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晶
三大構成是建筑裝飾設計專業在我國設計專業領域中經歷很長發展階段的教學內容。由于建筑裝飾設計所涉及到的內容基本上都被“三大構成”所囊括,因此“三大構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建筑設計專業的“三大構成”
(一)基本概念
“三大構成”主要是指一種造型類的概念手段,其基本的作用是通過學習能夠將具有不同形態的很多不同的單元進行重新組合,從而構成一個新的事物單元。因此我們將針對三大構成的組成元素進行具體的分析和討論。
1.平面構成
這門學科的主要研究對象是以二度空間為主的事物,以及其在空間中的結構變化。這里所提到的立體空間僅僅是由于不同圖像的構成對于人們視覺造成的不同的引導進而形成的幻覺空間。在建筑設計專業中進行這門課程的教學,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們能夠在二度空間內使用輪廓線來實現圖像與地之間的劃分,從而可以將圖像準確、形象的描繪出來。其教學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們能夠探求二維空間內所產生的視覺規律、骨骼組織等不同的規律要素。并形成相對嚴謹且律動的裝飾性的構圖思維習慣。
2.色彩構成
人們在生活中由于不同的視覺體驗,因此會對不同的色彩知覺產生對應的思維定式。通過不同顏色的搭配,能夠形成更多的色彩類型和表現手法,從而帶給人們更多的視覺觀感,并潛移默化的對人們的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色彩的構成作用就是將人們的思維定式進行總結和歸納。通過分析讓學生們了解色彩構成的知識內容,同時確保學生能夠了解色彩知識,并靈活地應用于實際的建筑設計之中。
3.立體構成
現代藝術設計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研究在立體形態下,不同材料所能夠表現出的造型的一門學科。立體構成的過程,也是在不同材料的結合下依照美學的原則進行重新搭配的過程,其主要構成因素包括物體的點、線、面以及色彩和所占據的空間要素等內容。
(二)教學現狀
在建筑裝飾設計專業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會涉及到一些需要將二維的畫面轉化成抽象性的藝術性概念化的視覺語言,由于每個人的理解不同因此學生們感受到的轉化難度也會有很大的不同,但更多的學生認為這是一門比較難懂的課程。因而在實際設計過程中也往往缺少這些內容的呈現。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促使學生能夠將自身對畫面的直觀認知轉變為抽象的層面認知上。同時,教師需要借助不同的幾何圖形,通過任意組合搭配的方式,構成不同的形態,幫助學生能夠更加準確的對圖像進行抽象化的了解和認知。在建筑裝飾設計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色彩的認知也不夠全面,因此在實際設計時無法有效地利用色彩來闡述自己的設計理念。還有一部分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盡管多媒體的教學方式更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但是學習的過程卻是以被動接受為主要方式的,因而并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些不利因素,就會影響到學生在實際設計創作的內容。因此,學生的創作很難打破陳規,常常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導致其設計的作品必然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二、教學對策
(一)平面構成對策
平面構成主要是依靠輪廓和構圖來形成對空間的設計的,平面構成的空間主要以二維空間為基礎,并通過設計者的設計手法給人帶來視覺引導的作用。由于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幫助學生建立視覺效果思維,以便于能夠更好地理解直觀圖形向抽象性概念轉化的意義。站在學生的立場,如果無法掌握這門課程,那就無法將直觀的事物進行抽象化的分析,因此就會導致,即便在設計過程中學生的思路非常的廣闊、豐富,但是卻無法將這些內容展現在紙上。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借助幾何圖形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化的概念。從而提升學生對于抽象思維的認知和構建。
(二)色彩構成對策
色彩構成的主要學習目標在于使學生們掌握色彩搭配的基礎知識并能夠應用于建筑裝飾設計中。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色彩構成的內容和原理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因此開展色彩構成的教學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學生對于色彩的敏感度,幫助他們提升審美能力和設計能力。傳統教學方式,教師只是一味地教授理論知識,在一些內容上通過讓學生進行死記硬背來掌握知識,但這種方式并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知色彩。也不會具備在認知色彩的基礎上進行創造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色彩主題的設計方式,通過一些案例來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和思考,并在此基礎上學會如何創新。以建筑設計的角度出發,色彩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其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就是通過不同的色彩搭配,不同的明暗,利用光源等因素打造出具有不同風格、不同格調的設計作品。
(三)立體構成的教學對策
在三維空間中,立體構成是其中一個組成部分。它是通過平面的設計加入不同的成像因素,從而打造出不同的視覺的效果,能夠讓觀賞者產生三維視覺空間的視覺感受。在設計過程中,如何選擇材料并依照設計進行表現是立體構成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在了解設計空間概念之后,能夠選擇正確且恰當的物質、材質來進行表現。例如:鏡面、石雕、竹料等不同材質的設計,可以依據物體本身的屬性來展示出不同的立體構成的效果。進而讓學生能夠更加貼切地感受到身處于實際建筑中立體構成所帶來的美感。
三、結束語
“三大構成”的教學設計的內容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在設計過程中形成創造性思維。在建筑專業設計教學內容中,空間思維、抽象概念以及創造性是設計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只有通過加強對這三方面的能力的提升,才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對于空間的感知力,進而提升他們在裝飾設計方面的能力。
(作者單位:內蒙古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