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股周三重挫,科技股領跌,對企業成本上升與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令市場承壓。道指下挫超過600點,抹去今年漲幅,納指暴跌約4.4%,創2011年8月份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截至收盤,道指跌2.41%,報24583.42點;標普500指數跌3.09%,報2656.10點;納指跌4.43%,報7108.40點。受隔夜美股暴跌影響,周四A股三大股指集體低開逾2%,尾盤在券商股帶動下上證指數翻紅收報2603.80點,深成指、創業板指跌幅收窄。香港恒生指數跌1.01%,失守25000點關口,日經225指數跌3.72%,韓國綜合指數1.63%。
澤平宏觀:這是繼10月10日以來美股的持續下挫。美股連續大跌,可能是特朗普景氣終結的前兆,預示美國經濟可能已經見頂,這對全球經濟形勢、宏觀政策、資本市場、中美貿易摩擦等都將產生深遠影響。十年一個輪回,我們都還記得1987、1998、2008年發生了什么,周期即輪回,市場有自身的運行規律,人性像山岳一樣古老亙古不變。本輪美股大幅下調直接原因是利率上升和風險偏好下降:一是利率中樞水平持續上移壓制估值;二是投資者對通脹上行、美聯儲加息加快、經濟放緩、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中東地緣形勢緊張等條件下提升的避險情緒。
中金公司:美股再度出現如此大幅的下跌,不僅體現了情緒上的恐慌,也可能反過來因為這一次下跌本身再度給市場情緒以及一些交易策略增加新的壓力,因此,短期市場的波動仍可能延續。由于美股特別是科技板塊的大跌,考慮到美股市場對于全球風險偏好以及科技和半導體板塊對全球產業鏈的影響,我們也提示因為美國大幅波動可能對于其他風險資產和市場的擾動。相比之下,傳統的避險資產在市場劇烈波動和風險偏好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依然是較好的選擇。
國信證券:隔夜美股大跌,受此影響,A股或有波及,盡管如此,考慮到今年以來國內市場的調整,外圍帶來的沖擊或將有限。美股與A股的關聯性,或許還沒有美股與國內樓市的關聯性高。經過一定的震蕩回落、消化之后,周一的獲利阻力得到減輕和緩解。策略上,仍需管理好資金,結構上可以有所作為,關注現金流量存量優異、業績穩定的公司,其在后市震蕩中具備一定的回購實力,且有較強的派息能力,可靜待市場變化。
高盛:盡管標普500指數在過去9年中有8年實現了四季度累漲,特別是在中期選舉年,市場會迎來反彈,但2018年可能不一樣。從宏觀環境來說,美債收益率走高,市場隨著中期選舉臨近對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產生疑慮,稅改帶來企業盈利增長放緩,以及國內外地緣政治環境持續緊張等因素,很有可能使美股的“年底反彈”實現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