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立博 柳佳慧 李蔚佳
一、前言
處于職業教學階段的學生們因為社會閱歷的限制,通常畢業后的就業目標會和社會的實際用人需求不相符,因此就會出現就業薪金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的現象,甚至有部分畢業生因為所找到的崗位并不符合自身的要求,因此對工作產生抵觸的心理。究其原因,其實這都是因為畢業生們并沒有科學地定位自身的擇業觀,目前我國的社會已經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轉變為了大眾教育,基于這種背景下,職業院校畢業生如果依舊保持著較高的就業期望,就難以順利地實現就業。在經過調查研究發現,我國依舊有很多的職業院校沒有將思政教育和就業指導教育納入正規的必修課程中,缺乏了有效的融合以及強制性,甚至有部分的職業院校的就業指導教育中并沒有考慮到畢業生的就業心態和社會的就業形勢,更不用說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的融合。
二、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的關系
(一)相通性
思政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道德和法律,還能夠使學生更加適應社會的規范,并且學會怎樣處理社會關系。我國的公民道德體系一般分為多個層次,低層次的道德規范對于大部分的公民都有著約束力,具有較強的普遍性,公民只要違反社會的公共道德,就會受到輿論的譴責,因此在進行就業指導教育的時候,不僅需要加強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還需要重視學生道德及法律等方面的教學,因此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有著相通性。
(二)內在關聯性
社會規范必須以法律為基礎,并與人們的心理需求和道德規范等方面相適應,才能夠充分發揮出它的作用,人們也才能夠更加自覺和自律地遵守法律,甚至維護法律的權威。因此將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科學合理地融合在一起,在法律法規的教育中融入道德教育,是確保學生具備正確價值觀和就業觀的重要保證。思政教育和就業指導教育間的內在關聯性不僅能夠有效促進兩者的融合,在重視起就業指導教育中進行相關的法律和就業法律知識教育以及道德教育,還能夠使就業法律和法律道德相結合,從而將兩者的教育優勢充分展現出來。
三、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融合的對策
(一)轉變教學觀念
職業院校的辦學方向就是將就業導向與上學相結合,因此在進行思政教學時必須提高其教學的實效性,并以培養人才和服務人才為目標,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都應當樹立并堅定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和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觀念,才能夠營造出更加輕松、民主的教學環境,建立起更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使學生們能夠在教師的引導和關懷下,學會自主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和職業素質。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重視學生的實際就業問題,還應當引導學生認識到就業與素質要求間的關系,從而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以及積極主動性,將自身的教學模式有傳統的被動停教轉變為主動參與的形式。
(二)重視師資建設
近年來,隨著職業教育規模地不斷擴大,學校的思政教育和就業指導教育需求也越來越大,在職業院校的思政課程中看,不僅需要確保就業導向的教學工作,還應當重視起對于師資隊伍的建設,培養出具有豐富專業知識和扎實教學基礎的教師,并依據職業教育的特征,不斷提高思政教師的職業思維。目前,我國的職業院校都非常注重雙師教師的培養和引進,但是依舊有很多的職業院校將重心放在了專業教師及核心教師的培養上,而忽視了思政課程等公共基礎課教師的培養。在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過程中,政府和學校應當鼓勵教師參與到企業的實際工作中去,并引進一些與專業技術相適應的專業教師,從而彌補思政教師以及就業指導教師缺乏實踐性和技術性等漏洞。另外,職業院校還可以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的企業人員來充當兼職教師,在傳授專業技能的同時,還能夠將職業人生的理想信念、價值追求和職業素養等內容傳授給學生,從而培養和打造一支高效的職業導向型教師團隊。
(三)加強實訓教學
馬克思曾說過,生產勞動與智育的有機結合,能夠有效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職業院校主要的任務是向社會輸送應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通常這類人才不僅需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還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和道德修養。因此在進行職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學生的實訓及實習環節是必不可少的,這一環節甚至能夠影響到學生的職業能力程度、技能水平高低以及職業道德的優劣。思政課程中的人生價值觀念、理想信念以及職業道德教育等內容都能夠融入實訓和實習過程中,因此教師可以在真實的工作場景中,依據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和規范,以行業中的特殊要求為基礎,科學有序地設計教學內容和過程,并組織學生參與到企業的工作實踐活動中去,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意識和情感,并培養出良好的職業道德習慣。
四、結論
總而言之,職業院校中的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相融合,不僅能夠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還能夠有效改善教學的效果。就業指導教學對于學生的順利就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一種國家政策支持下的產物,因此這也決定了其具有的思政教育層次,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相融合,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出思政教育的政治導向功能,還能夠提高就業指導教育的政治理論層次,從而更好地掌握學生未來的就業發展方向。因此,對于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融合的研究還需要不斷地繼續下去,最終才能夠使其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使學生不斷地成長,最終成才。
(作者單位:邢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