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英

【摘要】目的:分析與研究腹腔鏡下保守性手術治療異位妊娠患者的應用價值。方法:隨機抽取自2015月1月至2016年2月接受診治的32例異位妊娠患者作為對照組,然后再隨機抽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接受診治的35例異位妊娠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患者行開腹保守性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行腹腔鏡下保守性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效果以及不良癥狀的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手術所用時間、住院時間以及下床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管和臟器損傷、細菌感染、腹壁疝等不良癥狀的發生明顯少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腹腔鏡下保守性手術治療異位妊娠不僅可以縮短治療時間,還可以減少醫院花費支出,緩解了患者因昂貴醫療費用所帶來的經濟壓力,減少術后細菌感染、血管和臟器的損傷等不良癥狀的發生,使病情得到良好的治療。
【關鍵詞】開腹;腹腔鏡;保守性手術;異位妊娠;治療療效
誘發異位妊娠的原因包括:手術所導致輸卵管損傷,長期吸煙以及舊病復發等相關因素;臨床上常常以開腹保守手術治療,該治療效果不佳,術后給患者造成的創面較大,影響外部美觀,手術過程中導致出血量大,術后創面恢復較慢等;因此,本研究選擇腹腔鏡手術方式治療異位妊娠患者,同時與開腹保守手術治療進行對比,觀察兩種手術方案的治療療效以及術后不良癥狀的發生情況,并進行以下研究和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自2015月1月至2016年2月接受診治的32例異位妊娠患者作為對照組,年齡21~39歲,平均年齡為(26.4±2.3)歲;疾病類型:盆腔積液28例,卵巢妊娠2例,腹腔妊娠1例,輸卵管妊娠1例;然后再隨機抽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接受診治的35例異位妊娠患者作為觀察組,年齡23~42歲,平均年齡為(29.3±2.6)歲;疾病類型:盆腔積液29例,卵巢妊娠6例。
1.2手術方法
1.2.1對照組 行開腹保守性手術治療,首先給予患者行腰硬聯合麻醉,按照常規開腹手術方式進行臨床操作,手術完成后要給予患者患處輸注50mg甲氨蝶呤注射液,通過B超檢查患者手術情況。
1.2.2觀察組 行腹腔鏡下保守性手術治療,將患者安全移至手術臺上,取仰臥位,同時給予患者行腰硬聯合麻醉,在患者腹部位置應用氣腹針沿臍孔處進行穿刺,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套針管,并將選取好的套針管置入腹腔鏡內,再沿著穿刺點的兩側部位分別進行穿孔,并將腹腔鏡置入到患處,觀察妊娠位置、輸卵管內部情況以及患處周圍環境等,根據患處所處環境、患病類型等因素選取合適的手術方式,術后需給予患者患處輸注50mg甲氨蝶呤注射液,通過B超檢查患者手術情況。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手術治療結果進行對比。見表1。
2.2比較兩組患者不良癥狀的發生情況。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由于我國異位妊娠患者的人數逐年持續增長,并且誘發該病的相關因素尚不明確,導致該病發生的有關因素有很多,可能與妊娠年齡、日常習慣、以往有過病史等相關因素相關;臨床上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開腹保守手術治療對患者造成的創面較大,切口愈合較慢且容易發生術后細菌感染等;而腹腔鏡下保守性手術不僅可以提高治療效率,還可以幫助患者早日康復出院,并且不影響患者患處外部美觀,術后康復較快,同時該治療方法花費少,減少了患者的醫療費用開支,緩解了患者的經濟壓力等;兩者相比較的結果如下:觀察組手術所用時間、住院時間以及下床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管和臟器損傷、細菌感染、腹壁疝等不良癥狀的發生明顯少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應用腹腔鏡下保守性手術治療異位妊娠不僅可以縮短治療時間,還可以減少醫院花費支出,緩解了患者因昂貴醫療費用所帶來的經濟壓力,減少術后細菌感染、血管和臟器的損傷等不良癥狀的發生,使病情得到良好的治療。