感化大多通過環境潛在內隱的方式進行。規劃整潔的校容校貌、先進的教學生活設施、布局合理的綠化景點、象征學校特色的校園雕塑、凝聚學校傳統的人文景觀、健康文明的校園氛圍,都能很好地陶冶學生的情感,愉悅學生的心境。通過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建設,以環境育人,為學生素質形成提供保障。
第三,社團建設
以學生社團建設為載體,努力使學生形成素質特長。活動是素質之于個體意義或價值實現的根本途徑,學生通過參加豐富多彩、有益的課外活動,通過履行義務和責任,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和服務而獲得素質提升,使學生享受到實踐的快樂,體驗到更深刻的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滿足,提升人文素養,促進個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學生社團是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學生培養興趣愛好,擴大求知領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華智慧的廣闊舞臺,是學生在實踐活動過程中提高素質的重要途徑。可見,加強學生社團建設,對于充分實現學生社團的育人功能,滿足廣大學生成長成才需求,促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必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4結語
為更好促進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文章從創造性思維課程化安排和學生素質拓展開發兩方面入手,提出具體實施方法,以使高職教育更能適應時代發展。
(作者單位:宜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