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遠東龍鱘業有限公司
(2018年9月7日)
2003年東龍鱘業早期團隊開始探索對野生鱘鰉魚人工繁育種苗進行推廣,并建立實驗場嘗試天然牧養,直到2011年,鱘鰉魚天然牧養獲得成功,于2012年團隊正式成立撫遠東龍鱘業有限公司,打造可持續發展的鱘鰉魚生態產業鏈,獲得“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稱號,2013年創立“東龍鱘”企業品牌,并在市場上迅速贏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2014年組織開展對撫遠黑龍江水域野生鱘鰉魚種群生存狀況調查,種群數量堪憂。2015年創立撫遠市鱘鰉魚保護協會,開始組織放流放生活動,全力拯救野生瀕危物種鱘鰉魚。2016年“東龍鱘”商標獲黑龍江省著名商標榮譽稱號,“東龍鱘”牌魚子醬獲得有機食品認證。2017年建立了高標準魚子醬專用無菌加工廠,量化了影響魚子醬品質的46項指標,真正達到了標準化生產。“東龍鱘”牌魚子醬獲得對外貿易資質,“東龍鱘”品牌被認定為“極具發展潛力品牌”,并在《品牌龍江》登載,公司被認定為“黑龍江省杰出品牌”企業,產品入選《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大典》。
一、創新發展模式,加快鱘鰉魚特色產業發展
撫遠市是重點漁業大市,為實現從傳統“重捕輕養”的產業結構向現代高效型產業化網箱養殖轉變,公司立足實際,創新經濟發展模式,以市場為主導,采取公司+技術+基地+農戶的方式,由公司與農戶簽訂合同,統一提供苗種、統一飼料、統一技術服務、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銷售,既節約總體產業成本,又充分保障農戶的利益,解決農戶的后顧之憂,解決了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緊緊圍繞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綠色、有機水產養殖產業,利用撫遠市水產資源優勢,加快鱘鰉魚產業發展,促進了企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發揮示范作用,促進漁民增收
一是帶動養殖標準提升。公司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大力合作,在撫遠市進行了鱘鰉魚人工繁育技術、規模化網箱養殖等技術研究,形成了相對完整的技術規程,制訂了《鱘鰉魚繁育養殖技術規程》,對指導企業進行標準化的生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是助力打造宣傳區域品牌。東龍鱘業非常重視自身品牌的塑造及推銷撫遠市特色魚產品,通過贊助祖國2015年新年第一跑、2016科勒國際馬拉松賽,助力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通過贊助北京黑龍江商會年會活動,助力龍江企業在京發展;通過贊助2016中俄美食文化節,助力中俄兩國合作與交流;通過贊助品牌龍江活動,讓更多的國內外企業認識撫遠、認識東龍鱘業。今年年初 ,CCTV 7農業頻道,東龍鱘業參與攝制了《美麗中國鄉村行》之《最美冰雪行--赫哲族鈴鐺網捕魚》;今年3月,東龍鱘業又邀請CCTV7農業頻道生活服務類欄目《時尚大轉盤》節目組來撫遠拍攝專題節目,大力宣傳“東龍鱘”品牌產品,提高了東龍鱘業鱘鰉魚以及鱘鰉魚子醬品牌產品的知名度。
三是促進農民增收。在東龍鱘業的帶動下,撫遠市鱘鰉魚養殖業逐步向規模化經營方向發展。新增扶貧養殖戶320戶,戶均養殖鱘鰉魚6000尾,年增產鱘鰉魚商品魚350噸,年戶均增收1.6萬元。
三、延伸產業鏈條,實現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多贏
一是突出抓經濟效益。鱘鰉魚產業鏈條中效益最大的環節是加工銷售魚子醬。一條50公斤的鱘鰉魚,按12%的出子率,可加工6公斤魚子醬,按9600元/公斤的價格計算,銷售額57600元。而50公斤重的鱘鰉魚養殖和加工等總體成本6000元,投入產出比約為1:10。經濟效益可觀,市場銷售空間巨大。
二是強化抓生態效益。為保護黑龍江野生鱘鰉魚,東龍鱘業牽頭成立了“撫遠市鱘鰉魚保護協會”,并積極組織放流放生活動,每年向黑龍江水域投放鱘鰉魚魚苗近100萬尾,以實際行動拯救鱘鰉魚這一瀕危珍稀魚類。通過增殖放流增加了鱘鰉魚野生種群數量,改善了區域漁業生態環境。
三是聯合抓社會效益。東龍鱘業與體育賽事、主流媒體等合作,多種形式宣傳“東龍鱘”品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通過做細做精特產鱘鰉魚產品,使其成為撫遠立市的大產業。發展鱘鰉魚養殖及其加工產業項目,引導漁民由捕轉養,有利于增殖保護瀕危水生野生動物資源,有利于保護漁業水域生態環境,有利于專業漁民持續增收。
下一步,我們要繼續把東龍鱘業鱘鰉魚產業做大做強,發揮企業品牌效應,帶動旅游、餐飲、住宿等產業興旺,促進撫遠市漁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