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古 滿明
艾古:人一天不吃飯都不行,可是股市卻有牛有熊,所以職業投資者都特別關心一個問題,熊市該怎么辦,理論上說熊市能不能也有大牛股呢?
主持人:這倒是個問題。甚至有一句話叫“牛短熊長”,總不能牛市炒股為生熊市去刷盤子掙生活費吧。
艾古: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講在遍地仙股的港股市場,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依然產生了幾只漲幅過百倍的超級大牛股。
主持人:嗯,你的知識來源要么是朋友圈雞湯文章,要么就是美劇或好萊塢電影。我覺得你可以考慮上個長江商學院提高點檔次。我保證不會有教授騷擾你。
艾古:我對我的知識結構很滿意,完全能夠滿足投資獲利養家糊口的需求,沒有必要另外再交智商稅了。
主持人:不用你說,港股百倍漲幅的肯定又是指騰訊。
艾古:騰訊就不說了,沒有多大的討論的價值。這篇文章里主要分析的是一家叫“申洲國際”的公司,同時還提到了一個“舜宇光學”。
主持人:哦,倒都是各自行業里響當當的公司。一個是做紡織服裝代工的龍頭企業,一個是做手機鏡頭的龍頭,聽起來倒似乎都符合你的基本面評分標準。
艾古:這個問題引起了我的思考,到底是否符合我的評選標準呢?我認為其實是不符合的。我是一個高度重視獨立價值的人,一家公司要入選,就一定必須是那種已經能夠自成體系,對外界沒有生存依賴的公司,它不僅能夠穩定地賺小錢,而且輕易不會被外來因素摧毀——金融危機啥的不會對它造成嚴重的影響。這就決定了它要么是卡住上游源頭性質的根本需求的公司,要么是占領了下游終端消費市場的公司。而廣大的從事中游業務的公司,要么被上游勒索(前些年中鋼協被澳大利亞鐵礦石巨頭勒索的事相信還有人記得),要么為下游打工(當前的中美貿易戰實際就是這個性質),命運自主率相對較低。
最近還有一篇文章“蘋果打噴嚏,中國女首富(藍思科技)就重感冒:60億4個小時就沒了”,講的是性質完全一樣的問題。而且這類公司的崛起全靠訂單,能成為行業龍頭一般都是有貴人扶持的,并不全靠實力,不確定因素較多。
同理,傳聞即將綠色通道登陸A股的富士康,很明顯也是這種性質的公司,那么就不能對其樂觀。
我們今天可以就此提出一個基本面選股新概念:“卡住兩頭,放棄中間?!蹦敲碅股公司其實絕大多數都屬于是可以放棄的中游性質。
主持人:上游和下游有什么不同嗎?
艾古:有本質的不同,分別代表完全不同的兩種坐莊思維。石油是最具代表性的上游資源——在中國目前則是以房地產思維為代表,而以巴菲特為代表的金融資本,其目標主要在于控制下游終端。兩種流派之間存在很大的競爭。從我的理論上來說,我不否定上游的投資價值,但認為下游思維是更有進步意義的。打個比喻,上游思維卡人民脖子,下游思維為人民服務。
主持人:艾古本人也是下游思維的忠實踐行者,其代表作可以歸納為“榨菜啤酒方便面”,初步已經相當成功,本周限于篇幅,這個話題下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